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 第14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7节

 

县城里,那是连出入都要银钱的地方,更不用说吃住了。

“还有啊,我们都走了,地里庄稼怎么办?没人照料,那不都得干死枯死?”

这一下大家都应和了起来,庄稼,那是他们的命,尤其是大家的粮食都不剩多少了,全指着地里的庄稼长成续命呢。

就连怕死如沈三也忽然想到,这一进了县城,地里的庄稼照料不了不说,两个儿子还到哪给他套山鸡野兔去?

他才刚尝到了两回甜头。

众人七嘴八舌的问,沈三倒是没敢吱声,只竖着耳朵盯着上边的官爷们,看是怎么个说法。

衙役能怎么说。

县衙是有存粮的,但能不能供这么多人,没有上命韦大人又会不会开仓可就不好说了。

不过这不是他要操心的,至少这会儿他不能怯,天塌了那也是高个的顶着,轮不着他一个小吏,他当前只需把这趟差办好就行。

想到此,那衙役便把下巴一抬,道:“吃住自有大人操心,你们依言照办就是了,速速回去收拾收拾吧,给你们一个时辰,能吃的都得带走,我们就在这晒场上等着。”

没人动弹。

有个老汉壮着胆问:“官爷,这还没说呢,我们地里的粮食怎么办啊?那土匪几时来,又多久能打退?这地里的庄稼要是荒了,真会出人命的,家里没粮了呀。”

老汉说话的声音都是颤的,却还是尽可能的条理清晰的把心里最关心的问题问了出来。

这话就不是那衙役能答的了,他侧头看了看跟来的那群兵士中为首的一个。

为首那士兵一路都冷颜冷面,这会儿觉察到衙役看他也没有侧目,而是盯着眼前老老少少一群人,扶了扶腰间佩刀,道:“让你们入城是保你们性命,军中之事就不是你等能问的了,盗匪真来了,别说庄稼,你们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做刀下鬼,家里的钱粮女人到时也都是那些盗匪的。”

“废话莫说,只给你们一个时辰,男人归家收拾东西,一家分出一个妇人去地里,能入口的东西,包括地里已经能吃的菜,全部都得带走,不能给盗匪留下一粒粮食一棵菜。”

若不是离秋收尚早,就是禾苗那也得全部拔了毁了。

这话一出,村民哗然,但那士兵只把刀拔出寸许,场面登时又都静寂了下来。

那人按着刀,冷着脸不紧不慢却语带压迫道:“诸位,动作都快着点吧。”

周里正自进村后也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应和着那人的话,催道:“对,对,都快些吧,听着没有,一家出一个妇人往地里去,其他的都回自家收拾去,粮食油盐只要能入口的全得带走,衣裳被褥和值钱的家当也带上。”

十里村众人望着那十几个佩刀的士兵,又看了看几个衙役,大家伙儿面面相觑,这会儿是真不敢问了。

别说村里被征了几次兵,还走了那么多家,现在青壮一共没几个,就算是有,也不敢跟那佩刀的士兵对上。

而且,盗匪就要来了……

众人咽了咽口水,心慌意乱往回走。

他们一走,为首那士兵把头一摆,手下士兵们领会,抬脚就跟上了村民。

来之前就问过周里正,十里村现下只剩十多户人,一人盯一户都绰绰有余。

村人原本想着离开晒场左邻右舍的商量商量呢,结果就发现佩刀的士兵在后面跟着,好了,这会儿连张嘴都不敢了。

好在那士兵也只跟到院里,盯着他们收拾,并不步步紧跟。

沈三一家一进了堂屋,就拐进了离院子稍远的正房,李氏这才压低声音问:“怎么办,咱真的去县里吗?”

沈三看傻子一样看她:“不去怎的?在这里等土匪杀来吗?嫌命长?流民成了土匪后是什么样你不知道?”

李氏逃过荒,所以太知道了。

她抖着唇,一时没章程。

小金捏了捏他娘的手,李氏低头,就看到儿子做了个口型。

地洞。

地洞,对,还有地洞。

可地洞真的安全吗?入了地洞能藏一时,能藏一世吗?要是土匪在这一带逗留,她们就只能往深山里去。

往深山里……李氏还是有点打怵的。

可如果入县城的话,城里有高墙有驻军,只是找不到野菜猎不了野物了,后边官府真的会给粮食吃吗?

何去何从?

李氏心里乱得不行。

她没了章程,下意识就把心里的不安问了出来:“咱们进了县城,后边要是没粮了,官府真的会管我们的吧?”

沈三已经在翻箱倒柜了,银钱,田契地契房契,这都是要带上的。

听了李氏这话,他头也没回:“不管怎么着,各乡各村的人都去,这么多人,还能全饿死?那饿死之前也会把县衙围了拖上几个一起下去。”

“放心,只你一个人饿没人管,要是几百上千人饿,衙门可没法干看着,去年流民不都发了粮给安置了?人多了衙门也怕。”

李氏心安了点:“是这个理。”

她想到藏在地洞里的粮食和肉干,也不敢再耽搁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让男人在家收拾,女人去地里挖菜,但要去取地洞里的食物,还真是她出去才方便。

李氏转身就去灶屋找空挑筐和锄头,沈金沈银见机撒丫子跟上,士兵就在院里,只瞟了他们一眼,没动弹。

沈金等进了灶屋,这才压低着声音问李氏:“娘,咱真要去县里吗?”

他看着那些官兵,总觉得很是不善,而且有之前衙役征粮抢粮打他娘的事,沈金对官府衙役并不多信任,心里有些发慌。

李氏有一瞬迟疑,不过还是点头,压低声音道:“县里有高城墙,还有守城的将士,比咱藏在那地洞里安全,藏在地洞里咱总要吃喝,总会往外走,要是土匪跟官兵对上,留得久呢?万一撞上就完了。”

沈金也拿不定主意了。

大哥只教过他要防着流民,但碰上官府要收他们进县里躲避流民盗匪的事却并没有交待。

沈金到底也才九岁,哪里懂得这些?听爹娘都说是县里更安全,也就把心里那点不安压了下去,转而惦上了当前来说更为重要的一件事。

“娘,除了我挖的那个地洞,大哥给我挖的那两个地洞也藏了一点儿粮食。”

当时大哥有教过,土匪来的时候他不一定有机会选择去哪个地洞,只能在不同方位多挖几个,到时能藏哪个算哪个,所以他每个洞里都放了一点食物。

李氏是知道沈烈帮着挖了两个地洞的事的,但她只跟着两个孩子进过其中一个地洞,另两个没去过。

这会儿听说另两个洞里也有粮食,心下一紧:“东西多吗?”

沈金低声道:“有大哥给的肉干,还有一点黄豆。”

李氏咬了咬牙,道:“那你背个背篓跟我一起走。”

母子俩一个挑筐,一个背背篓,走到门口就被那士兵拦了下来。

“说了只能一人出去。”

李氏苦着脸咳了两声:“军爷,我之前大病,身体还弱,山里好几块菜地呢,我一个人怕是一个时辰收不完,叫我带个孩子帮把手吧。”

那士兵看李氏脸削瘦蜡黄,倒不似做假,又看沈金一眼,不足十岁。

见灶屋和堂屋门口还有三个孩子巴着门往外瞧,也就摆了摆手:“去吧,都老实点,别瞎往外跑,周边每一个县的人都进了城,县外粮食和菜一点没留,你说那些流民盗匪来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