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大明之南洋再起 > 第1473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73章

 

……

时间进入光复十一年下半年,大明的五军都督府高层完成了一场大变动。

很多军方高层都是选择乞骸骨,被调离了权力中央。

但朱宏煜也没亏待他们,给他们足够的荣誉和利益,算是补偿。

爵位普遍都往上提了一级!

有些杯酒释兵权的味道在里面。

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不会因为高层变动而受影响,他又大量的提拔中层军官补充空缺。

除此之外,朱宏煜还下令扩编禁卫军的规模。

将禁卫军扩编为禁卫军团,下设四个军,分别为禁卫第一军,禁卫第二军,禁卫第三军,禁卫第四军。

每个军满编五万人,整个禁卫军团总共有兵力二十万。

兵员大多从各地边军中抽调精锐组成!

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现在的禁卫军团,就是曾经的大明京营。

除此之外,还有朝堂上的变动。

同样是一大批老臣也是纷纷乞骸骨,准备辞官归乡。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是朱宏煜一直都奉行的理念。

不管怎么说,每隔个年,就对朝廷高层进行一次洗牌,或者是不定时的清理一下官员队伍,提拔一下新人,总不会有错。

朱宏煜的动作很大,但在朝中却是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面对皇帝的调令,所有人都只能是乖乖听令行事。

在今年年末的来年财政预算分配大会上,大明复国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实现了军费削减。

虽然削减的只有区区十万块银元,但这对很多人来说,依旧是一个信号。

皇帝可能要将主要精力从军事上,转移到治政上来了。

面对军方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无数人都准备扑上去从他们身上咬下块肉来。

而对此,朱宏煜却是并没有什么表示。

不赞同,也不反对,相当的高深莫测。

而这,也是一种帝王权术。

在朝堂这个大赛场上,皇帝自始至终都不是选手,而是裁判。

朱宏煜现在是越来越不喜欢亲自下场去推动某些事情了。

给臣子一个暗示,让臣子去做,做好了有赏,皇帝享受功绩。

做砸了惩罚,有臣子背锅,他不香吗?

他是皇帝,真的没必要亲自下场。

而朱宏煜此举,也是将君权和臣权之间的矛盾,成功的转化为了臣权和臣权之间的矛盾。

极大的缓解了一下自明末以来,皇帝官员之间的日趋对立的紧张关系。

嗯,这锅得崇祯来背,十七年换了十六个首辅,杀了那么多督抚大员,甚至连帮他办事,替他背锅的陈新甲都给杀了。

谁还敢帮他做事?

皇帝和臣子之间的关系不紧张就有鬼了!

……

只是,朝堂上的风云变幻,对民间却是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百姓们的日子依旧是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大家对于朝堂上的高层人事变换并没有多少热情,反而是普遍喜欢有关皇室的八卦。

比如说长公主殿下开着一辆新型蒸汽车在宫内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撞断了一根奉天殿前的蟠龙立柱。

皇帝第一时间关心的是公主人有没有事,而非宫殿被撞成什么样。

而同一天里,一位皇子仅仅只是不小心打碎了几个瓷瓶,就被皇帝罚去面壁了……

实实在在的大型双标现场!

很多人对这样的事情都是会心一笑。

比如说皇帝又收用了一个西域国家进贡来的美人,皇后娘娘气的三天没吃饭,

再比如说,皇帝的那位有着黄金家族血脉的妃子诞下了一个儿子。

这些乱七八糟的八卦,有真有假的八卦可比政事对老百姓有吸引的多了。

很多时候,底下的百姓们也都是想要看到统治者身上人性的一面的。

没人希望自己上面的统治者是一个冷血无情的人!

但是,这一段时间以来,大明民间最热的话题却是朝廷发出了三张银行业的准入执照,究竟会花落谁家。

南洋,广东,江南,两淮,山西,陕西,川蜀等地的商人全部汇聚南京城。

他们在私底下不断的相互串联着,企图联合拿下一张准入执照,到银行业中去分一杯羹。

自从大明光复以来,大明皇家银行的盈利情况,可是令天下人都忍不住为之侧目的啊。

面对这么大的利益,又有谁能忍住不动心呢?

而这些人的到来和汇聚,也是使得南京城变得繁华了许多。

秦淮河上的海鲜商人的营业额再创新高!

……

御书房内,朱宏煜翻看着手中的报告,脸上的表情让人看不出喜怒。

“这两淮的盐商倒是有意思!”

朱宏煜笑呵呵的说道。

原本他以为两淮的盐商们会站队南方的利益集团,没想到,他们竟然跑到北边和山陕商人为伍了。

但是,他们这么做却也不能说不对。

南方有实力的商人太多了,两淮的这些盐商即使参与进取,也不能得到主导权。

而北方却不一样,山陕商人现在都挺虚弱的。

看来,这些盐商是冲着银行的主导权去的。

只是不知道,他们是否有将晋商开办票号的丰富经验给考虑进去。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