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20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1节

 

要是和朱元璋一样穿成女人,没有任何实权,地狱级能完成才怪。

五代十国?听着和战国七雄差不多。

只要穿过去的身份不那么离谱,应该不难吧?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朕怎么可能选普通难度?朕应该选地狱级难度才是!”

他喜欢有挑战的,怎么可能会选普通难度?

而且秦始皇选了地狱级难度,李世民选了困难难度,这不是说他不如他们一人吗?

不行!他也要地狱级难度!

大臣们:“……”这没必要争吧?

然而刘彻还在说:“肯定是那个阎王不给带人,朕才选的普通难度去试水。要是能带人,朕带上仲卿去病,再带上桑弘羊,安史之乱算什么。”

卫青:“……”

霍去病:“陛下说得对。”

桑弘羊:“……”懂了,他就是个钱袋子,陛下只有打仗的时候才会想起他。

其他大臣:呵呵。

【阎王见几人都选了难度,给他们调好位置后,就让他们挨个进转生轮。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先是刘彻进入安史之乱,然后是秦始皇进入五代十国之乱,李世民进入靖康之乱,武则天进入土木堡之变。

刘彻选的普通难度,他回到了安史之乱刚爆发的时候,成了那个安逸享乐、醉生梦死的唐明皇李隆基。

刘彻刚睁眼的时候还有些不适应,走路都有点飘,这身体一看就知道是被酒色掏空了。

啧,这玩意也配和他相提并论?

他晚年痴迷长生,但可没被酒色掏空身体。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1]。

按照原来的历史,太原以及东受降城的人奏报安禄山造反,李隆基却认为是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假话,没有相信。

刘彻过来后自然不会这样,他立即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命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元帅聚兵东征,命朔方军、河西军兵分两路围剿安禄山军队。

不仅如此,刘彻下令捉拿杨国忠,清算杨家,所抄家底全部充当讨伐安禄山的军队。

杨国忠被捉拿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他觉得肯定是有人假传圣旨,陛下怎么可能会突然派人捉拿他,贵妃娘娘还在宫中呢。

……

因为战乱刚爆发,加上在地府的时候刘彻没少听郭子仪说起当年安史之乱,处理的还算游刃有余。地府生活无聊,不仅他们这些帝王爱攀比争夺地盘,那些名将也是来来回回打。

正所谓一回生一回熟,打了那么多回,简直就跟亲兄弟一样。

刘彻对郭子仪也是颇为赏识,常常感慨差不多的年纪,李广怎么和郭子仪差这么多呢。李广六十六岁自杀;郭子仪五十八岁临危受命,任朔方军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

安史之乱后,击退吐蕃、两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

被几代唐皇帝贬贬升升,三次废除兵权,却毫无怨言,依旧为李唐皇室卖命,七十岁高龄还领兵出战,八十五岁寿终正寝。

当然刘彻最羡慕的还是郭子仪活到了八十五岁,他七十岁驾崩,人家七十岁还在打仗。

功绩如此了得,重用他肯定没错。】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现实中的刘彻瞪大眼睛:“七十岁还在打仗?!”这给他多好。

一个将军身体条件最好的年纪是在一十到四十之间,长寿些的能到五十,六十以上少之又少。通常五十后就一身旧伤病痛,别说领兵打仗了,多活几年都困难。

这个郭子仪居然活到了八十五,而且五十八岁才被重用。

暴殄天物啊!

这要是从十七岁,哦不,一十岁开始启用,能打五十年的仗呢。

而且还忠心耿耿。

难道唐朝那时候已经没有仗可以打了吗?为什么要让这样的大将蹉跎至五十八岁?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心情一下子低落了下来,眼角有些湿润。

郭子仪军功赫赫的背后是大唐安史之乱、国都六陷,天子九逃。

两复长安,一退吐蕃……

纵使已经知道大唐继安史之乱后发生的事,但听到这些,李世民还是觉得心痛,大唐何曾怕过吐蕃、回纥?没想到将来会被他们压着打,被逼得国都失陷,天子出逃。

这样的苟延残喘又有什么意思呢?

李世民拳头砸在扶手上,“李隆基,你该死啊。”

大臣们连忙劝道:“陛下,事情尚未发生,一切皆有转机。”

“朕知道,但是每次听到安史之乱,朕就恨不得锤死李隆基这个狗东西。李唐基业就断送在他的手里。”更可悲的是后面再无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力挽狂澜。

【这边刘彻在有条不絮调兵平定战乱,那边秦始皇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十三岁的李柷。这是一个傀儡皇帝,也是大唐的最后一个皇帝。

五代十国就是从他‘禅让’梁王朱晃开始的。

距离五代十国开始还剩三年。

问,一个连政事都不能参与的傀儡皇帝该怎么阻止五代十国的出现,并且挽救岌岌可危的李唐皇朝?

秦始皇陷入了沉思,好像一不小心把自己坑了。

要不还是让大唐亡国吧,救不活了,他连自由都没有,这怎么救?还不如让五代十国出现后,他积蓄力量再一统天下。

这条路他熟悉,灭六国一统天下和灭十国一统天下没有差别。

这样应该也算平定五代十国之乱吧?】

大秦

秦始皇点点头,没错,统一天下后改国号为“大秦”,就更完美了。

不愧是他。

被圈养的六国贵族:“???”你礼貌吗?灭六国和灭十国没有差别?

一百五十一 错位时空2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弱弱道:“……朕觉得大唐还是可以救一下。”要不始皇你再努力一下?

至少别改掉大唐的国号啊!

“唉, ”李世民长叹一声,看过《隋唐五代史》的他自然知道晚唐内忧外患,自懿宗起, 龙椅上的皇帝就已经不是大唐的皇帝了, 而是节度使和宦官手里的玩物。

奸臣当道, 忠臣寒骨,节度使做大,君王无能、天灾不断……重重原因最终导致了大唐灭亡。

安史之乱后尚可扭转大唐衰败的局势, 甚至在唐懿宗之前都能一救,晚唐已是回天无力, 可作为打下大唐半壁江山, 又将其一步步扩大的人,他实在不愿看到大唐亡国。

明知没有不灭的王朝, 他还是希望大唐可以延续得长一些,若是不行,体体面面地交接政权也是好的,而不是几度沦为臣子手中的玩物。

杜如晦见李世民如此,劝道:“陛下何故叹气,之前我等不是研究过如何破局吗?只要限制节度使做大, 将兵权、财政权分开……”

谁知李世民摇了摇头,“克明,没有不灭的王朝,即使没有节度使做大,没有宦官作乱,也会有别的原因,人心是最无法掌控的,一开始节度使不是帮助大唐打下了周边异族和守住了江山吗?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