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汉道天下 > 第773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73章

 

在刘协到达关中之后,就有人提过,天子不必回洛阳,可以在关中建都。

刘协没有立刻给出答复,借势进行深入调研,对之前的度田成果进行复验。

他对司徒赵温不是很信得过。

赵温老了,不复年轻时的豪迈和勇气,很多事情做得很敷衍。后患不小。

这是老臣们的通病,谨慎有余,开拓不足。

罢免大司农张义,越级提拔少壮派刘巴,就是希望能有所触动。

“关中能供养的户口有限。”诸葛亮列举了一串数字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南有秦岭阻隔,益州的钱粮运到关中的代价太大。东有砥柱之险,山东的钱粮也很难西运。从长远来看,关中只能做为陪都,不能做国都。”

刘协点点头,又道:“但定都洛阳的弊端也很明显,太安逸了,朝臣的心态迟早会发生变化。”

诸葛亮表示赞同。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没有完美的答案。

可是就当前而言,关中的户口还远远没有到达可以承受的上限,这个问题还没有到必须面对的时候,他们可以慢慢研究。

有郎中来报。“陛下,大司农刘巴求见。”

“请他进来。”刘协说道,想了想,又道:“孔明,你去迎一下。”

“唯。”诸葛亮应了,快步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功夫,诸葛亮和刘巴并肩走了进来,有说有笑。刘巴来到刘协面前,躬身施礼完毕,直接说道:“陛下,臣冒昧,敢请孔明为丞。”

刘协微微一笑。“你的确太冒昧了。”

刘巴也笑了。“臣自知冒昧,但不能不试一试。如此聪明而务实的年轻人太少了。之前的大司农丞程壹虽然务实,却不够聪明,一门心思只在屯田。遇事也不知忍让,一味硬抗。虽然没错,毕竟耽误了正事。”

刘协眉梢轻扬,暗自赞叹刘巴有识人之明。

诸葛亮的高明之处不仅在智商,更在情商。他能让被他收拾过的人都没有怨言,反对他敬佩有加。即使是骄傲如关羽,也被他顺着毛撸得眉开眼笑,这一点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朕可以让他去见习,却不能让他担任大司农丞。”

“见习也行,不如就让他做户曹尚书吧,臣以后的公务就与他交接。”

刘协哭笑不得。

少壮派有干劲,却也特别自信,一点也不把自己当外人。

朕身边的人如何安排,还要你来说三道四?

诸葛亮的确很适合做户曹尚书,但他不仅仅能做户曹尚书,朕对他有更高的期许。再说了,现在的户曹尚书做得也不错,总不能因为不满你的意就撤了吧。

刘协示意赐座,让刘巴坐下说话。

刘巴谢了恩,随即取出一些账本,开始汇报眼下关中的各项事务,以屯田为主,包括水利、桑田、牧业、渔业、运输,林林总总。

账本是为刘协准备的,刘巴根本不用看,大量的数字张口就来,刘协连翻都来不及翻,不得不多次打断刘巴,让他慢一点。

在刘巴汇报工作的时候,不断有郎官来汇报有人求见。等刘巴说完,殿外已经有十来批人候着。

刘巴视而不见,泰然自若地对刘协说道:“陛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臣一并回答。”

刘协点点头,将手中的账本合上。“具体的数字,朕会安排人核实,明日再找你商议。你先说说荆州来的丝帛是怎么回事,又准备如何处理。”

“唯。”刘巴从另一个袖子里掏出一卷纸,送到刘协面前。“这是最近几个月从武关来的荆州商人及丝织品等级、数量,臣已经命人全部扣押,准备统一收购,以免他们各自为战,扰动价格。”

刘协接过纸卷,迅速扫了一眼,随即皱起了眉头。

名单中的一大半是南阳大户,剩下的一小半是南郡大户,以襄阳周边的为主。除此两项之外,只有零星几个,数量也很有限。

“这是荆州的商户?”

“南阳是荆州第一大郡,户口占南阳之半,商户多也是正常。这两年南阳无战事,物阜民丰。”

刘协立刻听出了刘巴的言外之意。“既然南阳这两年物阜民丰,为什么给朝廷赋税却少得可怜?”

刘巴笑笑。“南阳是帝乡,又有很多功臣之后,不用交税。所以,臣打算借此机会收点商税。”

与民争利

刘协很不高兴,对丁冲很失望。

丁冲这两年在南阳施政有声有色,维护了南阳的稳定,成功的压制住了张济及其麾下的西凉兵,没让他们惹出事来,在民间的口碑也很不错。

但现在看来,丁冲的口碑之所以不错,和他对大族的绥靖政策有很大关系。

南阳太平,张济过得很舒服,南阳大族过得也很舒服,丁冲本人过得更舒服,朝廷却没得到任何好处,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

这样的丁冲显然不能让刘协满意。

“南阳能收多少商税?”刘协压制着心中不快,翻看着那份清单。“他们连最基本的赋税都不肯交,还肯交商税?”

“南阳户口众多,粮食的数量并不充裕,再加上之前的成制,突然强行征收赋税,必然导致大族反对,甚至生出民变。骠骑将军麾下的西凉兵虽然善战,却很难约束,误伤在所难免。商税则不同,南阳大族虽多,却不是每个大族都经商,经商的规模也非常有限。征收商税,影响到的人也就有限。”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