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6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2节

 

赵德芳继位后担心他们留恋赵光义,想要迎回赵光义,并不敢对这些大臣太过,见状,也只能放任。

于是他把驸马的人选转移到去年的新科进士上。

一十岁,长相不俗,才华横溢的寇準就这么入了赵德芳的眼。

可寇準是个心有青云志,入朝为官是想有一番作为,娶公主意味着断仕途,寇準是不愿意的。

寇準特别刚的拒绝赵德芳。

赵德芳一而再再而三被下面子,不高兴了,他来找赵蓁瑜,说:皇兄为你选了一个才貌双全的进士,但是那个进士嫌弃你上过战场,杀人如麻,拒绝了。

皇兄真是为你不值,辽军南下,皇妹挺身而出,不仅驱逐辽军,还收回了燕云十六州,乃大宋第一功臣。没想到世人竟会因此而诋毁你,是皇兄对不起你。

赵蓁瑜静静地看他表演:然后呢?

赵德芳:……你不生气?那寇準如此不知好歹,皇妹不如绑了他,让他知道我们皇家不好惹。

赵蓁瑜:没兴趣。

赵德芳知道赵蓁瑜喜欢收集前朝名诗,从袖口中掏出一张纸,递给赵蓁瑜,上面写着:

秋日武关道中

行尘漠漠起西风,来往征轩似转蓬。

驻马几多愁思苦,乱蝉衰柳武关中。[1]

皇妹,这是寇準写的诗,还有他长得极为英俊,你真的不想见见?】

真正的赵德芳愣住了,为什么觉得书中的自己这么……欠打。

造谣挑拨,搬弄是非,这岂非君子所为。

一同愣住的还有寇準本人,十五岁的少年郎目瞪口呆,不敢置信望着天幕。

这说的应该不是他吧?

寇準想逃避,但他的同窗好友却惊喜道,“平仲,天幕又提起你了,一十岁,那岂不是十九岁就中进士?”

另一个同窗也道:“今夜之后,平仲之才天下皆知,也许都不用参加四年后的科举便能直接入官家的眼。毕竟平仲可是连官家都敢挟持的忠臣。”

寇準:“……”

【还别说,赵德芳这招还真管用,赵蓁瑜看了这首诗连连点头,当即表示愿意见见寇準。

作为一个没见过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古诗的星际人,赵蓁瑜觉得这种对仗工整,读起来韵味十足的诗特别优美。属于看不懂也觉得很优秀的作品。

她收集了不少诗集,但一问作者,全是入土好多年的古人。难得有一个活着的作者,怎能不见!

赵德芳心中暗喜,对身边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让他去找寇準。

寇準得知镇国长公主要见他,心都凉了。

他一脸视死如归的样子跟着小太监进宫。

到了赵蓁瑜宫中,寇準连头都没抬,直接掀袍下跪:请公主恕罪,臣不能尚公主。

赵蓁瑜嘴角抽了抽:起来吧,我也没说要嫁你,你至于吓成这样吗?

寇準危急解除,从容起身。

赵蓁瑜这才看到他正脸,没有星际的战士好看,这柔弱的身板,她一拳能打十个。

赵蓁瑜有些失望,感觉和她心里想象的作者差得有点远。】

耳边全是同窗“哈哈”大笑的声音,寇準满脸通红,尴尬得想钻地洞,“……”

【寇準没能当上驸马,这可愁坏了赵德芳,他又开始物色新的一轮驸马人选。

赵德芳并不知道在他辛辛苦苦物色驸马的时候,危险悄悄降临了。

为赵蓁瑜找驸马太困难了,赵德芳选来选去把目光投在了和寇準同年中进士的王旦身上,这人比寇準大四岁,很有才华,就是长得不怎么好,以至于现在还未成亲。

赵德芳去找赵蓁瑜的时候有点心虚,因为他知道赵蓁瑜看脸。

可这不是驸马太难找了吗,再耽搁下去就更难找了。

赵蓁瑜已经收到赵德芳选中王旦的消息,气得捏坏了一只瓷杯。

当天晚上赵德芳失踪了,皇宫上上下下都找遍了就是没有,一连数日,京城都有人失踪,而且还都是宗室男子。】

六十一章 男人也能生孩子

【惊!开封城外天降陨石, 大宋皇室男子离奇消失。

是天谴还是不为人知的际遇。

整整一个月,开封百姓都在为此津津乐道。

皇宫,王太后出动禁军找了一个月都没找到赵德芳, 国不可一日无君, 何况这都一个月了, 辽国没准都得到消息了。

可是赵氏宗族所有的男丁都离奇失踪了,想立新皇都不知道立谁。搞得王太后都忍不住怀疑这是不是太祖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的报应了。】

赵匡胤:“……”

后宫的王皇后瞪大眼睛:“……”我没有, 别瞎说!

至少别借她的口说。

大秦

“天降陨石?”秦始皇瞬间想到了去年荧惑守心, 有坠星下东郡, 至地为石[1]的事情。

难道那并非上天示警,而是人为的飞船?

【因为一些老臣想拥立周世宗的孙子为新皇, 还说太祖的皇位本就是从柴家手中接过来的, 如今赵氏无人把皇位还回去也是一段佳话。

赵蓁瑜:??

她废了那么大功夫才把赵氏宗室送走,是给别人做嫁衣的吗?

同时她也深刻的明白了在古代,女性是真的没地位, 或者说当朝堂之上都是男性时,女性毫无出头的可能。

赵蓁瑜领着宫人把那些提出拥立周世宗孙子的老臣绑了, 她站在大殿之上,睥睨满朝文武大臣:谁说赵氏没人了?赵家的男子失踪了, 女儿还在,轮不到外人做主。

先前追随赵蓁瑜的将领立即带头下跪高喊:长公主乃官家胞妹,战功赫赫, 今官家失踪,请长公主代为监国。

王太后心里也清楚大宋姓赵和不姓赵的区别,见状毫不犹豫道:理应如此,请长公主监国。

赵蓁瑜就这样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虽然只是监国公主,但权力和皇帝并没有什么区别。

她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建立军校,她不爽大宋的募兵制很久了,而且看了这么多史书,让她记住了一个道理,得先有兵说话才能硬气。

不过遭到了朝臣的反对,赵蓁瑜干了一件赵德芳想干又一直没干的事情——她把反对的大臣都罢免了,重新提拔了一些臣子。

很巧的是这些臣子都是当初赵德芳介绍给她的驸马。

清一色的长得好看又有才华,除了王旦外。

朝臣们对此颇有微词,找到王太后告状。

王太后来找赵蓁瑜,试探她是不是对那些差点成为驸马的臣子念念不忘,不然怎么一上位就扶持他们。

还表示这也不是不行,但是一次性提拔这么多,百官会有意见,可以慢慢来,一次提拔一两个就好,这样他们才能有危机意识,对你死心塌地。

赵蓁瑜懵了:??

提拔他们是因为她只认识那些文臣啊!!而且也确实有才华,关键还长得顺眼,谁想看一群糟老头子在朝堂指手画脚啊?

要是糟老头子们说得合理也就罢了,来来去去就是不合规矩,烦都烦死了。说个话还要绕来绕去,显摆自己有文化,不罢免他们罢免谁?】

被说成是糟老头子的大臣们指着天幕,脸都憋红了,“岂有此理!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2]。

没有学过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