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重生之卷成富二代[九零] > 第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节

 

要是真能在那附近买套房子是真不错,如果还有熟人搭伴就更好了,至少不用太担心安全问题。

可这种重点中学附近,房子肯定便宜不了吧……宋熙文问出了心里的担心。

“学校正当门那条街上的房子是挺贵,附近也有不少租房念书的学生,”姜霍说,“但只要走10来分钟,拐到另一条街上,价格马上就下来了,叔叔阿姨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去那边看看,说不定能相到中意的。”

这时候虽然也有陪读家庭,但数量并不大,所以玉山中学附近的房价虽然被炒起来一点,但只要稍微离远点,就又回到了正常区间,喊不起价了。

郭妍连连点头:“行,明天我去问问你妈具体什么情况,要是咱们两家真能买在一起,那也不错。”

宋家的条件不差,存款也有一些,不过作为厂里的第一号技术大牛,姜家的条件更好些,姜霍的爸爸姜成敏时不时还能作为骨干专家参加一些省里的大项目,各项补助和外块可不少挣,要是真想买套读书的房子,比她们家还要轻松。

见事情说定,宋轻予的神情也瞬间轻快起来,非常赞赏的拍拍发小的肩,感谢他带来这么一个重大利好消息。

甚至连之前那些叫她焦头烂额的公式,看起来都忽然顺眼了不少——要不是考上了那所重点高中,她还真没能力说动父母在那边买房。

那可是玉山中学附近的房产啊!就算隔着两条街,也是绝对的核心地带,等到若干年后,江山市最贵的,就是那附近的房子了!

一想起自己富二代的幸福生活即将来到,宋轻予的嘴巴,笑得都差点直接裂开。

晚上八点多钟,姜霍的妈妈霍丽才回来,说是她们家老姜还在加班,说不得要凌晨才能回来。

几个大人又寒暄几句,郭妍顺便就问起房子的事情。

“你们也想在玉山中学边上买房?”霍丽一下子就笑起来,“这感情好了呀,我劝了我们家老姜好久了,我是觉得那边地段好,要是真买一套,以后肯定能赚。”

霍丽是厂里的财务,对于钱数方面的事情最是敏感,她的话,比宋轻予的话更有说服力。

听到霍丽都这么说,夫妻两个是真正动了心思,甚至开始盘算着手里的钱,够不够在那边买一套房子的。

“够的,肯定够,”霍丽毫不犹豫的说,“那边以前叫华侨街,街上好些人都有海外关系,现在政策放松,好几户人家都准备出国,现在都在卖房子呢。”

因为走得急,房子也卖得便宜——主要那种临街的2层小院,又是常年没有修缮的,对如今的人来说,可远远比不得商品楼有吸引力。

听说均价也就2000来块钱一套,旁边宋轻予都惊呆了。

她刚才已经打听到她爸手里能用的钱数了——足足5000块,都能买两套还有剩了!

再一仔细打听其他东西的物价,她产生了一种古怪的割裂感:一套房子才这么点钱,然而百货公司里的大电视洗衣机,甚至是一块手表,都动辄一两千,要是想买外国货,甚至能抵两三套房子的价格。

“不是正常的嘛,”她妈还觉得女儿大惊小怪,“结婚三大件家家都要买,可房子不一样,熬几年单位总能分一套房,没必要在这上头多花钱。”

其实另外几个大人想法也差不多,他们之所以愿意在玉山中学附近买房,主要还是为了孩子上学方便,至于未来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收益,纯粹就是附带而已。

霍丽和郭妍两人约好周末的时候一起去看房子,才带着儿子告辞,回家睡觉洗漱去了。

经历了一天大起大伏,还有题目的连环轰炸,宋轻予也有些累了,泡了一个热水脚以后,她就直接上床,可躺在床上,听着吊扇的嗡嗡作响声,她又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担心眼睛一闭再睁开,发现这一切其实就是个梦。

她翻得烦了,干脆坐起身,扭开台灯,顺便翻了一下自己以前的语文教材。

翻着翻着,宋轻予心里的石头,又更沉重了。

读书的时候,她的语文成绩一直不错,跟怎么都学不懂的数学不一样,语文好像压根没费什么功夫,轻轻松松就能拿个高分。

可是,这全是重生之前的事。

语文说起来是一门玄学,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有条理的知识框架,但其实也有不少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以及得分的必要话术。

作文也是,一篇工工整整,在考试中轻松就能拿下高分的优秀应试作文,也会根据文章类型有各种常用的框架,以及应试策略。

可这些东西,宋轻予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她觉得自己的脑子就跟一张白纸一样,不但词语格外匮乏,而且错字病句连篇,唯一还有点印象的只有“六要素”,除此之外,一篇文章该从什么角度分析,有哪些修辞手法,怎么抓关键点和概括中心思想——对不起,全还给老师了。

果然,高三生才是人类脑力的巅峰,而一个精神麻木,日常休息全靠刷短视频的社畜,智力大概更接近于幼儿园水平。

她用力的拿书敲了一下脑袋,恨不得把书上的文字直接砸进脑子里。

可惜,除了有点疼以外,什么用处都没有。

宋轻予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然后在满满的忧虑中,终于彻底沉入了梦乡。

只不过就连在梦里,她也逃不过书山学海的追捕,那些扭曲变形,看着奇形怪状的公式和大段大段的文字,就像海浪一样,直接朝她砸了过来。

就在被砸上的那一刻,宋轻予瞬间清醒过来,她睁圆着眼睛,环视了一圈年少时候的卧室,舒了口气,有庆幸,也多少有点沉重。

这时候天才蒙蒙亮,多半人还在睡梦中,也有些上早班的人家里开始了锅碗瓢盆的鸣奏,空气里飘着一股淡淡的蒸馒头的香味。

可能是刚才那个梦太过骇人,宋轻予这时候睡意全无,怀着山大的压力,直接翻开了初中语文课本,开始背诵起各种文学常识,课文的必背段落还有古诗词。

半个小时后,感觉到脑子活络起来,她才放下初中课本,拿起小学语文书,从最简单的语句分析补起。

幸好她小学的时候是个乖乖牌,笔记做得整整齐齐,尤其是老师课堂上补充的内容几乎一点不落,才让她很顺利的把知识点一个个捡了起来。

这些东西宋轻予倒不急着背,这其实就类似于姜霍说数学公式没必要背一样,只要把几个基本概念理清楚,找好分析的角度,再把阅卷老师最喜欢的话术用熟,阅读理解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

语文就这点好,绝大多数框架在小学就已经打好,进入初中高中以后,除了分析能力和思想阅历的增长,其他绝大多数都是吃小学的老本,比数学可简单多了——当然这纯粹出于一个数学学渣的个人感慨,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认认真真看了一遍自己小学时候的笔记,宋轻予又把重点一条条摘抄出来,然后开始做她之前没有做完的教辅资料,而且只挑阅读理解写。

头几题写得她很不满意,一边摇头一边对参考答案,再把答案的关键语句圈出来,重新分析,努力记忆,试图让已经变得苍白而贫瘠的脑子,重新丰富起来。

写了半个小时的阅读理解,她又开始分析作文框架,这块内容没什么有参考价值的笔记,以前能打高分全凭着扎实的功底和本能,但是现在,功底废了本能跑了,宋轻予只能拿出一本中学生作文大全,根据作文题材一篇篇剥茧抽丝,重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框架和素材库。

语文是个慢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