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大明镇海王 > 第2013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13章

 

“至少还差五百万两!”

李士实算了算说道:“即便是不购买头盔和铠甲,只购买武器、弓箭之类的,火枪也不买,大炮是肯定少不了的,攻城必须要用到大炮,但也要缺五百万两银子。”

“粮草之类的,我们宁国这几年年年大丰收,倒是不需要花银子去购买。”

“五百万两银子~”

“要是我没有放掉那一百万股埃及运河股票的话,随随便便卖掉几万股票来就有了。”

宁王一听,再看看桌上的报纸,更是后悔了。

“算了,先从王府的内库拿出五百万两银子出来吧,先打下了北天竺再说。”

“上千万两银子而已,整个北天竺随随便便也是可以弄回来的。”

“是,王爷!”

李士实连忙点头道。

宁国这边和大明也差不多,朝廷的钱叫国库,宁王私人的钱叫内库,就跟弘治皇帝私人的钱叫内帑一样,算是公私分明。

当然了,宁国最有钱的自然是宁王了,宁王私人的产业几乎都已经占据了宁国的各行各业了,很多时候,整个宁国都在为宁王的产业服务。

就好像奴隶贸易,虽然对外是宁国的产业,其实赚到钱都进了宁王的私人腰包,这样的好处就是宁王自己手中有钱,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会出现以前明朝的情况,皇帝穷的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刘养正,那个大明最新出现的铁路,你打听的如何了?”

谈完了组建大军讨伐北天竺的事情之后,宁王又问起铁路的事情来。

因为这是现在非常火热的话题,大明的报纸几乎都在报道相关的内容,也是将火车吹的神乎其神。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津证券交易所这里陆续上市了两条新的铁路,两条铁路都募集到了几亿两银子。

宁王想要不关注都不行。

“王爷,已经打听清楚了,我派去大明的人也是已经传回来书信。”

“火车的情况基本上和报纸上面所报道的差不多。”

“拥有强大的运载能力,一次性可以运输两千人,或者是运输超过二十万斤的货物,速度很快,每个时辰的速度可以超过80里,并且还可以日夜不停的运输,即便是晚上也可以行走。”

刘养正也是赶紧回道。

“这晚上一片漆黑,这火车也能够行走?”

宁王很是不解的说道。

“也可以~”

“因为这个火车和一般的车是不一样的,火车它在专门的事先建好的铁轨上行走,看不看得清对它的行走没有任何的影响。”

“简单的来说,就好像是一个圆珠在圆管里面行走一样,都是固定的道路,只要圆管没有堵住,白天和晚上什么的,对它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影响。”

“而且火车是在铁轨上行走,基本上是固定在铁轨上面,也不用担心会偏移、偏离的事情,所以晚上也是可以开动的。”

刘养正回道。

“一个时辰走80里,一天十二个时辰,这一天差不多就可以走上千里啊,运载能力又如此巨大,不可思议!”

宁王听完,默默算了算,也是感叹一声。

“确实是不可思议~”

“现在已经开通的京津铁路,每天都非常的火爆,有很多人就是为了体验下这个火车。”

“火车行走的时候,还非常的平稳,即便是在桌子上放一杯水都不会翻出来,坐着火车出远门就变的非常轻松。”

“所以报纸上也是将它称之为划时代的伟大发明!”

“大明天子为此还专门接见了发明火车的研究团队,给几个主要人员授予了爵位和奖励。”

刘养正郑重的点点头。

即便是没有坐过火车,可是也能够想象到火车的强大,一次性运两千人或者是二十万斤的货物,还可以日行千里,已经完全超出了这个时代人们的想象了。

“这几年,在大明有很多发明,都依托蒸汽机来的,像蒸汽耕地机,据说力气比牛还要大,耕地的速度非常快,一个人控制这样的极其,轻轻松松一天就可以开垦几十亩的田地。”

“还有蒸汽收割机,也是利用蒸汽机来收购小麦水稻,一个人一天也可以轻松的收割几十、上百亩的田地。”

“另外在大明京津地区的工厂、作坊里面,现在都开始流行使用蒸汽机,特别是纺织工厂,利用蒸汽机带动纺织机和织布机,效率非常高。”

“王爷,我们宁国地广人稀,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大力的发展蒸汽机,无论是用来种地,还是用来工厂里面,或者是修建铁路等等,这些都对我们宁国有很大的好处。”

刘养正将自己所关注的事情说了出来。

蒸汽机这东西,现在在大明本土使用比较多,但是在海外使用的并不多,天竺这里远离大明,到这里的蒸汽机就更少了,所以宁国这边对蒸汽机的关注度并不高。

毕竟在殖民时代,其实根本不需要依靠蒸汽机提高生产力也能够获得暴利,随随便便的贩卖奴隶都让宁王攒下了庞大的财富,再加上海洋贸易之类的,银子来的快、来的轻松,哪里会想着去发展技术来提高生产力。

用机器来耕地、收稻子,这机器坏了,不会修就趴窝了,还不如多买一些奴隶,只要吃饱了,奴隶就有力气干活。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