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争魏 > 第758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58章

 

坐天下却千头万绪,要平衡各种利益派系……

“太原兵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鲁芝道。

早在情报送来之前,便有中原商贾带来的小道消息在长安传的沸沸扬扬。

杨峥都能听到,鲁芝自然也会听到一些。

见到杨峥阴郁的脸色,心中也就有数了。

“这是为何?”

“大王一战而得关中、蜀中,五万兵力大破司马昭十六万大军,骄兵悍将不知凡几,视中原如无物,经此一战,可消军中骄狂之气,虽然代价大了些,但并州兵败,总比关中兵败要好!”敢这么直接的也只有鲁芝了。

话虽如此,但杨峥还是郁闷不已,“伯父所言极是。”

鲁芝继续宽慰道:“臣此番大病忽然明白一个道理。”

杨峥好奇起来。

“此番大病,臣体内沉疴皆暴露出来,药石除去之后,顿觉全身舒泰不少,臣敢夸口,至少能有十年寿数,若沉疴聚在体内,不出两年,药石乏力,臣必撒手人寰!”鲁芝娓娓道来。

他今年七十一,这世道能活到八十几岁也是长寿。

“譬如大秦,若无此败,军中骄狂日盛,他日关中大战,若是沉疴爆发,只恐大王十几年血战之功一去不返!”

“多谢伯父教诲!”杨峥拱手一礼。

这种例子太多了。

霸王破釜沉舟,八千江东子弟大战二十万秦军,横扫天下,未尝一败,然而垓下一败,便再也爬不起来。

百年之后的苻坚、慕容垂也是如此。

司马昭废除屯田制,颁行占田制,关东人心大悦。

尤其是在中原采取守势的时候,关东到处都是雄关大城,人口是关西的四五倍,钱粮广盛,司马家的几个头面人物都不傻,杨峥凭什么能一直赢下去?

所以有病就要早些治,不能讳疾忌医。

豪杰

“将军……”

王延浑身是血的拜在马隆面前。

城中纷乱已经停歇。

远远可以望见街巷上触目惊心的血色,仿佛一条条流动的血溪。

民夫们正在搬运尸体,一车又一车,送上城墙,被当成滚石擂木用。

“城中作乱豪强,共十三家,被屠四千七百人,抄掠一百多万缗钱,五十万石粮!”王延张了张嘴唇。

真正被屠的数字根本无从计算。

王延也只是按最少的估算。

城墙上安静的可怕。

并不是因为死了四千七百人,而是这么多的钱粮。

两百万钱,五十万石粮,几乎是太原府库的三倍……

士族豪强之富可想而知。

马隆面色不变,“你做的很好。”

王延声音都有些发抖,“将军……此番王氏、郭氏、温氏等家被屠戮,天下士族皆欲啖我等之肉!”

士族在这个时代的影响力太大了。

太原王氏、太原郭氏,都是响当当的大士族。

当然,留在晋阳城的不是士族的全部,他们早已开枝散叶,从并州到洛阳,都有他们的土地。

王昶一脉就被迁往洛阳。

郭淮一脉迁往阳曲。

“今日我非此即彼,难道只允他们杀我们,不允我们杀他们?”马隆的话很多。

王延却双膝跪下:“将军难道就不想想后路?屠戮士族,即便在杨秦也无立足之地。”

秦国也不是那么好混的,没有军功,没有根基,处处都遭人冷落。

马隆目光深邃起来,“你错了,我们本来就无立足之地!秦王欲用我,当有用我之魄力!”

一个人的机会,一辈子很可能就那么一两次。

能抓住的人极少。

马隆不是真的心灰意冷,而是被现实逼的走投无路。

他年纪轻轻,就在魏、吴、司马、秦四大势力转了一圈。

在这个普遍重视名节的地方,循规蹈矩,在猛将如云的秦国根本没有出头之日。

不过太原之战让他重新看到希望,一个降将独领一军的机会原本就不多。

屠戮士族正是投名状,是马隆对秦王做出的预判。

秦王是不是雄主,很快就能知晓。

王延自然想不到这么深的一层,怔怔的望着马隆。

“凡守城之人,每人三缗钱,杀敌一人一缗钱,阵亡者抚恤十石粮,击退贼众之后,每人再赏三石粮!”马隆大声号令。

士卒人人大喜,曹魏一直奉行五铢钱体系,所以钱非常值钱,而三石粮食,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守军没有后顾之忧,士气大振。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消息传入城中,城中青壮也畏畏缩缩的前来协助。

马隆当场发钱。

整个太原城都陷入狂热之中。

哪怕拿着菜刀的壮妇都两眼发光的看着涌上来的魏军。

魏军爬上城,迎接的不是刀矛,而是十几双热情的手臂,争先恐后的将他们拉上来,然后在雉碟之后发出一声声惨叫。

魏军本来就对秦军有畏惧之心。

见了城上发生的一幕幕,顿时面如土色。

马隆与他的两百亲兵根本没有出手的机会。

并州当年跟凉州差不多,汉夷混杂,民风彪悍,有的是愿意卖命的人。

而很多时候,人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穷困饥寒。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