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大明镇海王 > 第1556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56章

 

“没有上报上去的人口肯定是无法参与征兵,同时没有身份牌的情况下,寸步难行,这就是为什么这一次的人口普查,可以相对准确的查清楚我大明的人口数量。”

杨先生最先解读的依然是头条新闻。

今日的头条新闻报道是大明人口总数的问题,在以往的时候隐瞒人口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甚至于隐瞒的人口比起黄册登记的人口要多很多。

而这一次的人口普查,几乎都是查了出来,大明早报上面也是非常大胆的预计,大明的人口总数应该在一亿五千万人左右。

“一亿五千万人!”

“天啊,我大明竟然有如此多的人口。”

听完了杨先生的解说,茶楼里面众多的茶客也是忍不住纷纷的惊叹起来。

大明人多,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只是这大明到底有多少人,大家都不清楚,大明朝廷官府黄册里面的记载是大概有五千万人。

但每一个人都清楚,这五千万的数目肯定是小了很多的,隐瞒人口也是常事了,不仅仅普通老百姓隐瞒人口,地主、士绅、王公贵族等等隐瞒的人口更多。

这一次的人口普查,几乎都查了出来,没有人丁税和税赋的压力,再加上诸多好处的诱导,这隐瞒的人口事情就少了很多,一下子就爆出了一亿五千万的庞大数字。

“啧啧,大家看看这陕西、山西、河南三省隐瞒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黄册上记载这三省的人口数量分别为250万、320万、280万,可是呢,这几年这三省移民出去了几百万人口之后,三省剩下的人口依然还有530万、680万、840万,实在是太能够隐瞒人口,特别是河南的人口,相差实在是太大了。”

“我就说嘛,这河南都是平原,这人口怎么可能会比陕西、山西的人口还要少,果然隐瞒的最多。”

“哈哈,人口最多的省果然是南直隶,这人口总数都超过两千万了,北直隶的人口数量也是非常大,单单是京津地区,现在的人门口总数都超过千万了,也就说差不多十分之一的人都生活在我们京津地区。”

众多的茶客和身边的人互相讨论着,谁都没想到大明的人口竟然上亿,这一个个省份的人口纷纷爆了出来。

“啪~”

还没有等众人尽兴的讨论完,杨先生的醒木又是一拍,顿时茶楼里面的茶客们又纷纷停止讨论,齐刷刷的看向杨先生,等待他的下文。

“今天真正最重要的消息并不是我大明的人口总数过亿,真正重磅的消息是第二条,也就是朝廷这边出台公民等级制度。”

“此制度将我大明的公民分成四等,从一等公民到四等公民,如果算上奴隶的话,其实应该是五等。”

“当然奴隶并不能算上公民,故而只有四等,这一等公民,自然是我们汉人,所有汉人都是一等公民。”

杨先生说到这里,微微停顿。

“好~”

“我们汉人自然当是一等公民!”

立即有人就拍案交好,其他人也是跟着纷纷直点头,觉得这个政策好,区分夷狄,分清主次,在法律上规定了尊卑贵贱。

“诸位,大家看报纸的时候不要仅仅只是看表面,朝廷之所以出台这样的制度,自然是有其深意。”

“表面上这是划分了等级,规定了各个等级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但本质上这应该朝廷为了巩固统治,促使这些夷狄、部族等等向我们汉人学习的政策。”

“因为上面详细的写清楚了,改汉姓、取汉名就可以提升一级,会讲大明官话,会写汉字又可以提升一级。”

“时代贤良,忠于大明、忠于大明天子,纵然不是汉人,也可以由二等变成一等公民,变成和我们汉人一样。”

杨先生喝口茶,轻轻的开口,今天的新闻也就这条新闻最有解读价值了,所以他也是围绕着这一条来解读。

“公民等级制度对于我们汉人来说自然是最有利的,但是对于部族和夷狄来说,肯定是最不利的,而且极有可能会引起他们的不满,甚至于生出诸多的事端出来。”

“但我以为这应该是我大明真正长治久安的治国之策。”

“历史上汉唐之时,我中原王朝也统治过西域,然而一旦中央王朝衰弱之时,这些地方又迅速的脱离了我们中央王朝的统治。”

“再结合西南土司叛乱的事情,我们不难知道,只有我们汉人多的地方,这些地方才能够始终和中原王朝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而汉人少的地方,纵然是一时能够统治,也无法长久性的统治。”

“这也是为什么朝廷坚持移民的原因,同时也是这一次制定公民等级制度的原因。”

“夷狄入我大明则大明之,大明入夷狄则夷狄之,这一句话就能够充分的解释这一切。”

“归根结底就是要让他们学习我们汉家文化,最终融入我们汉家文化,不分彼此,如此一来我大明才能够永久性的统治如此广袤的疆域和版图,统治那些新纳入我大明的疆域。”

杨先生在不断的解说,茶楼的茶客们仔细的看着报纸,一边听,一边看,接着也是跟着纷纷点头。

很多人看报纸、听解说都非常的入迷以至于自己的茶都冷了,早餐都凉了都不知道。

“……大家以后可要注意了,这嫁女儿前一定要弄清楚对方的公民等级了,如果要是嫁了一个二等公民,那以后就是二等公民了。”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