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 第2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节

 

像是通了任督二脉,她给人递了试吃品,就学着桑萝的词扬声吆喝起来,一开始还不那么顺畅,只记住了神仙豆腐,两文钱一块,多喊个几回,她自己也通透了。

清热消暑、咸甜两吃、凉拌热拌嘛。

她们家也吃好几回了,秦芳娘很懂。

夸,就是夸!

跟来买的妇人们说说这神仙豆腐怎么做着好吃。

那嘴叭叭的,开了闸就收不住,秦芳娘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嘴皮子能这样利落呢?关键这嘴皮子利落起来能卖货能赚钱啊,美得她人都轻飘了起来。

桑萝见她从生疏到熟练,渐渐就控住了场,自己就悄没声的退开,把主场给她让了回去,自己纯当个看客。

事实证明,一种大家都没吃过的新鲜吃食,只要你敢张口,能让人知道有这东西,了解这东西,生意就是想不好都不容易,尤其这县里的市集比乡下大集的购买力明显要更强。

余下的十八块神仙豆腐,桑萝站了不到两刻钟就卖完了。

秦芳娘自己看着空桶,再捏捏钱袋子里的钱,都有些发傻。

这也太快了。

还有那后边瞧着动静才过来,没赶上的,看到还剩点儿试吃的,就都表示想尝尝。

这有什么说的,秦芳娘忙敛了心神,吆喝着引了更多人来,把那些个试吃的都分了,已经无师自通开始给明天的场子做预热了。

等试吃品都分完了,看看立在东市正中的日晷,还没到巳时。

秦芳娘看看仍很热闹的东市,一脸的遗憾:“阿烈媳妇,你一天能多做出来一些吗?明天我再弄几个陶盆,把家里的架子车拉来吧,县城人挺多的,我觉得咱还能再多卖点儿,也省了你路上挑。”

这市集里拉架子车进来的她看到的就有好几个。

桑萝笑道:“可以,不过咱得先去再买一对木桶才成。”

秦芳娘口中的架子车,与后世的板车颇像,但光有这架子车哪够呀,陶盆能装的也少。

“对对对。”秦芳娘回过神来,想起钱还没给桑萝,忙把钱袋递了过去:“卖东西的钱都在这了,你点点。”

她自己今天就带了个进城费来,多的是一文没有,这空钱袋还是婆婆昨天晚上特意给她今儿收钱用的。

桑萝也不客气,接过钱袋靠边站站就点起钱来。

八十个铜板,一文不多,一文不少。

桑萝取出二十文钱连那钱袋一起递给秦芳娘,笑道:“婶子,这是你的,四十块神仙豆腐,二十文钱,你也点点看。”

秦芳娘平时不掌家,这还是头一回摸这许多钱,嘴咧得都笑出八颗牙齿来了。

二十个钱点了一遍,她掏出一文钱再塞回给桑萝:“阿烈媳妇,市税的钱我自己出,先前就没想接的,还没反应过来呢,你就走了,这钱要是花了你的,回去我娘要教训我的。”

去掉入城费和市税,赚了十八个钱啊,她男人冬天来县里打一天零工也没比这多几个子儿。

秦芳娘那个欢喜和满足劲儿就甭提了,把市税的钱塞还给桑萝,就把剩下的十九个钱装进钱袋,塞进怀里,这才放心。

桑萝想想陈老太太那丁是丁卯是卯的性子,笑笑,也没推托,把那六十一文钱装进另一个袖带,桑萝现在身上就有一百三十三文钱了。

她挑着担子就招呼秦芳娘跟她一起买木桶去。

这会儿东市的胥吏却到了,看了看秦芳娘,道:“东西都卖完了?把税牌交回一下。”

