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大明之南洋再起 > 第938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38章

 

这样的一段饭,对于普通的小地主而言,都算得上奢侈,对明军来说,自然也是改善生活了。

明军以往的伙食很好,最起码在这个时代,在全世界范围内明军的伙食都能算得上是天花板。

不仅米面管饱,能吃多少就吃多少,甚至两三天还能吃一顿荤腥,这个时代的其他国家的军队,可远达不到这个水准。

说白了,就是大明朝廷不差钱,朱宏煜也舍得给军队花钱,

可即便如此,明军也不可能顿顿都能吃到肉。

当兵的都是大肚汉,一个个能吃的很,真要天天吃肉,朝廷可养不起他们!

但这段时间以来,明军几乎是天天这么吃,顿顿有肉。

原因也很简单,明军北伐沿途的地主士绅们送来的犒军物资实在太多了,不吃了那才叫浪费。

为了给全军做饭,天还没亮呢,大明的炊事兵们天便开始忙活起来了,就一直在准备饭食。

等到天色大亮,明军各部开始吹起床号起床的时候,饭食也就被准备的差不多了。

一部部明军在整理完内务,做好早点名,跑完早操之后,开始排队就餐。

香浓的肉粥,油汪汪的大肉饼子,吃的明军上下都很满足。

吃完早饭,明军上下便即刻开始准备起了开拔事宜!

等到早上八点出头的时候,明军上下便都做好了开拔的准备。

伴随着一声号角,明军拔营开拔,一路向西。

一条条运输船行驶在通惠河上,想要通过通惠河而直入京师。

朱宏煜带着自己的禁卫和依仗,侧马而行,和明军上下一起行军。

明军的行军队伍前后连绵十数里,哨骑更是被散出去了数十里。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

“……”

一名名明军士卒高唱着雄浑有力的战歌,一路向着京城而去。

这首歌颂岳飞的《精忠报国》,是目前大明军中,受欢迎程度仅次于《红巾军战歌》的军歌。

岳飞北伐中原,被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的故事,令明军上下无不为之遗憾痛惜。

但他们如今却是能大明皇帝的亲自指挥,甚至御驾亲征之下,发动了北伐兵锋直指故都。

何其有幸?

能有这样的一位重视军功,锐意进取的皇帝,对天下所有的军人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一名合格的军人从来不怕马革裹尸,他们怕的是没有仗打,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如何能不叫人感慨?

有时候,皇帝和皇帝之间的差距,真的比人和狗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当年的岳武穆所忠诚的如果是如今的大明天子,应该就不会有魂断风波亭的千古怨屈了吧?

想着这些,所有人心中都是充满了骄傲和激动,热血难凉。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这次是要去收复故都的。

大明是要一统天下的,绝不偏安一方!

更不会作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这样的糊涂事。

对大明天子来说,天下百姓,无分地域,皆是他的子民。

同样若是在大明,陆放翁也是不用再咽气之前,用几乎绝望的语气。

说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话来了。

因为,对于大明来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就是现在,而不是不确定的将来!

大明可不和南宋一样,朝堂上会因为是否北伐而吵的不可开交。

说起北伐来,大明的朝堂上,可谁也不敢提半个不字!

两宋从篡夺孤儿寡母的江山的那一刻开始,便注定了,其从诞生之初,便先天不足。

其骨子里就透着软弱!

而大明作为古往今来得国最正的朝代,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根基而立国的大明。

从诞生之初,就注定刚强!

大明容不得软骨头的帝王,也容不得张口闭口都是和谈的臣子!

……

京城的城墙!

鳌拜站在城头,眺望着东方。

一双眼睛里充满了凝重的神色,天空中的艳阳高挂,散发着无尽的光和热,恣意的炙烤着大地。

将大地上烤出一道道皲裂!

此时正是盛夏,长时间的干旱,外加炽热的高温,使得北京城外的护城河上蒸腾着热气。

甚至一些水浅的地方,都已经变成了烂泥塘。

涉水就能通过,失去了其军事价值!

京城的夏季气候较为干旱,护城河哪怕是引入了别的水系,也是经常出现断流的事情。

平常时候倒也没人在意,因为京城的护城河就是一个摆设,一般情况下也用不到。

等到如今要用到护城河了,想要治理也已经来不及了。

鳌拜这段时间以来,虽然一直在整顿京城的防务,可其重点也不在护城河上。

如今看着外边有些干涸断流的护城河,鳌拜的脸色不算多么的好看。

就在这时候,远处的地平线尽头奔来了一队骑兵。

但看旗号却并不是明军的骑兵,而是清军散在外边的哨骑。

这些哨骑一路向着京城而来,嘎吱一声,京城城门大开,哨骑径直奔入城内。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