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76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6节

 

要是给他十四万万人,他能把全世界都打下来。

和秦始皇一个想法的还有汉武帝

刘彻换算了一下,发现十四亿就是十四万万后,被震撼得不轻。

“!!!”后世居然有这么多人!

汉初,人口才一千六百万,现在也才三千六百万,这么多年过去,才涨了两千万。

后世哪里来的这么多人!?

他们都在没日没夜生孩子吗?

想要!!刘彻快羡慕疯了。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惊呆了,他错愕地扭头问贞观群臣们,“朕没听错吧?天幕说后世有十四万万人口?”

“陛下没听错,天幕确实说了。”杜如晦说完倒吸了一口凉气,整个人还有些恍惚。

隋朝年间,人口最多时也才八百九十万户,五千八百万人口。

隋末天下大乱,前前后后一共十八路诸侯起义,战乱不断,百姓十室九空,到大唐开国,隋朝的八百九十万户竟只剩不到两百万户。

不到一千万人!

此时的李世民还不知道天幕说的十四亿只是一个整数,多出来的一千多万根本没被算进去,不然他眼睛都要红了。

李世民平复了一下心情,满眼羡慕地问:“后世怎么会有那么多人?”

大唐要是有这么多人,疆域远不止这点好嘛!

李世民在脑海中想象十四万万人口得有多宏伟,想了好一会儿后,他放弃了,差距太大了,他根本没见过那么多人。

是他飘了,他居然敢对隋朝的五千八百万人口用“才”这个字,明明那是他们大唐的目标啊!

【而完全占领一个地方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那个地方驻兵,迁移一些百姓过去进行人口融合、文化融合等等,人口繁衍起来了再把多余的迁去别的地方,两三代之后那个地方就能完全占领了。

因为此时的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属于哪个地方的人。

但这个办法明显不适用于大唐,大唐的人口太少了,根本就没人可以迁。

疆域过大,难以掌控,于是反叛就开始了。公元679年,这里我们就不说年号了,高宗和女皇两个人光年号就换了三十二个,说了你们也记不住。

而且如果不算女皇当太后那几年的四个年号,两人用的年号数量居然是一样的,这该死的势均力敌(狗头)。

公元679年,归降了大唐近半个世纪的突厥反叛了。反叛的原因是大唐经常征调他们东征西讨,突厥贵族们心生不满起了异心。

不过这次叛乱很快就以突厥首领伏念投降唐军为结果被平息了。

大唐将领裴行俭答应保伏念不死,但回京后裴炎妒忌裴行俭功大,唆使唐高宗杀死伏念。裴行俭慨叹朝廷杀死降者,以后不会再有人投降,从此称病,闭门不出。

李治可能因为疾病变得不理智了,所以没有宽恕降者,反而听小人的话杀了降者,为突厥贵族的再次叛唐,埋下祸根。

公元682年,突厥再次叛唐,并且正式建国,史称“后突厥。”

公元683年,李治死了,唐中宗李显继位,武则天成了太后。

55天后,李显因为大怒之下的“让位”荒唐之举被废。这年国内还有叛乱兴起,武则天派大军平定叛乱,顺便清洗不服她的李唐皇室以及支持他们的大臣和将军。

错过了最好的平叛时机,此后后突厥正式崛起。

公元679年叛乱的不止突厥,吐蕃又一次把安西四镇占领了。

公元692年,武则天才将安西四镇收回,并且力排众议,在群臣一致反对的情况下,再次向西域增兵三万,加强了大唐对西域的控制。一直到唐玄宗时期,安西四镇都没有被吐蕃抢走。

女皇在位期间,除了没有及时平定后突厥的叛乱,导致后突厥做大,后期反复无常、来回叛变外。

吐蕃、契丹都被打服了,安西四镇也收回来了,女皇在军事方面的成绩也是可以的,疆域缩水并不是女皇的锅。】

七十四章 天枢

唐太宗时期

才刚因为人口问题惊讶的李世民又坐不住了, 他怒而拍桌, “岂有此理!;ap;怎么能杀降将呢!?这个裴炎是何人?”

“奸臣误我大唐!”

宰相裴寂后知后觉发现众人都在看着他:“不是!你们看我做什么?虽然我们都姓裴,但这个裴炎和我没关系啊!”

当过降将的程知节对杀降将的事十分不满,“你确定你们裴氏一族没有一个叫裴炎的吗?”

裴寂:“……”

裴寂还真不确定,他出身河东裴氏, 虽然不如琅琊王氏、清河崔氏这些顶级望族, 但河东裴氏也是河东郡有名的望族,族中子弟可不少, 他哪能全部记得。

这裴炎该不会真是河东裴氏子弟吧?

罢了,就算是也无妨, 不出仕就是了,反正名声也坏了。裴氏一族人才辈出, 区区一个裴炎还坏不了整个河东裴氏的声望。

李世民余光扫了一眼裴寂, 心里无声一叹, 打压世家门阀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他倒是想扩大科举取士、科举糊名等办法, 但没人啊!百姓就那么多取那么多官做什么?

而且大唐开国之初百废待兴,百姓连饭都吃不饱, 哪里读得起书?

就算科举糊名,平民和世家大族出身的子弟也完全没有可比性。

唉……

唐高宗时期

李治心中一动,原来书中说的民族关系紧张是这样的吗?书里可没说他杀降将,不仅没说, 有关于他的记载还贼少。

当初让人念给他听的时候, 李治一度怀疑是不是念书的人念错了。

不然怎么会就只有那么点, 明明他和媚娘一个章节, 结果全篇几乎都在说媚娘,他才占了一页!媚娘占了十页!

而且书里都没有夸他,天幕至少还夸了他……

他就这么没有存在感吗?

后世人写的史书也太误导人了!

【疆域缩水是种种因素导致的结果, 并不是女皇的锅,至少不是女皇一个人的锅。

当时的女皇对外可是一点也不怂,要不是内斗拖了后腿,放任后突厥做大,前面丢失的疆域未必不能收回来。

可惜等女皇坐稳皇位后,再去打后突厥,虽然赢了,后突厥也重新归顺大唐,但不久后又复叛了,和二凤打下来归顺了五十年终究是不同了。

毕竟当时的后突厥已经做大,且和当时的民族融合方针也有关系,导致突厥不愿意再被李唐统治,一而再再而□□叛。

如果能将突厥完全汉化,就不会出现反复叛国的事了。

不过汉化非一朝一夕能完成,需要经过漫长的发展才会实现真正的民族大融合。

女皇登基后的第年,吐蕃、西突厥、后突厥、室韦四国大军压境,号称“亚洲大战”。面对四国大军压境,女皇从容不迫地应对。

经过一年多的交战,武周大获全胜。仅王孝杰一人便斩敌六万,韩思忠接连击败泥熟俟斤、突厥施质汗、胡禄屋阙,继而攻占吐蕃泥熟没斯城[1]。

这场大战使武周威名大振,国际声望大幅度提高。

次年八月,世界各国元首在波斯大帝亚伯拉罕(又译阿罗憾)等人的号召下,请求用铜铁铸造天枢,铭纪功德,黜唐颂周。

由各国君臣聚钱百万亿,买尽天下铜铁所造,位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