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偏执太子是我前夫[重生]_八月于夏【完结+番外】 > 第67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7页

 

也不知晓容珣同荷安堂那处是如何说的,这半个月来容老夫人没再遣婆子来。

二伯母余氏倒是亲自送了根老山参来,温言安慰了容舒几句。

余氏是个会来事的,这些年来,与秋韵堂那头交好的同时,也不会得罪清蘅院。

遇着沈氏了面上始终是热情的,但也仅此而已。

老夫人管着中聩,需要银子了便差人来清蘅院要钱。一到双数月的月头,荷安堂的婆子便会把帐册送过来。

诸如哪房的院子要修葺,哪房的郎君要买笔墨纸砚,哪房的小娘子要裁新衣,这些个大大小小的开销都要清蘅院掏银子。

沈氏大方,但也精明,每一处开销都算得仔仔细细,不该给的绝不会给,容老夫人寻各种由头要银子,都被沈氏毫不留情地拒了。

至于沈氏手里那些挣钱的,令容老夫人眼红了许久的铺子与田产,容老夫人更是一间都捞不着。

这也是为何容老夫人看不惯沈氏的原因。

当初沈家本是逃不了被抄家的命运,同容家定下亲事后,有了容老太爷的斡旋,这才有惊无险地度过了那一年的风波。

那会容老太爷若不是为了斡旋这事,也不至于被惊了马从马上摔下落下病根,撑不过两年便撒手人寰。

在容老夫人看来,容老太爷是因着沈家死的,沈家就是欠了容家的。

沈家若不是靠着容家这棵大树,当年怎可能逃过那一劫,这二十年来的生意又怎可能做得那般风生水起?

容舒不止一次听容老夫人说,沈家有今日的地位与财富,全都是仰仗承安侯府。

沈氏听罢这话,冷笑道:“当初我嫁来上京时,你外祖将沈家泰半资产,通过你祖父之手送到了皇上手里,这份功劳,皇上可是记在了容家头上。没有这份功劳,容家哪儿能那么容易得到一个侯府的爵位。更别说这些年——”

容家与沈家内里的这些事,沈氏从来不愿意让容舒知晓,话说到这便连忙打住。

从前容舒也不愿知晓容家与沈家结亲的弯弯绕绕的,隻如今,她不管不行。

给沈氏伺候汤药之余,她只要得闲便会翻帐本看。

一笔一笔算清楚这些年荷安堂还有秋韵堂甚至二房究竟用了沈氏多少银子。

张妈妈端着碗汤药进来,见她又在熬灯看帐册,心疼道:“姑娘快歇歇眼,仔细把眼睛给看坏了。”

“总归闲着也是闲着,不若好好把侯府这些旧帐理一理。”

容舒说着便合起帐册,取水净手,接过张妈妈手里的汤药。

孙道平开的这个药方子在补血锁脉上极有成效,沈氏先前那张青白灰败的脸如今渐渐有了血色。

今日孙道平离开时,一脸的如释重负。

“侯夫人如今的脉力虽弱,但到底是稳住了。快则三日,慢则十日,应当就能苏醒过来。隻她这次身子亏损得太过厉害,至少要再喝一年药好生将养,平日里也要少劳神伤思,最好能做到心境清平,切忌大怒大悲。”

容舒深知,在容家这样的环境,要做到心境平和谈何容易?

从前阿娘为了她为了沈家不知受了多少委屈。

今后,她是不会再让阿娘受这样的委屈的。

阿娘,该离开这里了。

容舒给沈氏擦好身,换了套干净的衣裳,刚要继续看帐册,便听周嬷嬷进来道:“姑娘,侯爷来了。”

容舒脸色淡淡,忖了忖放下手里的帐册,掀开帘子走了出去。

阿娘病倒后,父亲每日都要来清蘅院看阿娘,来了也不做甚,就一声不吭地坐在床边看阿娘。

直到容舒催他走,方浑浑噩噩地离开。

如今阿娘的身子一日日见好,周嬷嬷倒是收起了最初的冷脸子,又堆起了笑来。在周嬷嬷看来,只要阿娘一日是侯夫人,便一日不能同容珣撕破脸。

可容舒实在是给不出笑脸,出了内室,朝容珣屈了下膝,便道:“父亲,女儿有些事要同父亲商量。过两日便是寒衣节了,从前的寒衣节都是阿娘来主持,如今阿娘这状况,自是不能再操劳这事了。是以,今岁的寒衣节我们清蘅院可是管不来。”

大胤素来看重寒衣节,寒衣节一到,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要开坛祭祀祖先。

寻常百姓过寒衣节,多是裁五色纸造寒衣烧给先人。但大家族尤其是勋贵世家过寒衣节可不能如此寒碜,除了烧寒衣,还要请人哭灵,摆戏台办宴席,弄得越热闹越有排面越好。

承安侯府过往几年的寒衣节都是阿娘这宗妇操持的,里头的花销自也是清蘅院一手包办。

可今岁的寒衣节,她们清蘅院是一个铜板都不会出。

容珣有些意外,他这大女儿这些天几乎不同他说半句话,没曾想今个竟会主动同他商量事。

他等闲不爱管庶务,哪儿知晓办一个年节要耗费多少财力心力,闻言便颔首道:“自该如此,寒衣节有你祖母与裴姨娘操劳,你不必挂心。”

容舒这才扬笑意,道:“孙医正道阿娘如今须得平心静气,不能大气大怒,也不能过于劳累,日后侯府的事阿娘大抵都没甚心力管。对了父亲,女儿听周嬷嬷说阿娘的焦尾琴在您书房,女儿从前在扬州府同静慈师太学过一曲清心咒,正适合拿来弹给阿娘听,父亲若是方便,可否将那琴送来清蘅院?”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