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汉道天下 > 第1437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37章

 

货多钱少,富户就藏钱牟利,导致市面上流通的钱更少,物价一跌再跌,手里没有闲钱的百姓遭受两重盘剥,经济也越发崩坏。

所以如何多铸钱,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一直是朝廷想解决的事。即使是董卓当政时,也曾考虑解决这个问题,只不过他的办法太低级,不仅没能解决问题,反而引发了更多的问题。

如今西域商路复通,丝绸等贵重物品换来了大量的黄金,铸金币来解决钱荒自然而然的提上了日程。大司农刘巴是首倡者,也是积极推动者,皇后利用手里的大量黄金铸币,也是在刘协的安排下进行的,厌胜钱只是验证铸币技术的一个成果而已。

铸钱权必须控制在朝廷手中,这是刘协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考虑到目前的形势,他打算将这个范围进一步缩小,控制在他和皇后的手中。将来他西征,皇后留守中原,就可以通过铸币来调节经济。

在可预见的将来,他还要去寻找著名的黄金产地,将黄金储备控制在手中。

钻石是虚幻的,黄金却是真正的硬通货,永不过时。

作为主管民生的司徒,杨彪自然清楚铸金币的意义。他已经和刘巴多次讨论过这个问题,为此还研究了希腊、罗马的币制,只是没想到天子先行一步,已经解决了铸金币的技术问题。看着手中精美的厌胜金钱,他顿时觉得从西域来的希腊金币、罗马金币太简陋了。

论审美,还是大汉更胜一筹,不是那些西域蛮夷能比的。

“金币上,要为王者造像吗?”杨彪轻声问道。

“司徒以为呢?”

杨彪沉吟片刻。“臣以为不妥,不如印年号。”

刘协也觉得在钱币上印头像不妥。一是这个时代的铸币技术毕竟还没精良到那个地步,铸出来的头像其实很写意,根本看不出是谁。二是这个时代并不习惯为活人造像,除非是特殊情况。

比如云台绘制功臣画像。

但云台是皇宫里的重要场所,有着极高的政治意义。货币却是钱,要在市面流通,被无数人把玩。在货币上面造像,对讲究身份、礼仪的汉人来说,有不敬之嫌。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都没有在货币上为王者造像的习惯。

基于这种心理,在一开始,刘协就不赞成希腊、罗马的那种方案。

他对个人崇拜也没什么兴趣。

用年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两人说得投机,又将大司农刘巴请了过来,围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商量。

皇后伏寿见状,识机的便人设席,让杨彪、刘巴宽坐,自己则主动招呼荀文倩等人,与杨彪、张济等人的夫人聊天,接受其他官员家眷的敬酒,拉近感情,营造亲民的形象。

守岁要守一夜,时间很长,太严肃了会让人无趣,坚持不了太久。

上行下效,见天子与公卿如此放松,其他官员们也轻松了许多,成群的聚在一起,互相寒暄,说些家常里短,或者讨论评析诗赋。

赵爽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除了不断有人找他讨论学术问题,更有权贵的家眷派人问话,婉转些的邀请年后去做客,宣讲他的发现,直接些的问他有没有婚配。

赵爽不太擅长应对这些局面,只能向虞翻请教。

虞翻却很直接。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请你去讲学,你就去。既能宣传你的学术发现,推广天子重学的理念,又能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想将女儿嫁给你的,你也没必要遮遮掩掩。年龄到了,婚姻是必然之事,能挑一个四德俱备的佳妇也是人生一快。

于公于私,这都是好事,没有拒绝的道理。

赵爽年轻,一向信服虞翻,见虞翻这么说,便也放下心理负担,从容与人讨论。

孙尚香坐在虞翻背后,偷笑道:“先生,这一次,我江东算是名扬天下了吧?”

虞翻睨了她一眼,又看看陆议。“还不够。等你们去了西域,立下大功,才算是真的名扬天下。小子,记住,现在的天下可不仅仅是四海之内,还要将四海都包括在内。”

孙尚香眉毛一挑,嘻嘻一声轻笑。“先生不愧是狂士,好大的志向。”

与狼共舞

陆议轻咳一声。“先生,我想改名。”

虞翻有些不解。“好端端的,改什么名?”

“我去西域之后,怕是不能多发议论,欲改名以正心志。”

虞翻想了想,觉得有理。

按照计划,陆议、孙尚香很快就要起程去西域,负责情报收集、处理等事务,为天子西征做准备。这样的工作的确不太合适高谈阔论,需要低调隐秘。

汉人讲究名正言顺,取名字本身就是一种态度,陆议想改名也没什么奇怪的。

“你想改什么名?”

“还没想好,先生能否赐名?”

虞翻沉吟片刻,端起酒杯。“你们跟我来,我去请天子为你赐名。”

陆议、孙尚香互相看看,会心而笑,又有些无奈。

虞翻不愧是狂士,什么时候都不忘表现江东人的与众不同,和平时对他们的教诲截然相反。作为即将投身于情报事业的两人来说,不是很能认同,却又无法拒绝。

两人端起酒杯,跟着虞翻起身,直奔御座。

众人一看,不禁发笑。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