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1825我的新大明 > 第256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6章

 

英国是目前世界上的第一海运强国!

乔治义律有些得意地说:“因为我们的殖民地遍布全球,每年都会有不计其数的大宗物资运往我们的本土,所以我们可以维持超过1000艘万吨或更大的大型货轮。我们完全可以将我们的飞艇母舰‘藏’在这些民船当中这样我们就能在战时,轻松拥有100,甚至200艘飞艇母舰了!

而且,这些‘藏’在民船之中的飞艇母舰可以完全不占用军舰的吨位如果在凡尔赛达成的海军军备条约将会对海军总吨位进行限制的话,大英帝国就等于凭空增加了100万到200万吨的准军用舰艇!”

这可厉害了!

因为目前大英帝国的海军总吨位也就一百多万吨,在未来的海军军备会议上能签下200万-300万吨的封顶上限,海军部就要开派对庆祝了。

而义律代表海军部提出的飞艇母舰计划,一下子就让英国皇家海军多出200万吨的准军舰!而且这200万吨的准军舰的绝大部分造价还能由商业公司承担,英国政府最多给一点造船补贴甚至,英国政府连补贴都不用出,所有的投资都可以推给印度人。

这可真是太美好了!

“好!这个办法很好!”英国首相罗宾逊盘算了一下,又说,“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未来海军的主力舰将是万吨左右的装甲巡洋舰,同时我们还要将200艘飞艇母舰藏在民船当中,作为我们的撒手锏?”

“是的,首相。”

“那我们还需要建造更大、更坚固和拥有更强火力的战列舰吗?”英国首相又问。

“当然!”乔治义律道,“首相先生,我们还需要一种排水量高达25万到3万吨,拥有6-9门14英寸甚至15英寸口径主炮,航速超过20节的重型战列舰!”

“什么?我们真的要建造那么大型的战列舰?”罗宾逊一愣,“乔治,你之前不是说我们的主力应该是万吨级的装甲巡洋舰吗?”

“首相先生,”乔治义律笑道,“我们的主力的确是万吨战巡,但我们还是需要一些大吨位的战列舰,以彰显皇家海军的荣光。同时,这些大吨位战列舰也可以用来误导大明,让他们将主要的财力和总吨位分配给大型战列舰,从而忽视万吨装巡和飞艇母舰的建造。

当战争真的爆发时,我们的快速装巡和飞艇就会像古代的轻骑兵一样,牢牢地把握战场的主动权,通过偷袭、诱敌、设伏、打击后勤线和集中主力围歼他们的小型编队等方式不断摧毁他们庞大、笨拙、昂贵的主力舰。”

罗宾逊皱着眉头:“为此我们需要建造多少艘庞大、笨拙、昂贵的主力舰呢?”

“首相,大英帝国的庞大、笨拙、昂贵的主力舰将只存在于纸面上!”乔治义律说,“我们真正需要建造的是庞大而高速的战列舰!但我们将以制造庞大而缓慢的战列舰为名,用错误的纸面数据去误导大明,让他们也跟进建造这样的战列舰。”

罗宾逊想了一会儿,似乎觉得不大靠谱,于是就问纳尔逊伯爵道:“海军元帅阁下,我们真的可以用少量庞大而高速的战列舰,海量的装甲巡洋舰和200艘飞艇母舰击败大明帝国吗?”

纳尔逊伯爵笑道:“首相,那就看您如何定义击败了?如果您想让皇家海军直捣大明本土,在广州、上海、天津登陆,占领和摧毁他们最繁华的都市那么,皇家海军无能为力。

如果您想在印度、澳大利亚或北美洲的土地上击败远道而来,必须依靠漫长的海上补给线维持战争的敌人。那么,我们将可以用少量庞大而高速的战列舰,海量的装甲巡洋舰和200艘飞艇母舰为大英帝国赢得胜利!”

这是文明的冲突!

“伯爵,依你之见,未来这场世界性战争的主战场将会在印度、澳大利亚,以及它们周边的海域?”

面对英国首相的提问,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灵魂人物纳尔逊伯爵只是轻轻耸了耸肩,无奈地道:“要不然还能在哪儿?如果大明没有能迅速压服日本,将来我们也许还可以以日本为基地向大明最核心的本土发起攻击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这种可能性了。

燃文

当然了,我们的英伦三岛也不是他们能够得着的,我甚至怀疑那些东方人都没考虑过进攻欧洲。他们想要的应该就是马六甲、东印度群岛、澳大利亚、印度,也许还会扩大他们在北美洲的领地,最多再将埃及的阿里帕夏和墨西哥的皇帝变成他们的附庸哦,也许还会在非洲东海岸占据一些地盘。

而我们要阻止他们,不仅要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布防,还必须在印度洋、南太平洋、马六甲海峡上作战。其实,海洋上的交锋才是未来这场世界大战胜负的关键!如果我没有猜错,下一场世界大战将和拿破仑战争完全不同,下一场大战的主战场将在海上,赢得制海权的一方,必将成为最后的赢家!”

“伯爵,”罗宾逊问,“有把握取胜吗?”

“有!”纳尔逊伯爵点了点头,“但不能只依靠大英帝国的力量哪怕印度帝国完全站在我们一边,我们的人口最多也只能达到大明的60,至于工业实力恐怕只能达到大明的三分之一。如果我们假定双方的海军实力在战争爆发时为1:1,那么战争爆发后,他们也能以超过我们2倍的速度造舰!

我的意思是,他们将会以我们进行全面动员后可以达到的最快速度的3倍造船!我们造1艘,他们造3艘而大明本土和英伦三岛间遥远距离,以及大明本土的辽阔、富庶,又决定了战争必然是漫长的。也许要打上30多年才能分出胜负!”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