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汉道天下 > 第1382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82章

 

“说。”刘协收回目光,淡淡地说道。

“流放人员逃归,有法可依,有例可循,只是稍有不同。之前流放,再远也是大汉疆域以内。虽然辛苦,却无身处蛮夷之难。如今陛下开拓海外,流放者与蛮夷混居,身之苦外,又有心难,故而有人不能坚持,想方设法逃归,也是预料之中的事。从司空所言来看,归之人也是以妇孺为主,少壮者不多。”

杨彪顿了顿,刘协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杨彪,端起茶杯,浅浅地呷了一口。

杨彪无奈,只得接着说道:“是以臣冒昧,恳请陛下体恤妇孺,法外开恩,从轻发落。中平以来,战乱纷争近二十年,百姓伤亡以千万计,户口凋零,新坟累累。如今陛下开新政,复大汉,体恤百姓,宜从此起。”

杨彪说完,再拜,伏地不起。

周忠没说话,甚至连头都不敢动一下,却在心底感激杨彪。

堂上堂下这么多人,没有人敢为他发声,只要杨彪站出来,不愧是共进退的同志。

刘协放下茶杯,嚼着嘴里的茶叶,轻笑了一声。

“司徒,你不会忘了这些人都是谁了吧?他们不是战乱的受害者,而是战乱的始作俑者。你让朕施恩于他们,那因他们而死的百姓,又该如何?”

杨彪再拜。“陛下,他们不是始作俑者,只是始作俑者的家属,一些妇孺而已。”

“是妇孺,更是始作俑者的家眷,否则他们又怎么会流放海外。司徒不会觉得他们委屈,是朝廷伤及无辜吧?”

杨彪连忙俯首谢罪。“臣岂敢。臣并非认为他们无辜,只是觉得他们并非主犯,可从轻发落。上天有好生之仁,法虽已定,施行在人,陛下……”

刘协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杨彪。“你说的这施行在人之人,究竟是谁?是朕,还是司空,又或者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

杨彪语塞。

这个问题的确不好回答。

如果说开恩的权利在皇帝,那政归三公就无从谈起。如果说权利在司空或者某个人,那法还有什么标准可言?谁职位高就听谁的?

刘协站了起来,负手于身后,走过周忠、杨彪身边,低头看了他们一眼,又抬头看向其他人,缓步而行。

“朕也不敏,蒙诸君不弃,追随左右。三公教诲,时时在耳,不敢须臾有忘。有意学步圣贤,委政三公,垂拱而治。只是今日一见,着实令朕失望。”

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来到廷尉宣播面前。

“宣卿。”

宣播连忙起身拜倒。“臣在。”

“廷尉乃是行法之地,卿此次审理此案,条理清晰,判断准确,朕甚是满意。”

宣播心中欢喜,脸上却不敢露出分毫,连忙叩首道:“陛下谬赞,臣不敢当。此案复杂,拖延日久,能于年前审决,除了大鸿胪及州郡配合外,廷尉上下一心,非臣一人之功。”

“嗯,廷尉上下辛苦,稍后自有奖赏。你且为朕解答一个疑惑。”

“臣岂敢,请陛下直言。”

“此次犯法的人被流放海外,是不是罪有应得?”

宣播愣了一下,随即说道:“是,他们都罪有应得。若非陛下仁慈,他们当族诛才对。”

“那他们从海外逃归,是不是抗诏,当不当诛?”

宣播不假思索。“抗诏属实,当诛。”

“既然廷尉都觉得他们罪有应得,抗诏当诛,想必司徒、司空也是知道的。那他们为犯人求情,又是出于什么用心?”

刘协转身看着跪在地上的杨彪、周忠,幽幽地说道:“或者朕说得简单些,如此这些人不是当地世族,司徒、司空还会为他们求情吗?”

宣播当场被吓出一身冷汗。

天子这是指责司徒、司空结党,而且是和有叛逆大罪的关东士族结党啊。

他怎么敢接这样的话?

刘协盯着宣播,眼神渐冷。“你也觉得是朕过于严苛?”

宣播打了个激零,突然清醒过来。“陛下,恕臣斗胆。”

“恕你无罪。”

“臣以为,司徒、司空为犯人求情,未必是因为他们都是当地士族,只是出于恻隐之心。虽说犯人罪有应得,但首恶已诛,胁从妇孺虽有罪,不至死。司徒、司空眼见多年战乱,伤亡以千万至,为生民请命,也是可以理解的。”

刘协寒声道:“那就是朕错了?”

宣播再拜,头磕得地板咚咚响。“陛下也没错。治国当依法,若人人师心自用,必然以私害公,百姓无从所适。是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大族触刑,亦当与寒族无异,不可有所偏颇。”

刘协眉梢轻扬。“那依你之见,又当如何判决?”

宣播汗如浆出,地板上湿了一大块。“无他,法内开恩尔。”

“法内开恩?”

“是的,法外开恩为枉法,法内开恩则为人心。在法令之内,从轻发落,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杀戮。”宣播吸了一口气,又道:“臣大胆臆测,司徒、司空想必也是如此想。”

刘协回头瞅了一眼杨彪、周忠,又道:“那你倒是说说,这法内开恩又是如何做法?”

宣播长出一口气,杨彪、周忠也松了一口气。

宣播随即提出了自己的处理意见。

刘氏等主谋肯定是非杀不可,否则有纵容之嫌,将来会有更多的人想逃回中原。但跟着一起逃回来的人则不必杀,再次流放即可,甚至可以流放得更远一些,让他们想逃都逃不回来。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