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大明镇海王 > 第48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8章

 

回过神来的刘晋一听,顿时回道。

“店小二,麻烦你去买一匹白布过来,另外在准备笔墨纸砚。”

接着刘晋从手中拿出一两银子对着看热闹的店小二吩咐道。

“好嘞,客官您稍等,马上就回来。”

店小二拿了银子,办事非常利落,径直下了楼。

此时,整个望月楼聚集着越来越多的看客,大家都听说了楼上有几个书生在比拼什么,非常精彩,这看热闹历来都是不嫌事多,连望月楼的掌柜也是笑呵呵的一边招待客人一边静待下文。

听到刘晋的回答,原本想看笑话的众人一个个也是非常有耐心的等待起来,有的人原本已经吃完了,有好戏看,又是再点上几个小菜,一壶好茶,来点小酒,继续慢慢的等待起来。

“我倒是想要看看他能够说出什么来。”

原本失望的中年人正打算离开,这人多了,总是人多眼杂,可是听到刘晋的话,也是回到了自己的桌上,耐心的等待起来。

至于他旁边的少年则是露出了浓浓的兴趣,似乎很想知道这西域以西、鞑靼、瓦剌以北、安南暹罗以南、朝鲜倭国以东的情况,这些知识,他的老师却是从来没有教过。

众人并没有等待太久,店小二办事非常有效率,很快就拿着一匹白布、笔墨纸砚走了上来。

“有劳了。”

刘晋直接摊开这一匹白布,拿起毛笔就开始在白布上面不断的画起来,观众们一个个都非常的好奇,有人甚至踮起脚来想看看刘晋到底在画一些什么东西。

“虎子,把它挂起来。”

很快,刘晋就放下了手中的毛笔,对赵二虎吩咐道。

“嗯~”

赵二虎一听,拿起白布就在一根柱子上面挂起来,一下子大家都看到了刘晋白布上面所画的东西了,赫然是一副堪舆图。

“大家请看,这是我大明,这是黄河,这个是长江,北京在这里,南京在这里,这北面是鞑靼和瓦剌,东边是朝鲜和倭国,还有大海,南面是十万大山、安南暹罗,西边是西域。”

刘晋对着堪舆图,非常简单的将几个主要的点都一一指出来。

“这堪舆图倒是画的不错,挺准确的。”

中年人仔细的看了看刘晋画出来的堪舆图,点点头想道。

“不错,刘兄的堪舆图画的很准确,和我看过的没有太大的区别。”

林书鸿仔细的看了看,也是点点头说道。

“那好,我来回答下刚刚的问题。”

“这鞑靼和瓦剌区域内有一处北海(也就是贝加尔湖),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汉朝时候苏武牧羊就到过北海。”

“但这北海它其实并不是海,它只是一个湖,在北海以北是非常广袤的平原,我们可以叫它西伯利亚平原,这里的气候非常寒冷,一年之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冰天雪地之中度过。”

“这里渺无人烟,人口非常的稀少,只有极其少数耐寒的种族可以在这里生存,他们是通古斯人,通古斯人并不种植粮食,他们靠狩猎为生,没有自己的文字,也没有自己的文明。”

“这里天气虽然寒冷,无法种植作物,但是资源却极其的丰富,拥有大量的金矿、银矿、铜矿、铁矿,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珍贵的动物皮毛,随随便便都能够在我们大明价值几百上千的银子。”

刘晋一边说也是一边拿着毛笔在白布上面写写画画,详细的解说西伯利亚平原的情况。

“再来说东边,朝鲜和倭国我们都知道一些,这两个算是我们的藩国,我就挑倭国说一说,倭国和朝鲜相隔一个朝鲜海峡,虽然是一个岛国,岛屿众多,地震、台风非常多。”

“在大家的印象之中倭国也是属于化外蛮荒之地,非常的贫瘠、穷苦,但事实上倭国的资源非常丰富,别的就不说了,在倭国有一个叫石见的地方,这里有一座石见银矿,这座银矿含有的银子可能要超过上亿两,而且极其容易开采。”

刘晋继续在白布上面写写画画,当说到倭国石见银矿含有上亿两白银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倒吸一口气,接着瞪大了自己的眼睛,根本就不敢相信刘晋的话。

“这不可能,天底下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银子,上亿两白银,我们大明加起来都没有怎么多白银吧。”

有人立刻摇头说道,觉得刘晋在胡乱吹牛,瞎几把乱扯淡。

“是啊,怎么可能一个银矿有上亿两的白银,那倭寇岂不是早就已经富的流油了,何必再来骚扰我们大明呢。”

有人跟着附声说道。

“上亿两白银?倭国真有这样的地方?”

中年人听到了,眼睛同样睁得的大大的,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看了看身后面白无须的中年人,对方也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显然是并不知道这个事情的。

黄金洲

上亿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呢,现在明朝一年的税银都不会超过300万两。

现在可不比后世,来自美洲的白银还没有大规模的流入,白银依然非常的金贵、值钱,到了明朝后期、瞒清的时候,白银大规模的流入,才开始真正的多起来,逐渐取代铜钱成为了主要货币,至于现在依然还是以铜钱为主。

这上亿两白银数字一出,犹如超级炸弹,将所有人都炸的晕乎乎,接着一个个都连连摇头,难以相信刘晋的话。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