ID书屋
ID书屋 > 宠妃的演技大赏 > 第121章 帝后2养生计划1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1章 帝后2养生计划1

 

==番外==

(机缘)

风雪骤起,皇帝病危的消息传到了各宫,后宫四妃一齐跪在了养心殿外,攥紧拳头,躬身落泪。

平心而论,四妃对皇帝的感情颇复杂,虽说曾经的爱慕随着时间消耗殆儘,但如今四人皆是妃位,没有宠,可们该有的尊贵,家族该有的荣宠,他一分未少,都给了。

皇后待们,更是有求必应,后宫这些年,是开国以来少有的平静。

隻是眼不同。

皇帝若是去了,按照大周祖製,膝无子的嫔妃,理应陪同葬于皇陵。

活人殉葬,谁不怕呢?

门“吱呀”一声打开,秦婈从养心殿走出来,对四妃道:“都起来吧,陛醒了。”

以柳妃首的四人瞬间一口气,默念了一句阿弥陀佛,佛祖显灵。

跪的久了,薛妃起身时不由踉跄一步,秦婈扶住,笑道:“你小心点。”

薛妃『揉』了『揉』膝盖,瞥了一眼养心殿,低声道:“还请皇后娘娘劝陛保重身体,龙体第一,政务都是次要的。”这话说的够含蓄了,其实薛妃想说的是,身子不行就退位养老吧,太子也不小了。

妃附和道:“薛姐姐说的有理。”

徐妃同秦婈道:“年关将至,宫事务繁多,娘娘也小心身子。”

秦婈点了点头,看着们,好半晌才道:“好。”

四妃走后,盛公公躬身端着粥走过来,秦婈连忙接过,道:“公公年事已高,这事就不必亲力亲了,叫木廷来伺候就是了。”木廷,是盛公公一手提拔上来的太监。

皇帝病了,盛公公这些天都没睡,眼低乌青,眼眶通红,“老奴就是还想伺候陛几年。”

秦婈笑话他,“我瞧你就是舍不得总管的身份。”

盛公公唇还颤呢,听了这话,又笑出来,“那娘娘就当老奴越活越回去了罢”

秦婈亲手给萧聿喂粥,半晌过后,把空碗递给盛公公,总算是安了盛公公的心。

秦婈用帕子给他擦嘴,萧聿一把抢过,道:“我自己来。”

秦婈乜了他一眼道:“好好养身体,漕运的事就彆管了,让太子去管。”

萧聿看着,低声道:“听你的。”

盛公公抬起袖子擦了擦眼角。

时间一晃便至年关,宫喜气腾腾,四处挂满红灯笼、贴起了对联,四妃都来给秦婈拜年,妃手巧,还给安乐做了一件曳地长裙,安乐公主惊呼道:“娘娘的手艺比母后好多了!安乐谢过娘娘。”

嘴甜的小姑娘,在宫里混的那叫一个如鱼得水。

薛妃金光灿灿的首饰,好些都入了安乐公主的腰包。

这宫里没人不疼。

以至于安乐过了及笄之年,都以自己琴音动听,仿如天籁。

寒暄过后,四人决去徐妃宫里打牌。

们相继离开,四无人时,秦婈对竹心道:“拿笔墨纸砚来。”

竹心道:“娘娘可是要作画?”

“不是。”秦婈道:“再拿本空奏折来。”

竹心不明所以地点了点头。

直至秦婈落笔,竹心才知自家娘娘要做甚。

竹心“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道:“娘娘仁德。”

秦婈放『毛』笔。

深宫独宠余年,不敢称贤淑,亦不敢称仁德,隻是重来一世,不能白白走这一遭。

延熙九年,月五日,皇后亲自上书,恳请陛,废除活人殉葬製。

满朝上,皆是哗然。

一旦陛应允,从此以后,不论是后宫无子的嫔妃,还是宫里的太监史,皆不在殉葬之例。

而萧聿收到这份奏折,虽有几分意外,但细细一想,也在情理之。

永昌三八年,先帝走时,后宫百余位嫔妃一同殉葬,宫鲜血哀嚎无数,那时躲在他身后,低声说了一句,不该是这样的。

萧聿在皇后的折子上按了大印,交给盛公公,“递至礼部,朕准了。”

萧聿顿了顿,又道:“今晚叫太子过来一趟。”

盛公公接过折子,躬身应是。

傍晚时分,太子进殿,他行至御前,道:“父皇身体好些了?”

萧聿点头,“来,与朕盘棋。”

太子点头笑道:“好。”

初春时节,虫鸟喃浓,烛火高燃。

人隔桌坐,潜心对弈。很多年,他们都是如此,称君臣,但更像父子。

萧聿落一颗黑子,道:“虽说你尚未及弱冠,但朕提前替你取了表字,思湛,你意如?”

太子手白子,又紧了紧,“多谢父皇。”

殿内炉香四溢,棋子相互碰撞,萧聿又道:“日后不论朝野怎么说,你都要记得,是你母后,你的生母。”

听到这,太子一顿,慢慢抬眸,眼似乎有泪光,“世间奇闻异录良多,儿子读过不少,心里明白。”

萧聿又拿起一枚黑子,缓缓放,喉结微动,看似随意地点了点头。

半个时辰后,太子手的白子,渐渐显出了围困黑子之势。

萧聿虽处在风,但依旧是不紧不慢的样子。

他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又落一子。

太子怎么看这盘棋,他都赢了,可偏偏是半点都不敢鬆懈。

太子与皇帝对弈多年,一次都没赢过,有几回错失良机,皆是皇帝故意让他占了上风。

总之,他在这棋盘上,被父亲算计了太多回,耍了太多回。

白子将要落时,萧聿道:“不再想想?”

太子答:“父皇教我,落子无悔。”

“嗒”的一声,胜负已分。

萧聿把手的黑子掷回棋盒,眼角漾起笑意。

这是他这么多年来,头一回输给自己的长子。

夜风透过窗牖拂起来,吹『乱』了少年乌黑的鬓发,萧聿回身拿出一道圣旨,放到他麵前。

父子同心,萧韫不用展开,便知这是传位的诏书,“父皇!”

萧聿伸手捏了捏长子的肩膀,一字一句道:“千秋山河卷,你且慢慢作答。”

一场细雨过后,山间传来一阵空灵的响动。

道士气喘吁吁地上了山,抬手了头上的幞头,推开门,举手在胸前作礼,对凌云道长道:“道长,京有事发生。”

凌云道长早已归隐。

眼不能视物,听力也愈发差了,但唯有这几个字,他听的倒是清晰,“事?”

道士道:“陛退位,太子登基,改国号和。”

凌云道长道:“继续说。”

“秦皇后亲自上书,恳请废除活人殉葬,陛应允,从今往后,大周便再无殉葬製了。”

闻言,凌云道长缓缓点了点头。

道士上前搀扶凌云道长,“外麵天气甚好,道长去外麵走走如?”

凌云道长捋了捋银白『色』的长髯,道:“扶我起来。”

迎春花开遍地,他们慢慢前走,青衣道士一字一句道:“这便是道长当年说的机缘?”

凌云道士颔首,未语。

青衣道士察觉凌云道长步伐虚弱无力,钦佩之余,又不免觉得惋惜,若是凌云道长没出手熄了七星灯,那今日也不必承这份因果了。

思忖几息,青衣道士低声感叹:“若无那齐国帝师,世间的太平,不知要早多少年。”

闻言,凌云道长倏然一笑,隻道:“非也。”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