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大明之南洋再起 > 第1435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35章

 

其中罗刹战俘五千四百二十人,蒙古人五万七千八百零五人。

此战,明军连击毙带俘虏,一共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十二万四千余。

对比起开战前蒙军的具体数字来,还有一部分对不上。

对不上的那一部分,应该是趁着混乱逃出战场了。

战场太乱了,外加昨天也是厮杀到了晚上,再加上敌人也多是骑兵,主力跑不掉,可有零散敌军逃跑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朱宏煜的注意力始终是在被包围的蒙军主力身上,是故也没下令大军追击溃兵。

也就被一部分溃兵给逃了出去!

不过这样也正好,朱宏煜正好借这些溃兵的嘴巴,宣扬明军的强大和威武。

更加方便大明将来对草原实施有效统治。

当然了,这些溃兵已经大多被打到丧胆,失去了威胁也是朱宏煜没刻意去抓捕他们的重要原因。

但是,不管怎么说,明军此战也绝对能够算是战果赫赫。

甚至,这一场岱海大捷,完全可以说是自永乐之后,大明对蒙古人所取得的最大战果。

就凭现在草原的虚弱,说一句,此战之后草原遂平也是不夸张的。

最起码,这一战之后,只要朱宏煜还在位,哪怕大明放任蒙古各部发展,而不是趁着大胜控制草原。

蒙古各部也决计无人再敢南望了!

而明军此战的伤亡数字,却只有寥寥一千二百一十三人。

并且,这其中非战斗减员就占了最少一半……

更要清楚的是,在这一整个伤亡数字中,战死者远没有受伤者多。

这就是在武器有代差的情况下,所能打出来的恐怖伤亡比。

朱宏煜一面下令向关内报捷,一面下令大赏全军。

在诸军的欢呼声中,朱宏煜也是亲自穿着战甲,带着琪琪格一起去巡视了战俘营。

在所有战俘的跪拜之中,朱宏煜开口说道。

“既然尔等幡然醒悟来降,那朕便也宽宏大量一次,赦免尔等抵抗王师之死罪。”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尔等便乖乖去劳改吧!”

“等劳改结束,便可各自归家!”

这些人虽然归降,但却是战败投降。

终究是抵抗了的,朱宏煜不可能直接释放。

再加上朝廷现在到处都缺劳动力,那正好,安排他们去劳改赎罪。

等劳改结束后,这些人大概也就都被调教成大明顺民了。

到时候再放他们才是最好的!

在原地修整一段时间,并接受了一批补给之后,朱宏煜制定了下一步的北伐计划。

计划中,将会由他亲率明军主力,继续向北方进发,目标是归化城。

在收复归化城之后,他会带兵继续北上,直到哈拉和林为止。

朱宏煜要在哈拉和林封禅,祭拜上天和大明的列祖列宗,告诉他们草原被他朱宏煜打服了。

老祖宗在上面可以高兴高兴了……

这里,要重点一下大明战神。

剩下的兵马则是兵分几路,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发,准备按照地图,横扫漠南漠北的蒙古诸部。

现在草原上压根没有能够威胁到明军的军事力量,分兵也并没有什么危险。

当然了,更主要的原因是,从现在开始,北伐的目的已经不是要打仗杀人,而是威慑和征服

不用再大兵团汇集了!

朱宏煜准备要让漠南漠北各部落的酋长都前往哈拉和林,见证他朱宏煜在哈拉和林封禅。

并让他们接受皇帝的册封,借机开始大明对草原的治理。

对于草原治理,朱宏煜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草原治理,最重要的就是汉化。

如果草原上的蒙古人也能都说汉语,写汉字,用大明的习俗,过大明的节日,则草原才能真正的被征服,变成大明的固有领土。

当然了,光是汉化也没用,还要辅以别的手段。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朱宏煜要治理草原,还得在经济上着手才行。

第一就是要通过在草原上推广玉米,土豆,等作物的种植。

以及给各部落划分牧区,不允许随意跨界畜牧,推广青储技术等手段……

让草原上的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由游牧改为半耕半牧的定牧。

只有草原上的牧民不再继续逐水草而居了,而是定居到了某地,朝廷才可以着手对草原进行编户齐民。

如果有人叛乱,朝廷北伐也不怕找不到人。

再加上汉化教育,长时间下来,草原自然会平定。

除此之外,便是推广牛羊的畜牧,建立入羊毛纺织,牛肉加工,奶制品加工等相关的产业链在草原上建立和发展。

与此同时,朝廷还要在马政上做些文章,规定草原上如果有人要养马,就要每年给朝廷交税或是交马。

税率最好定高些!

让养马非但不能赚钱,反而是要亏本。

收复北海与封禅

综合各种手段,一定要让养羊养牛的利润超过养马的利润。

如此一来,只要时间长了,草原上的各部落就会放弃养马,改为养牛养羊。

等过一段时间之后,蒙古人手上掌握的马匹就会越来越少,游牧民族对中原自然也就不成威胁了。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