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大英公务员 > 第103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3章

 

再表达了歉意之后,艾伦威尔逊话锋一转道,“美国人不是已经松口了,愿意以德国的商业运输船抵押给苏联。昨天艾福尔也提议愿意协调,大英帝国在远东的海军力量帮助苏联完成登陆计划,当然了,全部指望我们两国,你们苏联人可能不放心,但我相信苏联在远东不是一点海上力量都没有,日本海军现在只存在于纸面上,能不能出海都是未知数。”

说句不好听的,艾伦威尔逊已经惦记上了日本联合舰队剩下的军舰,看看能不能在赔款的时候占据多一点的份额,就算英国皇家海军自己不需要,专卖也是可以的,日不落帝国到了今天,也要学会精打细算过日子。

“很难想象,大英帝国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上,具有如此的灵活性。”福尔采娃的话当中暗含讥讽,指的是正式谈判和暗箱操作,英国人表现出来的两幅面孔。

“这正是三百年来,大英帝国的生存之道,这不是坏事,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艾伦威尔逊完全把福尔采娃的话当成是夸奖,只要目的达到了,听一些不中听话的胸怀,他也是完全具备的。

“英国方面原因调配远东力量配合苏联登陆,不知道时间上可否来得及?”福尔采娃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希望艾伦威尔逊给与保证。

“这不是问题,英国在亚洲的力量,处在蒙巴顿将军的管辖当中。我正好是对英属印度的联络官。”艾伦威尔逊表示一切包在自己身上,这件事不是问题。

如果是别人,他还不敢做出这个保证,但如果这个人是蒙巴顿嘛,蒙巴顿最大的愿望就是杀到东京,让日本落到和德国一样的下场。

在暗箱操作当中,艾伦威尔逊表示英国答应,让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滚蛋,怎么处理就是苏联的事情。在正式谈判当中,经过讨价还价,英美两国的代表团,表示愿意将德国商业运输船交给苏联作为赔偿的一部分。

对日作战的问题已经出现曙光,最终斯大林在和杜鲁门、丘吉尔进行首脑会谈的时候,表示只要英美两国答应的条件具备,苏联就可以进攻日本,结束战争。

六月三十日晚上,关于波茨坦会议的第一个共识正式出炉,不过细节上略有不同。比起英美的明确态度,苏联的表态其实很有技巧,既有对对日作战的认可,又没有把话说死。

和英美两国的报道相比,苏联的表态当中故意删除了无条件投降的条款。

但表面上,这也是英美代表团,尤其是英国代表团在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值得庆祝,艾福尔已经成了英国代表团的明星,志得意满,见到艾伦威尔逊高兴的招呼道,“艾伦,这两天你干什么去了,你不知道我在谈判中的精彩表现。”

“听说了,光辉时代回来了。”艾伦威尔逊大为赞叹。

第一条共识

至于艾伦威尔逊干什么去了,仔细回忆一想他做的事情还是挺多的,除了因为对日作战的问题和苏联暗箱操作之外,好像还提及了苏联和英国现阶段同病相怜的互补性。

具体话题包括但不限于,如果英国包括法国被削弱太多,西欧以后必然会以美国马首是瞻,如果英国在和苏联重合的利益区,受到了苏联武装的威胁,必然会引来美国的协助,苏联不但达不成目的,也会让英国的势力被美国取代。

这主要是说伊朗,目前伊朗南部有英军驻扎,北部则有苏军驻扎。这也是有历史传统的,早在大英帝国和帝俄对抗的时期,就已经在伊朗划定了势力范围。

经济方面的话题也聊了聊,苏联虽然地大物博,但归根究底是一个高纬度国家。很多经济作物和资源要么没有,要么开发成本很大。这不是让人去西伯利亚种土豆就能解决的问题!

比如橡胶、和其他热带作物,苏联就无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差距抹平。英国是有热带殖民地的,只要苏联愿意付出报酬,进行贸易,这种原材料英国是愿意提供的。这对两个国家都有好处,可以迅速的从战争当中恢复过来。

至于其他什么咖啡,芒果,就算是美国也没有理由干涉英国,出口热带水果进行贸易。

好像还有一个战后恢复的想法,因为德国投降在五月,已经过了播种的季节,苏联也一直在进攻没有时间恢复农业,只要苏联愿意拿出来一定的外汇购买,大英帝国完全可以筹集一定的粮食,帮助东欧度过粮荒。

牺牲的地方艾伦威尔逊已经决定了,就牺牲英属印度,说不定粮荒出现尼赫鲁还能老实一点。至于北海道只有两个师团的小事,不仔细回忆,他都忘了自己说过没有了。

这毕竟是一个好机会,因为他说的话肯定都会转达到斯大林的耳朵当中,苏联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对斯大林有所隐瞒。

作为过气世界霸主,现在的大英帝国就是求稳,稳定大于一切,事情越少越好,这样才有时间调整政策,最终平安落地,苏联不找事,就已经是在帮助英国了,就怕苏联不安分。

只是这些话艾伦威尔逊没有办法和刚刚大出风头的艾福尔分享,只能面带笑容,衷心祝福对方,在这么重要的国际会议上找到了存在感。

碰了一杯,艾福尔兴致勃勃的说了两句便问道,“其实你也应该加入到正式谈判官的行列当中,不然也不会没有存在感了。”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