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大明镇海王 > 第1219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19章

 

如果弘治皇帝和朝廷都可以允许、鼓励藩王他们出海了,那么对于普通人来,岂不是更稳了?

藩王大规模出海,在谢迁看来,这对大明朝廷,对大明,对大明百姓,对大明天子,对大明藩王来说都是好事。

朝廷可以减轻负担,从此以后慢慢的甩掉一个越来越沉重的报复,朝廷的财政每年单单是节省下来的支持都非常的可观。

对大明来说,藩王出海,可以促进海外殖民的发展,藩王在海外打下的殖民地,说到底也是属于大明的,每年都还可以收取一笔不菲的税收。

对于大明的老百姓来说,藩王出海了,他们的土地就可以重新回到老百姓的手中,各个藩王的封地这里,大家的身上也少了一个吸血鬼,日子自然要更轻松很多。

对于大明的天子来说,这藩王出海,其实也是好事,减轻负担,国家更轻松,大明天子也更轻松。

至于说将来会不会出现有些强大的藩王来反入主中原,那就不用太过担心了。

都是海外之地,远离大明,在这样的地方,他们要站稳脚跟都还不知道要多久,大明本身根基在这里,又岂会害怕他们?

对于藩王来说,这也是好事。

甘心当猪一样的藩王是有的,但大部分的藩王其实都是不甘心,也很无奈。

祖宗法制在这里,他们不想当猪都不行。

如果朝廷和天子能够允许他们出海,这对于藩王来说,那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他们再也不用局限在小小的封地上面,很多藩王本身其实也是有很有才华的人,他们也能够到海外去施展自己的才华。

最重要的是自由,这才是藩王们最渴望的东西。

总之不管对于那个方面来说,藩王出海都是好事,对大明各个方面都是好事。

藩王出海,藩王们积攒下来的庞大财富肯定要用出来吧。

这买船也好,招兵买马也好,都是需要花银子的,这银子花出去了就能够促进大明造船业,兵器制造业,航海业等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藩王去海外,肯定不是自己一个人去的,必然会带着大量的人去海外,又能够带动更多的人从大明迁移到海外,去开拓更多的殖民地和生存空间。

“可是,可是,陛下能够同意他们出去吗?”

李东阳想了想问道。

他们觉得好处多多没有用,关键是要弘治皇帝觉得好,同意他们出去才有用,如果弘治皇帝不同意,纵然是再好,也是没有用的。

对于大明方方面面来说都是好事,可是对于弘治皇帝来说,这其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将来这些去海外的藩王会不会和大明反目成仇?

这些藩王们会不会在实力强大之后来抢自己儿孙的江山?

仁慈的弘治皇帝

乾清宫弘治皇帝的书房内,弘治皇帝同样也是陷入了沉思。

藩王出海的风声,他当然不可能说不知道,厂卫得到了他的启用,耳目遍布天下,这些风声一出来,他立即就知道了。

而且厂卫这边很快也是查清楚了放出这些风声的人。

背后就是宁王、蜀王、郑王等地方实力强大的藩王,这些藩王一起在制造风声,为藩王出海做准备。

厂卫这边也还查到了这些藩王的异动,不仅仅只是放出风声如此简单,甚至于都在积极准备着出海建国了。

“藩王出海~”

弘治皇帝默默的念叨着,他弘治皇帝算是一个好老人,对皇室宗亲一向也是优厚有加,以前即便是朝廷穷的都要当掉裤子了。

只要下面的王爷们哭穷,他弘治皇帝还是会给一些好处的。

没有银子,那就给赏赐点土地,盐引给他们,实在是不行就赏赐当地的一些税赋给各地藩王,让这些皇室宗亲多多少少都有些收获。

除此之外,今年朝廷税收充足,朝廷上下官员都涨薪了,弘治皇帝也是相应的给自己的皇室宗亲们涨了待遇,可以说弘治皇帝对得起这些藩王了。

但地方的藩王绝对是永远喂不饱的,这一点是毫无疑问。

无法从政,又不能够做工农商之类的,藩王们又被限制了行动,所以藩王能做的无非就是不断的造人,为老朱家开枝散叶。

这藩王的数量是越来越多,宗室越来越庞大,你赏赐再多都是不够的。

“既然你们愿意出去,朕又岂能不同意?”

“海外之地,远离大明,你们想出去打下一块地方自成一国,也没有什么,世界如此之大,如果全都是我们老朱家的国家,或许也是不错的。”

弘治皇帝脸上露出了笑容。

藩王是一二沉重的包袱,将大明朝廷的腰都慢慢的压弯下去,前几年的时候,他都已经能够明显感觉到,大明朝廷越来越难以支撑起藩王们的开支了。

再加上地方上的官员也是屡屡上奏说地方藩王侵占田地,欺男霸女之类的,弘治皇帝很早前都想要解决这个问题。

只是以前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办法去解决,皇室宗亲都已经成猪了,这当皇帝的总不能太过分了吧?

至少来说不能让他们连这点富贵都享不了吧?

可是数量越来越庞大,朝廷是真的越来越难支撑,这也是事实。

现在藩王们既然自己想要出海,这正是一个解决藩王问题的好时机。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