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汉道天下 > 第906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06章

 

他对朝廷有所怀疑。

陆俊是陆康的长子。陆康被孙策攻破庐江后,回到吴郡,没到半年就病死了。当时朝廷还在长安,感于陆康忠义,拜陆俊为郎。

但陆俊的仕途并不顺利,这么多年了,依然还是个普通的郎官。

面对这个现实,陆议难免会有些想法。

不管他说得有多好听,陆俊沉滞不能升迁,虞翻却一跃成为讲武堂祭酒,很难让人不怀疑朝廷的用人思路。

在儒学思想中,朝廷的用人思路就是治乱根源,甚至是唯一因素。

刘协不知道陆俊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是个普通郎官,但他相信,这大概率是陆俊本人的问题,而不是有人故意针对他。

从华阴之战开始,他就不断的有新举措出台,但凡有点本事,而又不甘于平庸的人,大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或是从军征战,而是去地方为官,再不济,也可以到军中做教习。

如果这些都不肯做,或者做不成,那他想升迁就太难了,基本不可能。想凭借资历得到升迁,本来就不是郎官升迁的主流方式。

以前是靠家世、人脉,现在是靠实力。

所以刘协觉得,陆俊迟迟无法升迁,应该是陆俊本人的问题居多。

但他没有明说。

这个答案,还是让陆议自己去发现更好。

刘协最后向他们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能去参加郎官、散骑的考试,入宫为郎、散骑,或者去考讲武堂也行。

三人答应了。

他们都是聪明人,自然看得出天子对他们很满意,所谓考试只是走个流程而已,基本没什么问题。

畅谈了一番后,刘协与胡综三人告辞,返回书坊。

他打算在书坊吃个晚饭,然后回城。

“孔明,你觉得这三人如何?”

“都是一时之选。”

“你最看好谁?”

“陆议。”

“为何?”

“能忍,又不违众。”

刘协转头看看诸葛亮,放声大笑。

宁缺勿滥

本质上,诸葛亮和陆议是一类人。

能忍耐,更善于捕捉机会。

只能忍,却不善于捕足机会,只是空耗岁月,过于消极。

只知道抓住机会就不放,却不知忍耐,则近乎盲动,甚至误入歧途,错过真正的机会。

只有两者兼得,才能在机会来临时紧紧抓住,并一举成功。

诸葛亮、陆议能成为《三国志》中除君主以外唯二单独列传的人,与他们这样的品质有很大的关系。

这是真正的栋梁之才。

可若是不能在他们的世界观尚未成形的时候就给予正确的引导,他们也会成为历史前进的障碍。

他们有这样的能力。

如果说诸葛亮对后世的影响更多的是个人威望,陆议的影响则更实际,江东大族的强大不仅间接导致了吴国的覆灭,也对后来的东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反,如果能将这两个年轻人调教成新政的支持者和执行者,一代人就稳了,他也就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

刘协心情很好,回到书坊时脚步轻快。

唐夫人正送许靖的妻子刘氏出来,见此情景,不禁抿嘴一笑。

刘氏与刘协行了礼,匆匆告别而去。两个力强力壮的女子跟在她后面,手里各提着一个包袱,沉甸甸地。

“看来陛下今日收获颇丰,心情不错。”唐夫人说道。

刘协嘿嘿笑了两声。能将陆议,而且还是刚刚十六岁的陆议收入囊中,他的心情的确不错。

“你认识许文休的夫人?”

“汝南、颍川相临,真要叙起来,十有八九都是亲戚。”唐夫人有些漫不经心地说道:“许文休还在矜持,他的夫人却是对我书坊动心很久了。陛下应了他们,她就来我书坊里联络,想在坊中找份事做。”

“至于么?”刘协不太敢相信。

许靖也是有身份的人,他的夫人这么急着要来书坊做事?

“长安米贵,太学更贵。他们流落江湖多年,漂泊万里,一点积蓄早就用光了。许文休虽是书生,却是个重义之人,常常接济亲友,宁肯自己饿肚子。陛下在他家里没有发现婢女、仆人吧?”

刘协仔细想了想。“还真没有。”

“早就用不起了,如今是夫人下厨浆洗,小儿为奔走之事。”

刘协大受震撼。

他刚才与许靖相见,许靖或许有些迂腐,却没有因为他是天子就卑躬曲膝,他是真没看出来许靖居然穷得这样了。

其实在此之前,诸葛亮就提醒过他。

许靖很穷,如果没有客,绝不会沽酒买肉。

“穷而不滥,倒是个有气节的人。”

“读书人固多大言,但有气节的人也的确不少。”唐夫人淡淡地说道:“所以有时候他们就算说得难听些,我也不会恨他们。”

“嫂嫂也是女中豪杰,论气节,不让读书人。”

唐夫人白了刘协一眼。“陛下慎言,免得增我罪孽。”

刘协忍不住一笑,与唐夫人一起进了屋。

晚餐已经准备好了,董宛、宋都正忙着摆布餐具,见刘协进来,迎了过来。刘协张开双臂,正准备来个左拥右抱,她们却绕过刘协,迎向马云禄和吕小环。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