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大明镇海王 > 第192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2章

 

“我看这事情啊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如此简单,这些粮商明知道我们这里有太子殿下,明知道是太子殿下的产业,他们在灾荒年代抬价就算了,现在竟然还开始对我们限售,我估计是有人想要故意针对我们。”

“或许是有人看到太子殿下在京城的古今楼赚了一些钱,眼红了,所以现在也是接着机会故意想要从我们身上割肉。”

刘晋皱着眉头仔细的沉思,他总觉得这其中有一股阴谋的味道在里面,仔细的想一想,总觉得有些不太寻常。

“这样吧,童源,你立即派人去京城、南方、去山东各地买粮,看看能不能买到粮食,如果买不到粮食,或者是粮食的价格非常昂贵的话,我就可以断定必然会有阴谋。”

想了想刘晋也是对童源吩咐道,既然在天津这边买不到粮食,也是可以去其它地方买粮食,但如果有人故意针对太子、针对自己的话,那必然会让刘晋这边买不到粮食。

“有人故意针对我?”

“眼红我们古今楼的买卖?”

朱厚照一听,不仅仅没有丝毫的害怕,整个人反倒是变的兴奋、高兴起来。

“很好,很好,我现在一下子就来兴趣了,我倒是想要看看这背后到底是谁在捣鬼。”

“太子殿下,这也是仅仅只是我的一个猜测而已,事情还没有证实,所以还不能下结论,但我们京城古今楼的买卖确实是让无数人眼红,有人接着机会故意针对我们也是有可能的。”

刘晋有点搞不懂这个朱厚照了,不过想了想,对方是太子的身份,也就释然了,他是太子,弘治皇帝唯一的儿子,这也就意味着,无论任何,他都是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自己就不一样了,虽然是跟着太子混的,这太子可以没事,跟着太子做事的人自古以来很多时候都是死的很惨。

所以这也是刘晋往阴谋方向猜测的原因,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的身价小命,不得不小心应付。

“殿下,我看不管这其中有没有阴谋,我们都应该及早做好准备,想办法筹集粮食,当然,这其中如果有阴谋的话,我们也应该想办法让对方得到惨痛的教训,让他们知道,我们可不好惹的。”

想了想,刘晋的心中就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也是对着朱厚照说道。

“老刘,你点子多,说说看有什么好办法?”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眯起了眼睛,刚刚无精打采的样子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

“办法嘛,很简单,这经济的战争当然是用经济来解决!”

刘晋笑了笑,很是自信的说道。

上面太有钱可不太好

京城一处隐秘之所。

“真是天助我等,在这个时候来个饥荒,想不发财都难。”

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笑着说道,做粮食买卖的,最喜欢的就是发生饥荒,因为一旦发生饥荒,这就意味着他们手中的粮食将会比金子还要金贵。

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上可以用粮食来通天,想要好名声了,这粮食就便宜卖给朝廷,少不了要获得一个大善人的美名。

下可以利用粮食收割民财,平时几文钱一斤的粮食,饥荒的时候卖几十文一斤,其中的利润有多大,也只有这些粮商能够知道了。

“发财不是难事,古今楼的买卖都知道吧,这古今楼开业到现在,他们的进账都已经超过五百万两白银了,这才是一夜暴富。”

“据说前段时间,东宫的哪位分红都分了一百万两白银。”

“我们这做粮食买卖的和他们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上不了台面,赚的是辛苦钱。”

一名书生模样,手中拿着扇子的年轻人谈谈的说道。

“胡公子说的是,我们只是赚点辛苦钱、辛苦钱!”

那名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听到这个胡公子的话,也是赶紧点头哈腰,一副巴结的样子。

这个胡公子可不是一般的人,他叫胡万安,徽商胡家的大公子,未来的接班人。

徽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财富的代名词,徽商并不是笼统之安徽这边的商人,它的范围囊括了江苏淮扬一带。

淮扬一带因为有盐,所以诞生了无数的大盐商,而盐商这是这个时代最有钱的代表。

同时因为明朝特殊的盐业政策,这想要获得盐引就必须运粮食到九边重镇去才能够获得盐引,当然这个政策在弘治五年的时候就改了,原因是因为私盐盛行,再加上朝廷权贵等随意向皇帝奏讨占窝、垄断开中,造成盐引的派发量大大超出了盐业的产能允许范围。

这迫使大量边地商人空有盐引,却无盐可领,只能在盐场等待新盐的产出,有的需要等待守支数十年的情况出现,这极大的打击了边商输粮支边的热情,导致开中法的执行变得举步维艰,很难再像洪武、永乐年间那般良好运行。

所以在弘治五年的时候,时任弘治皇帝户部尚书的叶淇提出了纳银领取盐引的办法,即折色法,从此规定商人们以后不需再将军需运往边镇,只要向国库缴纳银两,就可获取盐引。

所以以前这些盐商想要做盐的买卖就必须要运粮食到边镇地区去换取盐引才可以,这些徽商自然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因为地处最为富庶的江南地区,这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所以慢慢的这些盐商和粮商彼此之间也是很难分开,徽商也是如此,他们既是大盐商,同样也是大粮商。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