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芬梨道上 > 01/Casablaca
字体:      护眼 关灯

01/Casablaca

 

梁乘夏呆了许久,倒回被子里,嘀咕:“……够屑的。”

梁乘夏感到苦恼。她是好人,可不想伤害弟弟。

他很乖,真的很乖。乖到她质问是否拍到自己的脸,立刻温和道歉:“抱歉。但没有拍到的。”

但没有拍到的。

只有g净的男孩子这样说话。

只有g净的男孩子擅长紧张。

他的手指攥在无人机遥控器。左手触碰返航键,右手停在右平飞按钮一旁。

像极高中男生闯进教室后门,对上暗恋nv孩的眼睛,于是忽犯羞涩,只差一个做作的空气投篮。

梁乘夏对自己的容貌有清晰认知。

何况这个弟弟道行为零。

她不在意,看破不说破:“那你怎么认出我?”

他刚刚问她,“你好,请问上周六你也在这里散步吗”。

用的英语。有一点过分矫正的口音,是那种从大陆来的理工男孩身上,很容易辨认的发音。

nv孩们的语气更跳脱,更容易适应英语有时浮夸的起伏。

男生会难一些。

梁乘夏直接回:“我可以讲国语。你随便说。”

国语,普通话。

凌则不好意思地笑一笑:“好。”

她问他怎么认出她,他又是这样内敛地、年轻地、极为浅淡地,笑一笑。

而后诚恳:“没有拍到。是我记住了。”

她望着他,年轻而俊朗的一个男孩。

梁乘夏明白了,噗嗤一笑:“要联系方式,是吗?”

他瞬间脸红。

脸红作为任何意象和表征都不够新鲜了,唯有靠速度,证明心意无措的深度。

他给她她这辈子见过最快的脸红。

梁乘夏一边洗澡,一边闭眼回忆,一边r0ucu0肩头。没有指痕或余热一类事物,这些只会在上个世纪末的香港里出现,被某些作家偏ai。

而梁乘夏不喜欢。

她不喜欢所有令人心生游弋的东西。悸动在她的规则分类里,适合老实待在yuwang名下。

不适合在男生低声告诉她“我不会”时苏醒。

他是这样诚实。

我不会。梁乘夏,你好些了吗。可以了吗,梁乘夏?我明白了。

“你为什么哭。”他在学会凶狠时,依然维持柔和询问,“我做错了吗?”

“你有冇救?”她恨不得踹他,及时切换,“爽的!爽的,行了没?”

他慢慢点头。

像是一个冷淡而温柔的好弟弟。又漠然对她说,收起你的同情。

梁乘夏擦g头发,再ch0u一支蓝莓爆。

她不知道这么屑的弟弟,赌气走出一段路后,忽然停下脚步。

就在街道上,找出笔记本,咬着笔帽,翻开到新的一页。

六尺一寸的脑袋低下来。

该怎么记录她?

他不知道,他没有把握,他宁愿眼前是冯诺依曼架构、嵌入式,或晶t管。

提笔写了,bysur。

乘夏。

他有些后怕。这里是香港,还好是在香港。

夏天还如此漫长,也万幸已经开始。

“iickedbysur”。

我被夏天摘落。

好像有种实在欠缺文化素养却坚持营造意境的努力。过度羞耻让凌则猛地合上笔记本,大步向前两步。

他实在没有把握,心情要怎么记录?

他还是停住脚步。

飞快写下一排丑字:thereareonlyfasstreetlightslefthongkong,buthearehere

ipickedherthedark

香港仅存四盏煤气路灯,但它们都不在这里。

于是,我在黑夜里摘落她。

他感到满意,只要永远不被梁乘夏看见。

凌则嗅到路边百年橡树的气息。香港到处都是橡树和榕树,和椰树。

在这些气息里,他偷偷将“iickedbysur”圈住,画一个瞩目箭头,粗糙接在最下方。

做完这些,年轻男生倚在电灯下,依然内向而轻微地笑了。

20世纪70年代,港府将煤气路灯统一替换为电灯,只留都爹利街的四盏。

但路灯的使命不变。辉映某个人的美丽,再包容某个人为某个人动心的羞怯。

梁乘夏、梁乘夏、梁乘夏。

他在心里默念三遍。稀释心底无法消解的雀跃,和一点难以冷却的回味。

但最终没有写。

“那个小弟弟怎么样啦?”旻乐递过来一杯小甜酒,挤眉弄眼,“大陆男孩喔?”

“不然?我受够五尺的男人了。”梁乘夏低头,专心欣赏妈咪给她新买的戒指,“弟弟六尺一,天津人。去过没有?”

旻乐耸肩:“我连深圳都没去过。”

“也是。按照你的水平,我应该问,你知不知道天津是个地方。”

“……香港有很多天津铺面的。好哇?”旻乐白她,“我只是懒得动。”

“所以说你不识货。”梁乘夏也耸肩,“深圳吃饭几乎不要钱,该有的都有。尤其日料,香港有些开日料的黑心货该去跳海。”

“那是因为你赚港币噻。”旻乐不关心物价,“弟弟尺寸好不好?”

梁乘夏晃一晃酒杯。

“不说话就是好。”旻乐凑过来,“二十二岁,也没有差的。男人就这个年纪,最鲜活。”

“十七岁的更鲜活。”

“惹不起。”旻乐翻白眼,“十七岁到处讨嫌,在整条街上赖账。拜托,一杯g都喝不起还不念书?赶紧食屎去吧。”

梁乘夏来劲了。

“弟弟念书也很好。”她打开维基百科,戳给旻乐看,“看到没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代表se‘科技蓝’。我喜欢蓝se,很不错。”

其实她也不很了解。香港普通人对内地的教育系统几乎一无所知,她仅有的认知,来源于读本科时的大陆朋友。

那个nv孩在一个人口八千万的省份,高考排七十名,拿全奖来读书。

梁乘夏自认也算有点小聪明。得知这个b例,仍是0鼻梁感慨,“我们怎么会是同学”。

她说:“我以为香港已经很挤了。无法想象。”

朋友笑着回:“在我的家乡,拥挤是最不值得一提的缺点。非要说有,可能是现代工业t系里的气候g燥。”

“那什么值得一提?”

“贫穷。大多数人没有护照,也没有通行证。”朋友答,温和反问,“乘夏能明白吗?”

“美国人和日本人也不怎么ai办护照。”梁乘夏明白,但是不愿意思考,高明地避重就轻,“主要是香港这地方太小,没有什么可玩。樟宜机场也只有国际出发。”

朋友笑一笑。

她毕业后如愿去芝加哥大学读博,经济学毋庸置疑的殿堂,也继续全奖。前两年毕业,回到复旦任职。

而梁乘夏,主打混吃等si。

弟弟也不太一样。弟弟二十二岁,去过莫斯科,去过伊斯坦布尔,也去过北海道和奥兰多。

她问他有没有办港迪的学生年卡,最近在打折。是他跟她讲,去过奥兰多的迪士尼,香港的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