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大明镇海王 > 第589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89章

 

朱厚照红着眼睛对刘晋说道。

“殿下,夫不可怒而兴兵,有些事还是从长计议比较好。”

刘晋看了看朱厚照,再看看周围的人,很是无奈的说道。

讨论这事情能不能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我们悄悄的商量就好了,你现在是太子,又不是皇帝,你的话又说了不算。

更何况即便是弘治皇帝,涉及到军权的问题上,朝廷的这些大臣也是不会答应的,他们可不会舍得将军权交出来的。

没有这些大臣的同意,你就没有办法名正言顺的练兵,成军了。

说来说去,始终还是逃不出军权被文臣们所掌控的事实。

听到刘晋的话,朱厚照虽然怒火中烧,但也是瞬间就明白过来了,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于是也点点头拿起稿子继续看了起来。

第二篇稿子是关于西南土司叛乱的事情,主要讲述的是改土归流的好处,将一些改土归流区域的情况说了出来。

“不错,不错~”

看到这里,朱厚照也是满意的点点头,刘晋提出的改土归流再加上王守仁这边提出的建立专门的山地营来对付这些西南土司,双管齐下,整个西南地区也是迅速的平定下来。

前不久叛乱的大土司米鲁直接就被山地营这边给活抓,其他的土司更是闻风色变,纵然是有一千个不愿意,也是不得不将手中的权力交出去,接受改土归流。

“以后我大明新开拓的疆土也要参照西南地区的方式来做,所有新纳入我大明地区都委派流官来治理,推行我大明的制度,传播我华夏文化。”

朱厚照甚至于都已经畅想以后的开疆拓土的治理问题,他觉得委派流官治理,推行大明制度和华夏文化的方式就很不错,绝对不能在重蹈西南土司的覆辙。

听到朱厚重的话,刘晋的眼睛也是忍不住微微一亮,不得不说这个朱厚照还是有想法的一个人,也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仅仅从改土归流这件事情上就想到了以后的一些事情,想到了以后开疆拓土之后该如何治理的问题了。

单单是从这方面来说,朱厚照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一个新的地区纳入版图,想要这个地区迅速的稳定下来,并且慢慢的融入到大明之中,这种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老刘,这西南地区平定西南土司成立了专门的山地营,你说我们对付草原人,能不能也专门成立和草原人一样的骑兵营,以骑兵对骑兵,和草原人狠狠的对战。”

接着朱厚照想了想也是对刘晋问道。

“不是不可以,当年汉武帝就专门成立了这样的骑兵军队,用最好的西域战马,再配上最好的待遇,武器装备,所以卫星和霍去病才可以纵横草原,杀的草原人闻风丧胆。”

刘晋想了想点点头说道。

历史上的汉武帝就是这样做的,别看军队的数量并不多,仅仅只有几万,但是这几万骑兵用最好的战马,最好的铠甲和兵器,人和马都吃的最好,骑兵往往还都是良家子第,所谓的良家子第并不是值普通老百姓家的子弟,而是指那些大家族的子弟。

靠着这样的一支强大骑兵,汉武帝才将当时的匈奴给打垮的。

当然了为了打击匈奴,汉朝的国力也是急剧衰弱,文景二帝积攒下来的庞大国力也是被消耗一空。

这说明要建这样的一支骑兵,它非常耗费财力,必须用雄厚的国力做支撑才可以。

而明朝现在可能吗?

根本就不可能,大明朝廷的国库都可以饿死老鼠,哪里有那么多钱财来支撑建立这样的一支强大骑兵。

更何况汉武帝时期汉武帝说话是算数的,所以可以从上至下贯彻汉武帝的这个主张,现在明朝的皇帝说话算数吗?

兵权都掌握在文官集团的手中,文官们可不喜欢一个穷兵黩武的皇帝,他们只喜欢弘治皇帝这样的老好人,什么都相信他们,什么都听他们的。

所以想要在明朝这里建立一支这样强大骑兵,它根本就不可能,皇帝说了不算,文臣们会极力的反对,朝廷的财政上又不允许,只是一个空谈罢了。

“不过,建立一支这样的强大骑兵它需要耗费的钱财实在是太多了,更重要的是朝中……”

想到这些,刘晋也是不得不给朱厚照泼冷水。

“钱不是问题,至于其它的~”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笑了,只要确实可行就可以了,至于其它的问题,方法总比困难多,至于钱财,他朱厚照现在有的是钱,有的是银子,都已经无处可花了。

更何况还有刘晋这个财神爷在,害怕会没有银子,刘晋所担忧的朝中的事情,他朱厚照就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这大明他终究是姓朱的,他老朱家说了算的。

……

弘治十二年七月二十四,天色刚刚蒙蒙亮,京津地区的大街小巷之中,又开始响起一阵阵的童声。

“卖报~卖报~”

“鞑子屠戮中原,甘肃、陕西十室九空,血流成河~”

一个个报童挥舞着手中的报纸,一边走也是一边大声的喊出来。

“给我来份报纸~”

“我也来一份~”

有了第一期打下基础,这第二期的报纸销售就变的异常火爆,第一期京津地区仅仅只有一万多份,第二期,经过刘晋这边的同意,直接就发现了三万份报纸。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