这是他们几个胥吏的工作之一,得时时看着这些个摊主,东西差不多要卖完了,就得把税牌收一收,不然回头跟进来逛东市的买主混在一处,税牌带出去了,下回就能拿来蒙混着用。

秦芳娘也是头一回来,不知道这里边的事,但这时候九成九的小老百姓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官爷说是什么那就是什么,照做就行。

二话没说从袖里掏出税牌,躬身递给那胥吏。

……

木桶东市就有卖。

是老匠人自家做的,现场用水试过,靠谱不漏,一个木桶五十文,买一对送一根扁担,总的下来比外边的木器铺子里要便宜几文钱,还能多得一根扁担,而质量上没甚相差。

桑萝果断要了一对,手上一百三十三文钱转瞬就只剩了三十三文。

挑着新得的一对木桶,把挑筐摞在木桶上方,多出的一根扁捏也塞在桶里,桑萝又转到一个推独轮车来卖谷子的老汉处,花二十一文钱买了三升谷子,当然,小摊上买东西嘛,老汉添了她一小把做搭头。

秦芳娘看得嘶嘶吸凉气,这要置家当,还没田没地,吃点儿粮都得现买是真的烧钱,就这一小会儿,一百二十一文就花出去了。

秦芳娘不知道桑萝身上具体有多少钱,但两人今天大概带了多少东西来卖她是有数的。

这是花完了吧?

花完了吧?

没花完估计也不剩多少了。

秦芳娘碰一碰自己的钱袋,本就因一天赚了十九文钱高兴得快飞起,这会儿更是幸福感激增,一个子儿也不用花,真好。

能攒下来的钱才是钱啊。

桑萝要是知道秦芳娘的想法,会回一句,虽没花完,也不远了。

她手里现在还剩十二个铜板。

桑萝倒是不心疼,她买的都是必须品,新添的这两个桶,明天如果秦芳娘拉架子车来的话,她就能较今天加两桶的神仙豆腐,一天就能多卖个八十文,这一对桶的钱也快能赚回来了。

钱花得差不多了,秦芳娘便问:“那咱现在回去?”

桑萝却是摇头:“婶子,咱头一回过来,看看东市都卖些什么吧,我有些饿了,也看看给小安和阿宁带点儿吃的回去。”

两小孩儿今天没能出来,不知多惦记县城是什么样儿呢,县城一时来不了,带点儿县城里的吃食回去总是没错。

秦芳娘听说她还要在县里买吃食,心说这也太奢侈,转瞬想到桑萝有这做神仙豆腐的手艺,又把话头按下去了。

她也没逛过县城,外边就不说了,这东市她都没能转上一圈,这可是花了入城费才进来的呀。

心态一转变那就不一样了,秦芳娘觉得自己不转个一圈都显得有点傻:“行,咱也逛一逛。”

两人各挑着担,在东市里打转。

东市里摊子多,自然少不了吃食,其实最多的是饼,蒸饼、煎饼、环饼、胡饼……各种各样做成各种形状的面点。

桑萝在胡饼摊前停下了脚步。

实在是那浓郁的香味,她闻着肚里都闹了馋虫。

“老伯,您这胡饼怎么卖?”

她话才出口,被秦芳娘小心的拽了拽袖子,她小声在桑萝旁边道:“这胡饼加了羊肉,贵!”

话音才落,做饼的老汉已经笑吟吟道:“三文钱一个。”

三文,确实是贵,再添个半文能买半升谷子了,够她带着两小的吃一顿干饭了。

不过那老伯的胡饼现做,桑萝看着他将细碎的羊肉铺上去,又加了调制得一看就极有食欲的酱,再用上酥油,最后才是放进炉里去烤。

炉里先前放进去的正在烤的胡饼约莫已经有了五六成熟,那羊肉香、麦香、酱香一起被激发出来,啧,三文就三文吧,桑萝没吃过这个,这会儿馋得很。

两小孩儿肯定没吃过。

换个思路那就是一块半的神仙豆腐,尝个新鲜吃食,也值了。

钱是要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