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大英公务员 > 第639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39章

 

后世在贫民窑旁边盖世界最贵住宅的印度首富安巴尼,其实就是出生在亚丁。

这里对巴伦爵士来说,有着一丝熟悉的感觉,毕竟和新德里的气候差不多,又有印度裔社区做狗腿子,就如同他还在英属印度做专员一样。

很快巴伦爵士就知道他这种若有若无的熟悉感,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因为他接到了曾经专员助理艾伦威尔逊的问好,电报中表示自己刚刚和英国驻联合国大使,亚历山大·卡多根爵士讨论了大英帝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在争得了亚历山大·卡多根爵士的首肯之下,才有了这一封电报进行问好。

哪怕实际上并没有,艾伦威尔逊只不过是借着亚历山大·卡多根的名号,增加自己的说服力。

“呃?”手持电报的巴伦解释哭笑不得,他就觉得这几天应该会有事情发生,只是不知道这种感觉从何而来,但现在这种感觉消失了。

撤军是内阁以及外交大臣决定的,但是这么撤军他当然可以自行决定。

遗留下来一些武器当然在职权范围之内,反正内阁只是给出一个框架,并没有具体的措施,具体的措施是他这个直接责任人考虑的。

因为有英属印度的经验在那,巴伦爵士已经能够感觉到,一旦英军撤离巴勒斯坦,当地很可能会爆发战争,而且从联合国的态度来看,美国和苏联的态度不变,很可能英国就要出在美国和苏联的对立面。

电报当中艾伦威尔逊还提及了巴迪亚公主的名字,表示应该和这位伊拉克摄政王的妹妹,进行一番沟通,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实际上,一些国家正在进行战争方面的准备,这一点巴伦爵士是知道的。

“这个艾伦,他是不是忘记了蒙巴顿的夫人就是犹太人。”巴伦爵士苦笑着自语。

忘记是没有忘记,不过国家利益在这,艾伦威尔逊只能这么选择。去了一趟华盛顿的艾伦威尔逊已经返回波士顿领事馆。

外交机构都是半公开的间谍所在地,艾伦威尔逊从波士顿领事馆拿到了关于,现任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麦卡锡的一些情报,关于这个人的性格、爱好以及风评,经常去什么地方,以及作息规律。

艾伦威尔逊觉得,自己最好在本次大选有结果之前,就已经和麦卡锡成了朋友。这样比较顺理成章,可以避免等到对方发迹之后在认识,好像动机不良一样。

锦上添花哪有雪中送炭令人印象深刻?等到麦卡锡气吞山河的时候,艾伦威尔逊再往上贴,所付出的精力就要大上很多了。

“领事,你对这个酒鬼感兴趣?”领事馆的秘书威克大惑不解,怎么自己的顶头上司,对一个共和党风评不佳的参议员这么热心,既不资深也没有好风评,还经常被报纸嘲笑。

威克对政治抱有浓厚兴趣,他思维敏捷,能够清楚表达头脑里的东西。像许多同事眼中的威尔士人一样,威克经常是讲的比写的好,而他又善于写作。

阅读是他的习惯,尤其是美国涉及到政治的报纸,一直都是他的最爱。在他的印象中,领事要找的这个参议员,一直都是以反面形象见报的。

尽管威克认为,麦卡锡只是在于他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合适的地点。尽管许多年轻时就一飞冲天的政客一般说来也许都是这样,但这尤其符合麦卡锡的情况。

“哦,亲爱的威克,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艾伦威尔逊笑眯眯的道,“已经成为参议员了,就不能以酒鬼来称呼,虽然他确实风评不好。早期的成功可能会被归结于运气,但政客本身就要有一个过人的长处,我相信他一定有,只不过还没有被发现。人人都有优点的,威克!”

升温的选战

其实强加思想钢印,四处挥舞着道德大棒的是民主党人,认可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一旦不在各条战线上和苏联对抗,就会造成多米诺骨牌倒塌。

这正是杜鲁门主义的主张,相反共和党属于比较务实的党派。

这和二十一世纪的共和党、民主党主张是相反的。

但是麦卡锡确实是在共和党的支持下,以对苏联软弱为由,攻击民主党的对外政策。这和共和党一直处在有孤立主义氛围有关。

而这个阶段共和党跟偏向于鼓励保守。他们的看法,除了放弃美国对于世界的义务之外,还相信应该以现实主义态度处理对东方的关系,并相信一旦外部压力消失,苏联阵营变会被内部的矛盾所拖累。

同时因为核战争的阴影,共和党更希望与苏联阵营讲和,降低冷战对抗强度。

艾森豪威尔八年的保守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以至后来有人批评他八年中丢掉的比二战中得到的还要多。这个时候共和党其实是偏现实主义的。

六十年代共和党和民主党出现基本盘互换,自然是有一系列的事情做铺垫。艾伦威尔逊觉得本年度被一片看好的杜威,败在了杜鲁门手中,就是一个导致共和党开始转变的重要因素。

哪怕在艾森豪威尔上台之后,共和党又开始回归现实主义,可种子已经种下,艾森豪威尔时期过后,共和党就彻底转变成了二十一世纪人们眼中的模样了。

当前共和党建制派的两个大佬,一个就是即将和对手开始辩论的杜威,他代表了东部的建制派,同时也是波士顿支持的候选人。而另外一个是刚刚退出总统竞选的罗伯特·塔夫脱。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