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争魏 > 第594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94章

 

刘珩本就长得凶恶丑陋,发起怒来,气势尤为骇人。

杨峥心中暗暗称奇,脸上却一副余怒未消的模样,“本将御下不严,冲撞尊使,还望恕罪。”

使者拱手道:“哪里、哪里,忠心护主之士,在下为将军贺。”

这人说话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还能化解场面上的尴尬,杨峥心中暗暗称奇,“敢问尊使高姓。”

“冀州王经,见过杨将军。”

王经?

杨峥怔怔的看着他。

这不是玩背水一战给姜维刷了战绩之人吗?

历史上的王经是皇帝曹髦的近臣,所以才会空降为雍州刺史。

杨峥心中一动,或许能从他嘴中打听到什么内幕消息,“久仰、久仰!请入内一叙。”

王经拱手,“将军请。”

刚走两步,他身后的侍卫、宦官也跟着动了。

杨峥一挥手,亲兵将他们拦住。

内堂之中,王经忽然像换了一个人一般,双眼炯炯有神的盯着杨峥,忽然撕开衣袍角线,从中又抽出一封缣帛,依稀看见上面斑驳的血字,“杨峥接诏!”

这是闹的哪样?

但看王经神色,杨峥只能与杜预单膝下拜。

“向闻卿乃吾家故旧也,今帝室蒙难,社稷将倾,愿卿以此血诏昭告天下,聚海内义士,干戈随风靡,武骑齐雁行,同讨逆臣!今封卿为骠骑将军、姑臧侯,假节钺都督天下诸军事,若能克成大事,匡扶大魏,朕不吝裂土之封!”

王经颤抖的声音读完诏令。

堂中变得极为安静起来。

“朕不吝裂土之封!”

这句话从一个皇帝嘴中说出,是何等的无奈?

能发出这份血诏,说明皇帝已经置生死于度外,要与司马氏同归于尽。

因为这份血诏昭告天下时,就意味着皇帝不会善终。

其实杨峥也知道自己名声不好,在关中被人称为再世董卓、马超。

皇帝还愿意求助自己,可见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假节钺都督天下诸军事,这份血诏比当年献帝的衣带诏还有分量,还加盖了传国玉玺,至此,杨峥最缺的大义名分也到手了。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诛灭司马氏,匡扶大魏!”在那一瞬间,杨峥心中只有对皇帝的感激之情。

可惜这个皇帝来迟了,若是早生二十年,或许曹魏不至于沦落至此。

这一切或许就是天意吧。

“君侯万不可辜负陛下!”王经泪流满面。

“只要陛下一日为大魏之主,我杨峥便一日为大魏之臣,此生定灭司马氏!”杨峥能做的只有这些了。

混个裂土封王也不错。

现在的杨峥野心其实也只到这一步。

没办法,凉州底子太薄,中原实力太雄厚。

几年之后,天下大势会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

“陛下在洛阳静候佳音!”王经听后颇为动容,拱手一礼,擦干脸上泪水,“陛下孤身一人在洛阳,在下就不多留了,他日洛阳再与君侯把酒言欢!”

“好!”杨峥爽快的答应了。

王经打仗不行,没想到却是个忠义之士。

内堂之中,只有杜预与杨峥两人。

“君侯欲何为?”杜预长叹一声。

杨峥卷起血诏,“现在不是昭告天下的时候,此诏一出,皇帝处境更加艰难。”

这东西现在拿出来,也没什么用。

天下四镇,领兵之人全是司马家的狗腿子。

一封血诏就想让他们倒戈吗?

这无异于白日做梦。

几千年来,士族门阀就没这么血性过。

而司马昭与士族的结盟更为稳固。

杜预一脸欣慰,异常郑重的对杨峥拱手,“君侯高义。”

其实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一直都在吃曹氏的政治红利。

饮水当思源。

司马家是权力的野兽,自己岂能跟它们一样?

现在还不是掏出这份血诏的时候。

“不过,皇帝的册封还是不错的,即日起,宣告天下,某自封为骠骑将军、假节钺、都督天下诸军事!”杨峥笑道。

一个征西将军,在司马昭面前,还是太单薄了。

没假节钺、都督天下诸军事,跟司马昭对骂都有些底气不足。

不管外人信不信,对内却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激励。

还能暗中帮皇帝一把,你封我中领军我不要,我自封为骠骑将军,跟皇帝没关系。

虎子

两日后,孟观带来最新的消息,“报将军,王基领四万大军护送十万石粮食已至弘农!司马班领五千中军为先锋进驻潼关。”

终于来了。

还这么明目张胆的护送十万石粮食,仿佛在引诱自己。

“彼军骑兵多少?”杜预问道。

“不足五千,以庞会骑督,文鸯为帐下督,余者皆步军。”孟观道。

骑兵代表机动力。

魏国的养马地有两处,一为河西,一为幽州。

曹操大破乌桓,迁徙二十万乌桓入中原,得乌桓突骑。

杜预渭水一战灭司马链两万乌桓、匈奴义从军,导致魏国骑兵短缺。

五千骑差不多是洛阳中军一半的骑兵部队了。

在关中平原作战,没有骑兵,肯定施展不开。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