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争魏 > 第181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1章

 

这也是曹魏不断内迁诸夷的动机。

而明帝大封士族功勋,动辄万户侯出现,进一步加剧了魏国的颓势。

西汉非军功不得封侯的传统早已被打破。

“其中七千顷上游良田掌握在郭氏手中。”杜预眼神复杂道。

“这么多?”一半的田地掌握在人家手中。

杜预道:“西平郭氏出自太原郭氏,自汉昭帝时便迁入西都,至今两百余载。”

郭家虽然送来了羊酒,却只有几个管事模样的人招呼。

郭遁已经赶往陇西赴任。

郭建提桶跑路,回到洛阳。

也不知西都城里谁在主事。

“先入城。”没有西平太守在,杨峥这个护羌校尉就是一把手,郭家主人不来迎接,似乎有些礼数不周。

不过以郭家在曹魏的势力,封侯拜将的都一大把,属于高门,不来拜会也在情理之中。

羌胡大乱,西都城没被攻陷,城中还是不少家当。

主街上汉羌争相观望。

杨峥斩伐同灭冶无戴,东边百姓没觉得如何,但西平百姓记忆深刻。

望向士卒的眼神带着些许敬重。

有群众基础,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以前郭建是西平太守,太守府就是郭家,郭家就是太守府。

郭建虽然提桶跑路了,但依旧遥领西平太守。

占着太守府,也说的过去。

郭家有豪横的理由,杨峥又想借粮食,所以也就没有太造次,转道与士卒去军营。

但没想到军营也早有人占着。

汉代太守只治民,但到了汉末曹魏,太守的权力进一步放大,还能募兵,尤其是边地,太守权力极大。

郭家既是地头蛇又是太守,西都城上上下下自然都是他们的人。

西平郡都尉郭匀,自然也是郭家的人。

长史、郡都尉、功曹、主簿、督邮等,也大多是郭家人。

当日羌胡攻城,没见到他们,现在一个个都蹦出来了。

护羌校尉府与太守府是两个机构,有郭家在,想要调动他们,没有那么简单。

“拜见杨校尉!”郭匀冲杨峥拱了拱手,神色不卑不亢。

不过这声“杨校尉”听起来有些刺耳,杨峥是校尉不错,但护羌校尉与军中校尉,可就是两个概念了。

杨峥也下马拱手,“郭都尉多礼了。”

“某已为校尉腾出营房,望校尉不要嫌弃西都简陋。”

杨峥按下心头些许不快,“哪里哪里,多谢郭都尉打点。”

郭匀目光变得颇有深意起来,“些许小事无足挂齿,以后同在西都,互相照应是应该的。”

“你……”

刘珩蹦出来,当场就要骂人,被杨峥按住脑袋,笑道:“属下人不知礼数,今日劳顿,明日再登门拜访。”

“好说好说。”郭匀目光扫来扫去,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带着些许嘲讽。

营房在西北偏僻的角落中,不大也不小。

有些破落,但好歹是个容身之地。

为了借到粮食,杨峥只能忍了。

刘珩破口大骂,“区区一个都尉,也敢在将军面前如此张狂!”

杨峥伸了个懒腰,瞥了他一眼。

杜预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在刘珩出去之后,才开口道:“西平郭氏根深蒂固,将军当初为何不效仿赵充国屯垦临羌?以避开郭氏?”

杨峥笑道:“退到临羌就能避开郭氏吗?”

有些东西终究绕不过去。

一开始杨峥还有一些侥幸心理,指望郭氏能深明大义,大家合作愉快。

但进入西都城之后,发现只是幻想。

想要在此地有一番作为,郭氏就是一道绕不过的坎儿!

西平最肥沃的土地在西都,最多的人口在西都。

离开西都,杨峥拿什么去跟迷当竞争?

而临羌也掌握在郭家手中。

“恐怕不能。”杜预苦笑道。

“马上入冬,粮食才是最大问题,先礼后兵,明日我们去会一会郭家。”

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郭家肯不肯雌伏,明日就可见分晓。

翻脸

与杜预谈了大半晚上,才了解郭家的底细。

黄初元年,西平羌胡叛乱。

文帝遣金城太守张就驰援。

张就三下五除二就平定了叛乱,郭家觉得西平太不安全,动不动就叛乱,本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想法,一部迁徙洛阳。

当今郭太后被带入皇宫,成为当时还是皇子的明帝妾室。

明帝抛弃毛皇后,扶立郭太后,也是看中了郭家的实力。

然而西平郭氏中看不中用。

一门荣宠,但也没出什么特殊人才,与司马氏、王氏不可同日而语。

只有一个郭遁勉强有些声名。

第二日,杨峥早早起床。

与杜预、刘珩带着十几名亲卫赶往太守府。

郭家上百口人出来迎接,连侍女下人都穿着绸缎,比杨峥这个护羌校尉都体面。

一直以来都在军中,与这些世家少有交往。

郭建避入洛阳,现在由其族弟郭常主事。

而他在西平郡中也担任功曹之职。

郭遁在郭家是旁支中的旁支,当日伐同攻城才说上话,现在战乱平息,郭遁也就无足轻重了。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