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争魏 > 第504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04章

 

“将军扫平河西,威震天下,凉州一统乃大势所趋,这些部落必定会来。”卫瓘笑道。

能不动刀子最好,但总架不住一些贱骨头要跳一跳。

“我为刀俎,彼为鱼肉,先看看这些部族的反应再说。”杨峥也觉得士卒应该休整休整了。

这一路回来,士家豪强子弟、部曲带回六千多人。

仅一个马循就有三千部曲归入亲卫营。

让亲卫营变得异常膨胀。

不过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当务之急,先划分郡县。

在杜预建议,北地郡也被恢复了。

西平再设长宁、乐都二县。

高昌一分为二,北面以轮台(乌鲁木齐)、蒲类、交河等城为轮台郡,南面以高昌垒、柳中、伊吾等地为高昌郡。

海头城位于楼兰国境内,楼兰与西域长史府关系密切,在人家的土地上设郡,就有些不厚道了。

还是依从旧制不变。

至此,杨峥手上有安定、北地、武威、金城、西平、河曲、西海、张掖、酒泉、居延、敦煌、轮台、高昌十三郡。

有些地方还没完全拿下来,但也差不多了。

各郡划分也颇为巧妙。

例如建威城在黄河之南,更靠近榆县,却因为是黄河的通道,被划分为西平郡。

平羌城、祁连城更靠近西海,却一个被划归祁连山北张掖郡,一个划为武威郡。

交河城与高昌城一衣带水,却被化为轮台郡……

诸如此类,大多互相交错、互相制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形成一个封闭的地域板块。

杜预还建议将敦煌、高昌、轮台三军划为西州刺史部,河曲、西平、金城划为河州刺史部。

却被杨峥搁置了。

三州之地说出去好听,但人口还不如中原一郡之地,传出去就有些贻笑大方了。

郡、县二级制扁平化,有利于中枢对地方的掌控,能更精细化的管理。

“除了划分郡县,可再增设金曹司、抚慰司、军马司。”杨峥伸出三根指头。

江东六郡就可立国,自己这边都十三郡,家大业大,该有的东西都需要配上。

东西商业咽喉捏在自己手中,自然要管理货币、掌控金融,这可是一把利器,用好了能伤人于无形。

抚慰司则是专门针对凉州诸部增设的,汉化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宣义司承担太多的职能,对内又对外,这本身就是不健康的,需要一个专门的部门抚慰羌胡鲜卑容易受伤的心灵。

军马司更是当务之急,杨峥的长处就是骑兵,如今河湟、凉州诸马场皆在眼前,凉州大马、西凉铁骑将重见天日。

这三个司的设立也算是顺理成章,没人有异议。

苏泓为金曹司丞,邵通为抚慰司丞,军马司杨峥交给索靖代理之,意在锻炼锻炼他。

这三人年纪都不大,邵通身为胡人却为华夏而狂热,苏泓掌管贸易多年,已经具备实干才能。

索靖年纪虽轻,学识渊博,唯一缺的历练。

裁军

新划分了郡县,就要任命新的太守、县令。

三国士家豪强坐大,在杨峥看来,皆因太守、县令权力太大,地方军政财一把抓。

魏文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主选拔之权的中正官也落入士族豪强之手。

如此一来,地方什么都有了,要朝廷何用?

政务杨峥可以让出去,财权可以分享,但军权必须抓在手中。

至少军权不能全由地方掌控。

所以杨峥不设太守,以郡丞掌政务,治下可领一千郡兵,负责缉盗,城池防务,一些特殊的郡比如张掖、酒泉、河曲等等时刻面临外部威胁,则设折冲都尉,负责当地府兵。

一些战略要地则设有统制与副统制。

如金城、北地、安定、高昌等门户之地。

总体原则,军政分离,财权共享,一部分送入中枢,一部分地方自留。

如高昌、敦煌、西平这些富得冒油的郡,肯定要向外输送钱粮的。

对于北地、居延这样地广人稀刚刚设立的郡,中枢还要适当投入,促进地方发展。

凉州甫定,今后几年就是大发展时期。

凉州北面诸部,杨峥还不相信他们敢跟自己唱反调。

其实内心中,杨峥反而希望他们如此,这样便能为北地、张掖等郡提供奴隶。

文武分治的思路这些年杨峥一直在跟鲁芝、杜预、卫瓘等核心人员沟通。

想要压制地方士家豪强,两个办法,其一,直接刀,如唐末的黄巢,但眼下的形势,同室操戈,便宜的就是外族。

其二,强干弱枝,如西汉诸皇帝一样,汉高迁六国大姓入长安,汉武迁天下豪族入茂陵等等。

不过凉州的情况有些特别,士家豪强存在,不仅是抵御诸夷的核心力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汉化诸夷。

强制迁徙至姑臧,会令地方秩序大乱。

所以文武分治是最好的强干弱枝之法。

杨峥仅仅捏住兵权,让出政务以及部分财权,换取士家豪强对自己的支持。

站在他们的角度,手上有钱有粮有人,还有人才,总要找到一个释放点,短期内,杨峥以兵威震之没有问题,时间长了,总会出现问题。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