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汉道天下 > 第1305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05章

 

他语重心长的说道:“文字并不能打败敌人,武器才能。你们进讲武堂学习,一定要牢牢的记住这一点,不要忘了自己的使命,舍本逐末,弃实务虚,沦为咬文嚼字的博士。”

虞翻有点尴尬,一旁的教师们也面面相觑,惭愧的低下了头。

天子这句话与其是说给新生们听的,不如说是说给他们听的。

最近讲武堂的风气是有些偏颇,将太多的精力用于辨析古文经义上,反倒疏忽了军械、战法等实务的研究。特别是军械,自从黄月英、甄宓等人陆续离职,军械的研究就停滞不前。

刘协站了起来,缓缓下堂,来到孩子们中间,侃侃而谈。

“朝廷建太学诸堂,教化天下学子,唯独讲武堂不在太学,为何?因为诸般学术之中,武学、兵学有着其特殊性。论历史之深远,就连禽兽都知道生存必有武备,是以牛马善跑,狮虎善扑,各有其长,儒道墨法又在何处?论意义之重大,不论是以戈止战,还是以戈为本,都说明了戈的不可或缺。可是这些,都不是武学与其他学问最大的区别。”

刘协停住脚步,环顾四周。“谁能告诉我,武学与其他学问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堂上、堂下一片死寂,没人敢轻易发言。

过了一会儿,正当刘协准备揭晓答案的时候,堂上的孙尚香突然举起手。

“陛下,我知道。”

刘协有些诧异地看向孙尚香,点头以示鼓励。“你说。”

“会死人。”孙尚香大声说道:“会死很多人。”

有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孙尚香却一脸严肃,目不转睛地看着刘协。

刘协也笑了,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武学与其他学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会死人,而且会死很多人。其他学问论讲,就算是错了,也不过一时偏颇,或者浪费些钱财。可是武学论的是兵,关乎生死存亡,大意不得。孙子兵法开篇就说得明白: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他抬起目光,看向堂上的讲武堂教师们。“这句话,很多人都能倒背如流,即使他们未必是将领。可是又有几个人真正理解了孙子这么做的意义,有几个想过,如果学习兵法时敷衍了事,满足于文字,而不是实事求是,将来会死人,而且会死很多人?”

他幽幽地说道:“读兵书,学兵法,一定要入心,不能停留在纸上。纸上谈兵是要出大事的,轻则丧身,重则亡国。这,就是今天要与诸君分享的第一句话。”

雏凤新声

堂上是虞翻及讲武堂的教师,是刘协倚重的臂膀。

堂下是新入学的学子,是刘协寄予厚望的未来。

刘协敞开了胸怀,将自己对军事力量的理解和期望和盘托出。

他要阐述的观点主要有两个:

一是武力不可或缺。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这句话不仅要挂在嘴上,更在刻在心里,更不宜有所偏颇。

二是武力应该用来保护更多的利益,而不能变成少部分人的工具。以前武士来自于贵族,只保护贵族的利益。如今的将士来自于普通百姓,自然应该保护普通百姓的利益。

想让百姓组成的将士保护个别权贵的私利,与百姓为敌,如抱薪救火,于情不合,于理不通,也不可能。勉强行之,必然反噬。

这一点,他有成功的实践经验。

他能逆转局势,就是得到了并凉精锐的支持。而他之所以能得到并凉精锐的支持,就是他与普通的并凉人同甘苦,共命运。

百年羌乱之源,转换成江山永固之本,就在一念之间。

为了这次讲述,刘协花了大量的心思准备,想办法夹带私货,就差将“人民子弟兵”五个字刻在脸上。

之所以没有那么直白的说出来,还是因为眼下的时机没有成熟。

拥有全国大半人口的关东教化刚刚铺开,还没有看到真正的成果。百姓识字率有限,朝廷和百姓之间还隔着士大夫阶层。推进太快,用力过猛,会让实力更强的士大夫阶层心生警惕,进而产生消极情绪,甚至从中作梗。

要等上年,教化有了成果,年轻人基本都识字,士大夫的主体发生改变,对朝廷有了认同感,再提这个概念才会水到渠成。

万事开头难,不能急。

只要方向对了,坚持走下去,该有的总会有。

堂下的少年们如一张白纸,任刘协涂抹。堂上的教师们却有些震惊。

他们原本以为是天子对他们最近的学风不满,现在才知道,是他们的思路一直没有跟上天子的步伐,以至于天子产生了忧患,要借这次机会来敲打他们。

这节课与其说是给新招收的学员讲的,不如说是给他们讲的。

能进讲武堂做教师的,本就不是迂腐之辈,也比一般的读书人务实得多。对天子的观点,他们迅速的捕捉到了要点,领会了其中的深意。

以民为本,这个提法并无新意,天子只是又向前迈了一步,将民这个概念进行了拓展。

百姓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百姓,而是指所有的民众。

理论上,这就是天子以外的所有人。

没毛病。

本该如此。

就算是堂上坐的教师,又有几个是真正的贵族呢。除却那些远古的传说,大多数人往上数几代,都是庶民,在血统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倒是有人来自凉州,多少带点羌胡血统。若非天子推行教化,他们连进入讲武堂的机会都没有。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