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大明镇海王 > 第1959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59章

 

“这火车的轨道有多宽,建造的结构、火车站的结构、火车票是销售、运营管理的系统和标准等等,这些全部到做到统一。”

“这是因为,如果每一条铁路的标准都不一样的话,那么不同的火车就没有办法在不同的轨道上运行,也就没有办法做到全国统一调度。”

“其实简单的理解就是要车同轨、书同文的意思。”

刘晋想了想也是解释道。

“原来如此~”

众人一听解释,顿时就明白了,也是跟着纷纷点头。

这个就很好理解了,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地区、商行都胡乱的乱建造的话,那大明的铁路就没有办法做到联运了,这会大大的影响铁路运行。

“朝廷运营又是如何理解?”

李东阳想了想又问道。

“铁路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着国家的命脉。”

“如此重要的东西自然是要掌握在朝廷的手中,由朝廷来负责统筹运营。”

“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是因为这铁路与铁路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比如这京津铁路,它肯定是非常的繁忙,每天发几十车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但是我们大明修建铁路,肯定不能只修建繁华地区的铁路,以后肯定是要修建铁路到偏远地区,偏远地区的铁路造价更高昂,同时人口少,运营的成本更高。”

“这也就是意味着修建到偏远地区的铁路其实是不挣钱的,但朝廷并不能因为不挣钱就不去修建,也不去运营。”

“所以这就需要朝廷来统筹铁路的运营和管理,即便是偏远地区、边境地区,铁路也一样要修,也一样要运营起来。”

“因为这已经不是关系到赚不赚钱的事情,而是关系到国家边境稳定,带动偏远地区发展的事情了。”

“臣建议在工部下面建立一个专门铁道衙门来负责统筹全国铁路的修建和运营之事。”

刘晋再次解释道。

其实这很好理解,后世的高铁都是亏本的,但是国家一直坚持在不断的修建高铁,往贫困地区修,这本身是绝对亏本的事情,但依然要做。

因为高铁的存在可以带动偏远落后地区的发展,在国家的层面,很多东西是不能用经济去衡量的。

但如果铁路是私营的,商人逐利的情况下,私营的企业是绝对不会做亏本买卖,是绝对不会往没有价值的地区修建铁路的。

这一点上面,电力、邮政、公路等等也都是如此,国家层面进行统筹和规划,不计较经济上的得失。

“说得好!”

弘治皇帝听完,也是忍不住赞道。

刘晋也是让他再次刮目相看。

刘晋非常有钱,但是一直以来给弘治皇帝的印象,刘晋就不是一个爱钱的人,他的钱都用在了有用的地方上,几乎没有用在自己享受的地方。

办学校、办工厂、办商行、修道路,现在又来修铁路,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事情,特别是办学校上面,刘晋非常的大方,每年几百万两银子砸下去,眼睛都不眨一下。

但但是刘晋所创办的学校都已经不知道有多少,这京城南郊这里,属于高级别的院校都有十几个了,纺织学校、机械学校、桥梁建筑学校、医学院、造船学院、音乐学院、美学院、帝国理工、帝国化工等等。

这些新式的高级别院校创办人全部是刘晋,学校的经费也是几乎都是刘晋出的,再加上在大明各地开办的新式学校。

刘晋在这方面是真的非常大方,自己至于,一向都简朴的很。

现在听到刘晋关于铁路的观点,这又让弘治皇帝觉得刘晋是真心不错,深刻的认识到了铁路的重要性,也是认识到了在国家的层面,铁路是不能用赚不赚钱来衡量要不要修建的。

“商人逐利,有钱赚的铁路他们自然是会修建的,这没钱赚的铁路肯定就不会修。”

“但是对于国家来说,越是偏远、边境的地区,越需要铁路来巩固国家在这些地方的统治,带动这些地方的发展。”

李东阳也是跟着郑重的点点头说道。

“嗯,继续说下去,说说这个公私结合又是怎样公私结合的。”

弘治皇帝脸上的笑容更盛。

作为一个传统教育下长大的皇帝,对于新鲜事物,他一方面想要了解,另外一个方面又总的觉得自己不该如何去应对。

以这个铁路来说,弘治皇帝一下子就认识到了铁路的重要性和对整个国家的巨大作用。

可是该如何来管理铁路,又该如何在大明各地修建起庞大的铁路来,这些都让他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要知道在以前的时候,历代君王是比较崇尚无为而治的,说的简单点就是什么都不管,放任国家和百姓犹如杂草一样自己生长。

可是这样的管理国家的方式显然是越来越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了,这个铁路来说,经过刘晋简单的一说,大家立即就意识到。

如果朝廷不参与进去的话,只是让私人来建造铁路、运营铁路的话,那么在有经济价值的地方,铁路可能会建很多条,而偏远的地区和边疆地区,可能就没有人愿意去修建铁路了。

这显然是不行的,铁路如此重要,朝廷还需要依靠铁路来加强对各地的掌控,同时加强各地之间的往来和交流。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