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汉道天下 > 第214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4章

 

裴潜取出随身携带的地图,铺在地上,用土块压住。

刘协单腿跪地,蹲在地图前,越看越不安。

郭图大前天晚上脱身,昨天中午便到了曹阳亭,两天一夜的时间赶了三百多里,这个速度很快。他这么急着离开,却又取道安邑,而不是直接由陕县东行,经洛阳回邺城,自然有目的。

“荀卿,何以见得郭图一定会去安邑?”

“郭图为人,最好颜面。奉命出使不成,受刑折齿,必引为奇耻大辱,非报复不可。河东卫氏,号为豪族,与袁绍有旧。郭图若欲报仇,去安邑,求救于卫氏,最易成事。”

刘协转身看着蔡琰。“有这样的事?”

蔡琰点点头,垂着眼皮。“当初我与卫氏结亲,便是由袁氏为媒。”

刘协恍然。

他一直很奇怪,陈留蔡氏虽不是一等一的世族,却也是数得上的官宦世家。蔡邕的叔父蔡质官至卫尉,蔡邕的父亲英年早逝,官做得不大,但蔡邕的母亲却是司徒袁滂之妹。蔡邕本人官不大,却是当世大儒。

他怎么会将心肝一样的女儿远嫁到河东,而且是名不见经传的卫氏。

河东无大族,河东卫氏成为世族是西晋的事,眼下的河东卫氏就是一个地方豪族,卫氏兄弟一个出仕的也没有,和陈留蔡氏根本不是一个层次。

如果没有人做媒,这桩婚事根本不可能出现。

原来是袁氏出面。

蔡琰没有直接说是袁氏的哪个人,但这个不重要。

袁隗等人都被杀了,袁氏的人脉都归袁绍所有。卫氏要报答袁氏,答应郭图的可能性极大。

如果郭图再说蔡琰就在他身边,卫氏更没有拒绝的理由。

大意了。

杨彪、田芬有危险,河东可能会出事。

刘协心里很恼火,但是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着急解决不了问题,后悔也无药可知,现在能做的就是想办法补救。

“荀卿可有解决之道?”

荀攸却上下打量了蔡琰两眼。“敢问陛下,这莫不是……蔡伯喈女?”

蔡琰欠身施礼。“陈留蔡琰,见过荀君。”

荀攸点点头,还了一礼。“夫人在河东时,可知卫固其人?”

“卫固好为游侠,武断乡曲,常有犯法之事。卫氏族中长老虽有训斥,却无可奈何。”

荀攸转头看向刘协。“陛下,郭图此去河东,必寻卫固,诱以官爵。阻拦怕是来不及,不如将计就计,拖住郭图,先解上党之危。”

刘协心中一动,便明白了荀攸的意思。

郭图含恨而去,一心报复,绝不会满足在于河东搞事,上党更关键。

卫氏再有实力,毕竟只是地方豪强,有上千的私人部曲便是极限。面对大军,卫氏坚持不了太久。可若是袁绍派人取上党,再率上党之兵增援河东,情况就不一样了。

钟繇刚到上党,下车伊始,毫无根基。论对上党人的影响力,他远远不如门生故吏遍天下的袁氏。袁绍一纸书到,钟繇很可能就被人绑了。

既然河东之乱不可避免,不如先放一放,让他嚣张几天,等控制了上党之后,再回头收拾他。

等几天,还能看看河东人心,给那些心向袁氏的人一个跳出来的机会,一起收拾了。

荀攸几句话,就展示了他从战略到战术的过人眼光,也显示了他的诚意。

“甚好。”刘协欣慰地看着荀攸。“蜀郡太守做不成,你就改任侍中,随朕到河东走一遭吧。”

荀攸一直在打量刘协的脸色,见刘协从容不迫,迅速做出决断,心中大为满意。

看来杨奉所言不虚,天子身负天命,是难得的奇才。

如果大汉还有中兴的机会,必是眼前少年。

相比之下,袁绍、曹操都望尘莫及,袁术、刘表更不值一提。

“唯。”荀攸躬身施礼。

惺惺相惜

蔡琰很无奈。

天子刚刚还接受了她的建议,要谨慎对待。眼睛一转,就对荀攸坦诚相待,引为近臣。

这未免有些草率。

趁着荀攸去洗漱、更衣,领取印绶,蔡琰委婉的提醒刘协不要轻信于人。

刘协无声地笑了。

“令史与荀攸不熟,有些担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虽不敢说荀攸是毫无保留,但他想效忠朝廷,搏一把前程,却是可以确定的。若非如此,他又何必提醒上党之危?”

“陛下熟悉荀攸?”

“略知一二。”刘协想了想,又道:“你回头查一查,是谁辟召荀攸为吏,又推举他为官的。”

“唯。”见刘协胸有成竹,蔡琰没有再多说。“陛下,最近案牍增多,竹木简供应不及,需少府增加人手,有时伐竹木制简。”

“很急么?”

“很急。”蔡琰晃了晃手里的竹简。天子刚刚与荀攸讨论形势,她又记了一大卷。“除了起居注、会议记录,还有大量抄送公卿的副本要写。即使副本收回后可以削去再写,也需要人手来处理……”

看着絮絮叼叼地说个不停的蔡琰,刘协也有点无奈。

竹木简成本高,又笨重,是个很现实的限制。

“先坚持两天,或者到营里招募一些不识字的妇人帮忙处理回收的简,等到了河东,想办法建纸坊造纸。总是捧着一大卷简跟着,朕怕你这手将来会落下病根。”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