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重生之卷成富二代[九零] > 第6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9节

 

至于以前那个老板,既舍不得料,也不愿意做生产线升级,只想着靠酒桌上的关系维系订单,丢掉这个生意纯粹活该。

别说这个单子了,宋熙文估摸着只要他的产品合格,还有好几?个之前被上一家?老板丢掉的订单,他说不定也有希望争取,只要能争取来其中?的三分之一,年内他的投资应该就能回本。

听?说宋熙文准备自己开厂子,姜工还在电话里开玩笑说,要是他真能把生意做大,自己也愿意过?来给宋熙文打工,他对工资没什么要求,唯一想要的就是足够的实验经费。

听?得出来,姜工在那个工厂待得也并?不是十分开心:工资确实是以前的好几?倍,可那个私人老板对于研发同样不太重视,总觉得新一代产品出来,要是不狠狠卖个五六七八年就是亏了,至于对下一代产品的研发,做还是做的,但给钱给得抠抠搜搜,还不如专门用来喝酒吃饭的营销经费来的大方。

作为一个耿直的理工人才,姜工觉得呆着没意思,也并?不叫人意外。

宋熙文马上打蛇随棍上:“这不正好,我以后还有不少技术问题想向您请教呢,要不您干脆技术入个股,也来给我这小厂子当个股东?”

只要拉来了这条大牛,宋熙文坚信,自家?产品一上市,肯定能够轻松吊打国?内一众小厂。

而听?宋熙文说,只要厂子赚了钱,他就马上在厂里帮姜工建一个实验室,姜工也马上就可耻的心动了。

于是在电话里,两个人很快就谈拢了合作意向,至于其他细节,总要等到姜工回江山市以后再?说。

虽然还没签合同,姜工已经把宋熙文准备生产的那个零件需要的设备清单全列出来了,还直接给出了不少只有老工厂人才知道的生产秘诀,光是这一下,就不知道帮宋熙文节省了多少时?间和经费。

买设备这一块钱不能省,宋熙文到底还是找朋友办了贷款,花了20来万买了一条最?新的生产线,然后是买材料和机器调试,又从原来的机械二厂请了几?个信得过?的工人,在姜工的远程指导下,一个月都?不到,宋熙文新厂生产的零件就顺利下了生产线,简单测试一下,各项数据都?很不错,完全能够达到那个公?司的要求。

宋熙文便马上带着零件样品,连夜赶到了之前扣押他的那家?公?司,那个总经理见到他还在笑,问他新厂筹备的怎么样了,要是钱不够的话,他还能投点资。

宋熙文嘿嘿的笑着,直接从包里掏出了个用报纸小心包好的金属疙瘩:“我这边产品都?生产出来了,要不您先用仪器测试一下,看符不符合咱们?公?司的标准?”

总经理看着那几?个崭新的金属件一愣:“怎么可能这么快?你是不是又入职其他厂了?”

他弯下腰,轻轻用手指在这些金属件的表面叩了两下,不由点头:“这次的料用得不错,比之前那家?好多了,你现在在哪家?厂做事?这个亮度的抛光面,我还很少能在国?内的厂家?看到,你该不会是进了哪家?外国?公?司吧?”

宋熙文笑得露出了一口大白?牙:“外国?公?司哪看得起我这种洋文都?不会说的粗人,这真是我自己厂生产的产品,总之您先测数据,要是不合适我转身就走,要是合适咱们?再?接着谈。”

总经理半信半疑,领着宋熙文去了测试车间,把这几?个零件放在了测试台上。

半个小时?以后测试数据出炉,这几?个金属件质量相当好,虽然比不得同类型的国?外产品,但是在国?内,至少就这个总经理知道的,除了那几?个高级大工手工铸的件,这个数据应该能算得上国?内数得着的了。

“你这是挖了个高级工去你的新厂?东西是不错,可产量跟得上吗?”总经理好奇的问宋熙文。

国?内那几?个叫得出名字的高工,据说可是能手搓飞机发动机的狠人,但是手工活精细归精细,放在工业上效率却太慢,根本不能批量化生产,就算质量再?好,也吞不下多少订单。

宋熙文笑得更得意了:“真是全机器生产,我们?厂现在每天这种件至少能出5个,绝对能保证您公?司的供应了。”

这主要还是因为宋熙文现在手上就一条小生产线,不过?这种金属件的单价高,利润也高,要是每天5个都?能卖光,他一年下来也一样不少赚。

这东西宋熙文之前待的那个厂报价3000块一个,宋熙文这次带过?来的这个用料更好,工艺也更精湛,报价3500,相比之下,纸面数据只比他的金属件质量稍好的国?外产品报价也是3500,只不过?货币单位用的是美金。

要不怎么说这玩意儿利润高呢,宋熙文那个厂规模不大,生产效率也高,这种金属件的成?本被他压低到了1500块,只要卖一个出去,转手就能赚2000。

总经理看起来更惊奇了,很爽快的直接下了10个金属件的订单,并?且表示如果接下来的产品都?有这个质量,他们?公?司今年的单子就都?给宋熙文。

“这话可是您说的,10个的订单,我们?厂两天就生产出来了,我现在就要他们?发货,只要东西一到,您可要马上和我签合同。”宋熙文在这家?公?司混了那么久,上上下下早就摸熟了,自然知道这边对这种金属件每年的需求差不多在100件上下,这么一个大单子,他无?论如何都?要坐实了才能走。

只这一家?公?司的单子,他今年的利润就能有20万,差不多一半投资额就收回来了,肩上的压力也能轻松不少。

总经理指着宋熙文笑:“你这个滑头,行吧,不过?我们?公?司对质量的要求可高得很,要是有一个不达标的,你就跟你上一个老板一样,直接带着东西走人。”

宋熙文拍着胸脯保证绝对没问题。

又过?了几?天,物流终于发了过?来,这次依然是宋熙文跟车押送,直接把东西送到了厂里,让这边的技术人员一个个验货。

出乎意料,这批新送过?来的产品竟然比样品质量更稳定,精度也更高,照宋熙文的说法,主要是生产线被调试得差不多了,生产效率更高,质量提升也是理所?应当的。

这就是背后靠着技术大牛的好处,有那么一个专家?给他出谋划策,对其他小厂来说真就是碾压性的优势——要不当年二厂是怎么凭借着一家?地市级的小厂,就把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呢,还不就是因为技术过?硬,产品质量能打。

可惜,就算拥有这么大的优势,也抵不住那只蛀虫的啃咬,那么一个前途大好的厂子,硬生生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给彻底毁了。

宋熙文很顺利的又拿到了100台的订单,拿到合同和定金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回江山市,而是千里迢迢跑到特区,找到姜工。

姜工对宋熙文突然跑过?来还有些诧异,宋熙文也不多说什么,只是拽着他的胳膊,说是特地来找兄弟喝酒来的。

姜工是个典型的理工男,不善应酬,平时?也很少喝酒,听?说今天是老厂长的忌日,他才难得破了例。

霍丽看着这两个男人,也只能摇摇头:“那你们?记得别喝多了,要是喝醉了我可不管。”

哥俩找了个小酒馆,先是让老板上了两瓶啤酒,慢慢的对着斟,可喝着喝着,两个人从老厂长又聊到了自己当年进厂的事,再?说起二厂曾经的辉煌,终于耐不住,又加了一瓶白?的,一人一个一次性塑料杯,开始往嘴里灌。

姜工酒量本来就不好,醉得快也正常,但宋熙文这个常年跑销售的,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的,不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