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大明之南洋再起 > 第1440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40章

 

“当年的匈奴,突厥,柔然,鲜卑,契丹……哪个不是逐水草而居?”

“草原上数千年下来一直都是逐水草而居这话没错,但你们也是一直穷了数千年不是吗?”

“除去某些时候,你们可以南下抢一把发财,剩下的时候,过的是什么日子,你们自己心里没数吗?”

“朕想要改变你们逐水草而居的习惯,并不只是为了让你们定居下来,还想要改变草原上的现状。”

“你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穷了几千年,可能就是因为自己一直在逐水草而居?”

朱宏煜的话令在场的那些蒙古部落的首领都愣住了。

他们还想要再说些什么,但但他们看到朱宏煜那杀气腾腾的眼神之时,一个个的便都老实了。

恭敬下拜道。

“我等全部听凭陛下吩咐!”

朱宏煜微微颔首,然后接着说道。

“接下来,朝廷将会在草原上推行改革新政,改变草原上的生存状态……”

其实对于这些蒙古人担心他们定居于一地进行畜牧,而发生土地荒漠化的问题,朱宏煜也是有考虑的。

关于解决办法他也是有些思路。

通过种植苜蓿草等牧草,改游牧为定牧饲养,别让牛羊自己去啃草皮为一点。

通过扶持其他行业发展,减少畜牧业在草原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是一点。

更重要的是要减少人口才是关键。

草原的生态承受能力就那样,能养活的人口是有限的,时间长了,会出现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再正常不过。

至于说解决办法,其实也很简单。

满清所用的减丁策就挺不错的。

只是很可惜,朱宏煜没打算用。

减什么丁啊,对外移民,去为中华民族的后世子孙抢占更多的生存空间他不香吗?

中国以外的土地就算是被蒙古人占了去,总比被白皮占了去强吧?

不管怎么说,蒙古人和汉人也都是同文同种,有着同一祖先的同胞。

只要手段合适,完全是可以同化的。

现在大明手头上的土地多了去了,新大陆,南洋,澳洲,很多地方都远没有达到人口容纳的极限。

有太多的地方都是因为人口首限而无法开发!

他吃饱了撑的才会在蒙古人中推行减丁。

大不了草原上养活不了的人口往外迁徙就是了,别忘了,澳洲除去被称为矿车上的国家之外,还被称为是牧场上的国家。

那特么不是正好适合蒙古人往那边移民吗?

还有美洲那地方,不也正合适蒙古人去跑马圈地吗?

至于说怕不怕蒙古人在澳洲或是美洲重建大元……

朱宏煜还真不担心。

他不傻,知道移民的时候要把人按照地域或是民族分开,争取不让一个地方聚集过多的同一地域或是同一民族的人口。

别缺心眼似的,傻不拉几的都把人往一个地方移。

把一群少民都往一个地方移,时间长了,那特么可不是要出事吗?

移民的时候,将移民们的民族和地域打散安置,朝廷才好控制。

一但去了国外的蛮荒之地,四周的人除去家人之外一个也不认识,不管愿不愿意,这些蒙古人都只能向大明靠拢,积极主动的接受汉化。

朱宏煜还真就不怕他们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朱宏煜将自己设想的定牧和编户齐民的事情安排下去,然后又将草原划分为漠南和漠北行省。

漠南行省的首府为归化城,漠北行省的首府为哈拉和林。

分别在两地设立总督府,并准备进行实际统治。

在将这些事情都安排下去之后,朱宏煜便开始班师回朝。

八月中旬,大军从哈拉和林出发开始南下。

此时的草原已经开始冷了起来!

胡天八月即飞雪可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真正的写实。

大军行至半路,天空中便已经开始飘起了雪花。

朱宏煜无奈下令大军原地驻扎,幸而现在也就是刚刚入秋,虽然下雪但并不大。

但气温却是很低。

在雪停之后,明军继续开拔南下。

大明光复八年八月底,大军抵达了归化城。

在稍稍修整,换装了比较保暖的棉甲之后继续南下。

一路加急行军,明军于九月中便回到了大同镇。

朱宏煜下令大军原地修整,并分发犒赏。

大批的金银酒肉都被送进了军营中,负责核算军功的军法官也是开始着手于对军功进行详细统计,然后贯彻落实下去。

在军功落实下去,各地边军返程之后,朱宏煜也是开始带着禁卫军南下。

十月中旬,朱宏煜带队抵达了北都,然后自北都转铁路继续南下。

两日之后,搭载着朱宏煜御驾的火车在扬州停靠。

朱宏煜搭载渡船渡过了长江。

长江两岸,无数的大明自发的来到码头上欢迎圣驾。

一声声欢呼声,山呼万岁声响起。

朱宏煜站在船头,身后的披风迎风猎猎,享受着这种万众欢呼的感觉。

李灵秀带着太子朱才坤来到了码头迎接朱宏煜。

在无数人的簇拥下,圣驾回到了皇宫之中。

朱宏煜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感受着房间内的暖气,将身上的披风和军服都给脱了下来。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