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11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5节

 

虽然他对火柴没什么需求,但这并不妨碍他知道火柴意味着什么。

再说了看那群武将闪瞎人的目光,还有那些出身寒微的文臣全是一脸震惊、想要的表情,他还能不知道火柴的好处?

最最关键的是,这玩意便宜啊!一枚秦半两就能用一整年。

便宜到刘彻都忍不住问:“你们说后世真的知道秦半两的价值吗?”

有没有一种可能年代太久远了,后世对秦半两并不了解,以为秦半两很值钱?

桑弘羊不太确定道:“这……应该知道吧。”

霍去病:“肯定知道,后世连宫廷秘辛都知道,怎么可能会犯这种常识性错误。”

他甚至有一种直觉,这东西在后世估计更便宜。

刘彻听了反而更郁闷了,为了哄秦始皇就能拿出这么好的东西,咋到了他这里就是为了谈判,拿出药方?

裸的差别对待。

唐太宗时期

大唐已经有火折子了,可火折子造价不便宜,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

这个火柴就不一样了,听着就比火折子好用一百倍,而且还便宜。

武德四年,李渊下诏终结了从汉武帝起就一直在使用的五铢钱,改用开元通宝。

作为李渊的儿子,李世民自然也是参与过的,他很清楚的知道开元通宝和五铢钱、秦半两的区别。

五枚开元通宝等于一枚秦半两。

一年只要花五枚开元通宝就能生火无忧,这分明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

【这里解释一下,大秦用的最小货币是秦半两,已知秦朝货币的重量采用铢两制,且秦朝的一斤相当于我们现在的250克,也就是半斤,一两等于24铢,秦半两就相当于12铢钱,约重78克。

一枚秦半两能购买四斤粟米,我们现代最便宜的米大约是一斤两块,而现代最便宜最普通的火柴是一块钱一包,一包里面有十小盒,每盒五十根火柴。

所以女主将火柴定价一枚秦半两可以买二十盒才会让始皇这么惊讶。

而女主还怀疑是不是自己卖贵了,想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卖得更便宜一点(狗头)。

看看这是什么!是女主专门为始皇量身定做的长干火柴,火柴盒上印的是帅气又迷人的始皇。里面的长火柴颜色随机,有粉色的、红色的、丁香紫。

用惯了打火机,我已经好多好多年没用过火柴了,这种专门用来点香薰蜡烛的火柴我也是第一次使用。今天清清就来当一回卖火柴的小女孩,许个什么愿好呢……】

顾清瑜一边说一边划火柴,加长的火柴梗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各个时空的古人们看呆了。

哪怕之前已经了解过什么是火柴,但听是一回事,亲眼所见又是一回事。

而且价钱便宜得太离谱,被剥削惯了的百姓反而觉得不真实,不敢相信是真的。

直到亲眼所见,各个时空的百姓愣在了原地。

底层百姓连火折子都没用过,更何况这么方便的火柴。

“她都没有用力吧?我刚才见她三根手指捏着那根小木棒在盒子侧面轻轻划了一下就点着了,我没看错吧?”

“没有没有,我也看到了。”一个妇人茫然地回答道,随即又忍不住问:“火柴真的这么便宜吗?”

哪怕他们不知道一枚秦半两的价值,但他们知道一枚啊!

一枚而已,能贵到哪里去。

就算换成现在的铜钱,也不过多几钱罢了,而二十盒火柴能够用一整年,省一点或者能用更长时间。

众人红着眼盯着顾清瑜手里还未熄灭的火柴梗,“我们能买天幕上的火柴吗?”

上了年纪有见识的老人遗憾地摇摇头,“怕是不行,天幕说了最普通的火柴才便宜。而她手上的火柴不普通。”

若不告诉他们那是用来生火的,他们只会以为那是个首饰盒子,毕竟那么漂亮,且火柴头上的颜色也是少见的紫色,就是当簪子插在头上也使得。

众人沉默了,目光还是不舍得从那盒火柴上移开。

后世的火柴这么便宜,想必不难制作吧?他们将来是不是也能用上这么方便的火柴呢?

秦始皇:!!后世还真知道秦半两的价值啊!

而且怎么又是他的画像?那是他吗?睁着眼睛说瞎话。

此时的秦始皇还不知道‘流量密码’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刘彻:打火机又是什么东西??

李世民:等一下,他要看不懂后世的物价了。米价两块钱一斤,水果却三百块一个,二三十的书籍比比皆是,火柴更是一块钱十盒!

那在后世卖水果,不是要赚疯了。

……

【阴嫚用火柴哄好了秦始皇,并且成功的从秦始皇那里拿到了商队通行证。

韩信不高兴了,他忙前忙后,不如始皇笑一下。而且火药和火柴不是说做给他的吗?

呵,到头来全跑始皇哪里去了。

韩信又开始闹小脾气了。

天地良心,阴嫚可没忘记他,她向始皇进言,待时机成熟,可以封韩信为将,打下北方的匈奴或者西边的羌族。

至于时机什么时候成熟,当然是有钱的时候。

这点她也和韩信说过啊,当时他答应得好好的,并且还一脸感动来着,怎么那么快就变脸了?

阴嫚不解,并大为震惊。

韩信不是历史上公认的好哄嘛?怎么会这么爱生气?

这个韩信不会是假的吧?阴嫚开始怀疑道。】

汉高祖时期

韩信瞪大眼睛:“?谁?谁好哄了?”

还公认?

韩信正要开骂,突然僵在原地,因为他听到:

【历史上的韩信被刘邦夺了三次兵权,几乎就是刘邦的“造兵机器”,就这样他还是三次拒绝了项羽发出的联手抗汉,说出绝不叛汉的话。

这么好哄的韩信怎么可能这么爱生气?

阴嫚问出了心里的话:你真的是淮阴的韩信吗?淮阴的韩信不是脾气挺好的吗,你怎么动不动就生气?

别是宫人绑错了人,绑到了历史上那个韩王信吧?

谁料韩信听了更生气了,直接冷笑:明明是公主忘了之前说过的话,现在反而质疑我。

阴嫚恍然大悟:原来你说这个啊,我已经同父皇说过了,他也答应了,日后你肯定能当上秦国的大将军。

大秦这一代的将领还真没哪个能和韩信比肩,蒙恬被赵高胡亥所害,其他将领战死的战死,去世的去世,赵佗更是直接割据岭南自立为王,剩下的就是被称为大秦最后名将的小可怜章邯。

可章邯也败给了韩信手里。

韩信:……我说的不是这个。

然后他别扭地说出了自己真正想说的话。

阴嫚再次恍然大悟,她解释道:通行证要找父皇要,那肯定要让他看到东西才肯给啊,以后领兵打仗的还是你,火药还是你的!

她说完,还拍了拍韩信的肩膀,承诺道:别不高兴了,回头我给你准备一份大礼,包你满意。就你一个人有,父皇都没有!

心里却道:反正父皇也不上战场,肯定用不到兵书,看不看都无所谓。

关键得先把韩信哄好,历史上这家伙也挺能跑,能忍受胯下之辱却无法忍受从小将当起,一心就想当大将,不受重用就会跑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