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226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6节

 

唉,韩信怎么年轻他这么多呢,要是和他一样的年纪该多好。

唐太宗时期

虽然气氛有点冷,但是群臣还是忍不住道:“为什么没有我们?只有玄龄和克明?”

房玄龄抚着胡子悠悠道:“我觉得名相篇可能有我。”

杜如晦:“我也觉得。”

【名将篇第一批再就业的就是这五个人了,后面还有第二批、第批,至于是谁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宝贝稍后自己看书吧。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最后一卷明相篇都有谁。

不同于人气抉择的帝王篇和意难平的名将篇,明相篇是自由应聘上岗。没有人应聘的情况下,阎王才会随机派遣人去。

众所周知汉武帝的丞相是最难当的,汉武一朝,丞相是最危险的职业。

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任命了十位丞相,其中有七个死于非命,剩下几个被罢免的比较多,善终的只有一两个。

当汉武帝的丞相,要命啊!

让我们来看看有哪几个明相想去汉武帝手下干活。】

一百六十五 汉武帝的丞相

公元前120年, 汉武帝时期

丞相公孙弘闻言心里一紧,他应该算是善终的吧?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去年他就应该病死于任上, 死后儿子继承了平津侯的爵位。

可是因为天幕的出现,带来了神奇的医术,治好他的病,挺过来后陛下也没有换丞相的意思,故而现在的丞相还是他。

他善终了吧?公孙弘越想越没底,几年前赵王诬陷主父偃受贿,逼杀齐王,后查实虽有受贿事但并无逼杀齐王, 陛下本想宽恕主父偃, 他却劝说陛下杀主父偃安定人心。

后来天幕出现,主父偃被释放。

不仅如此, 后世的小说中对主父偃多有赞赏, 说主父偃上书的《推恩令》乃千古第一阳谋,陛下对主父偃愈加看重。

这件事也成了他心底的一根刺。

上回天幕卖汉史,更是说他两面三刀, 见风使舵, 嫉恨董仲舒,上谏让董仲舒去胶西当刘端的国相。胶西王刘端是陛下的哥哥, 为人凶残、蛮横,过去不少做过刘端国相的人都被处死, 或毒死。

让董仲舒去胶西显然是借刀杀人。

虽然因为天幕出现, 他没做这件事,但这件事在史书里白纸黑字写着,做没做过已经不重要了。陛下肯定已经认定他是个两面三刀、见风使舵的小人。

还不如去年病死在任上, 好歹得以善终。现在陛下得到了汉书,对他过去所做的一切了如指掌,他还有何脸面位列三公。

想辞相位,陛下又不许。愈发看不懂陛下在想什么了。

不止公孙弘心里害怕,其他官员也害怕啊,尤其是作为丞相替补的几个官员。

刘彻对于朝臣们的害怕倒是满不在乎,对天幕提到的明相要来他手下干活也兴致缺缺,他不喜欢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掌佐天子,权力可不小。不仅有选用官吏之权,更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

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甚至可以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

朝中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

集议的结果再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要是君王昏庸,丞相的权力足以架空天子。

相权约束皇权,甚至可以架空皇权,他会乐意要这种丞相?

也就是公孙弘年纪大了,精力有限,又会见风使舵,颇得他心,不然也当不了丞相。

唐太宗时期

武将们眼睛亮了:“还有第二批、第三批再就业的名将?”那会不会有他们?

第一批混不上,第二批第三批总可以吧?

要不要试着买一买中册,万一有他们,那可是免费的啊!

杜如晦本来不想打击他们,但看到这种情况,不得不道:“诸位理智一点,名将篇都是意难平系列,从古至今有多少意难平的名将?

旁的不说,天幕刚才提到过的战国四大名将,就有三个没能善终。

还有之前提到过的八大军神,不算隐居的孙武,早逝的霍去病,善终的也就是卫青和药师……”

听到杜如晦一一列举,武将们眼里的光逐渐黯淡,同时心里更复杂了,原来历史上有这么多意难平的名将吗?他们能遇到陛下是多么幸运的事啊。

李世民突然收到一堆感激的目光,“……”还真有点不习惯,不自在地转移话题:“咳,没想到明相篇居然是这样择人,那应该没有你们了吧?”

说罢,目光看向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

都是微末时就跟着他的股肱之臣,让他们去别的朝代,选择别的皇帝很难吧?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信誓旦旦道:“臣肯定不会选择别人,但后世的人会怎么写臣也不知道啊。”

房玄龄/杜如晦吹胡子瞪眼:老狐狸。

【想去汉武帝手下干活的名相居然是0耶。

地府的文臣们一听是给汉武帝当丞相,连连后退,开什么玩笑,给汉武帝当丞相,是嫌命不够长是吧?

阎王等了一会儿也不见有人报名,不由道:汉武帝不是公认的千古一帝吗?是明君啊,自古明君贤臣,当千古一帝的贤臣不比当一个普通皇帝的贤臣好吗?

也更出名不是?

千古一帝可不多,你们要把握机会啊!】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脸黑了,他不在乎丞相是一回事,但是没有人选他又是一回事。

尤其阎王还说了他是千古一帝,要是没人选他,选秦始皇和李世民的却很多,他不是很没面子?

于是刘彻迁怒了,他把目光转移到现在的丞相,以及将来的几个丞相身上,别人不选他,这些人也不选?还想不想做丞相了?

被扫到的大臣苦不堪言,期期艾艾道:“陛下,此书是后世人所作,并非臣的想法。”

刘彻双目微眯,眼神危险:“这么说你们是想当大汉丞相咯?”

众人连忙道:“臣不敢。”丫的,这天没法聊下去了。

大秦

秦始皇听到千古一帝,心中一动,这明相篇肯定也有他,而且愿意来他手下干活的肯定不少吧?

他可没有像汉武帝一样频繁更替丞相。

他就六个丞相,吕不韦、昌平君、王绾、隗状、冯去疾、李斯。

除了吕不韦饮鸩自尽,昌平君反秦阵亡,其他几人可都好好的,王绾、隗状善终,冯去疾现任右丞相,李斯任左丞相。

这不比汉武帝强?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和秦始皇一个想法,都是千古一帝,有汉武帝肯定也有他们。

李世民得意道:“秦皇汉武虽是千古一帝,但也是历史上公认的暴君,朕可比他们好说话多了,愿意来朕手下的明相应该不少吧?”

李渊听不下去了,“二郎,低调些。”

【阎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有人报名:要是再没人报名,本阎王可就要点人了!

地府的文臣们如临大敌,眼珠子一转,决定死道友不死贫道。

萧何:我乃汉臣,去汉武帝处不合适,尔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