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小县令被迫登基(基建) > 第19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3节

 

“挖矿工人的工钱再提三十文,最近就开始再继续招人!大江村准备停窑一个月?不行不行,一个月太久了,你去跟田大山说,最多半个月。看看还有没有村子想要做砖瓦生意的,县衙出面去帮忙——算了,县衙现在也腾不出人手了,找周茉,让他们砖瓦厂的人去帮忙。还不够的话,停掉青砖瓦外输的生意,改做红砖,先保证县内需求。”

陈庚年最近也忙的焦头烂额,他先处理了几件要紧事,随后又说道:“北边的路应该修的差不多了,邵安从今天开始留在县城吧。商铺街的房子已经盖的七七八八,让他们那些摆摊的商贩赶紧搬回去,最近老有居民反应,摆摊的影响到他们正常生活了。还有,住进去以后,不能随便倒生活污水,地下排水系统还在搭建,等彻底搭建好了才能用。”

邵安闻言张了张嘴,正准备应声。

这时候外面有差役来催促:“县太爷,胡老爷、裴老爷在外面等着您呢,说是今天忙的很,特地空出来半天时间,问您能不能先过去一趟?”

吁。

陈庚年闻言叹了口气,这事儿他确实得过去一趟。于是只能说道:“胡铭,你来主持接下来的晨会,我出去一趟。”

言罢,他急匆匆出门。

后面还听见胡铭喊道:“县太爷,等您回来以后,再确定下医馆的选址。还有,东区的壕沟具体挖到哪里,咱也得重新商量下,原定的学堂地址和公园打冲突了!”

“行。”

外面穿来县太爷疲惫的声音。

办公房里,众人互相对视,各自苦笑。

真是要把人给忙疯了啊。

胡铭叹了口气:“泉儿跟宝来都关在军营里仨月了,还不出来帮忙。我琢磨着,等他俩出来,看到现在的江县,估计都不敢认。”

因为变化真的太大了。

简直一天一个样!

-

县衙外面。

着急忙慌的胡志峰瞧见陈庚年出来,狠狠松了口气:“庚年,你总算是来了,我跟你说,你再不来这真得出事儿!走走走,先去地里瞧瞧。”

旁边,裴仲也很着急:“那我——”

胡志峰急声道:“一个时辰,我就占一个时辰时间,事儿解决了我就去自己忙。老裴你先等等,算了,要不你也一起来吧,反正地里也有棉花。”

裴仲一想也是:“行。”

既然他俩商量好了,陈庚年点点头:“那就走吧,去顾家村。”

三人坐上县衙的马车。

饶是两位老爷现在正忙,可坐在马车上穿梭县城的时候,看着四周围的变化和热闹场景,都忍不住惊叹。

前面街道上,一群工人正在扒房子,还是同样的口号——

“1、2、3——推!”

轰!

又是一条街区被全部扒掉。

房子的主人们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神情激动又唏嘘。

这种画面,如今在县城里已经不新鲜了。

扒掉旧房子,才能住上新房子呐!

“这条街我记得,以前是出了名的穷地方,还有人卖过儿女。”胡志峰唏嘘道:“一转眼,全都盖新房了啊。”

裴仲深以为然点头:“看江县现在这个发展速度,有时候我都觉得害怕。还好咱老哥几个都开了厂子,要不然铁定得被远远甩开。”

谁说不是呢!

可刚没唏嘘着呢,一提到开厂子,胡志峰又急了,他看向陈庚年:“庚年——”

陈庚年摆摆手,一脸疲态:“叔,我都知道。到了再说,你让我先眯会儿。”

胡志峰闻言一怔,和裴仲都没再开口。

这还是他俩头一次见陈庚年如此疲惫呢,看来最近这段时间是真忙狠了。也是,江县现如今发展如此迅猛,作为县太爷,不操心才怪。

陈庚年一路都在眯着补觉。

但其实也没睡安稳,他心知肚明怎么回事儿,因此最近已经差人去凉州送信,联系了娄姝。希望娄小姐这次要不掉链子,赶紧给他送一批人过来,先把挖煤烧砖修路的燃眉之急给解决了。

但除了这些,别的地方也需要人啊!

到了顾家村以后,陈庚年带着裴仲、陈申去了顾小牛家的田地。

四月份种下的大豆秧苗,如今已经开始收割,一亩地的豆子产量,约莫在三百斤上下。

当时一百多位佃户,开出了大概四百亩的田,两百亩种棉花,两百亩种大豆。

按照正常估算,大豆应该能收上来六万斤。

胡志峰和县衙签约的契书里,是有盈利指标的,也就是说,他必须得赶紧把豆子都磨成豆油。一部分在县区内售卖,一部分输送去凉州。

至于为什么县衙要私家厂保证‘盈利指标’?

当然是因为要钱啊!

现在城市建设这么多项目,哪个项目不要钱?想要持续大肆敛财往城建里砸,江县就必须去赚凉州那边的钱!外输贸易绝对不能断!

可并不是地里收成六万斤大豆,磨油厂就能收到六万斤豆子的!

因为人们见到了大豆的利润,都想要开荒种大豆。既然要种大豆,肯定要买种子。

这些大豆刚收割出来,就被民众们买走了,这家买几十斤,那家买几十斤,最后胡志峰粗粗估计一下,他们胡家磨油厂能收上来八千斤豆子都算是好的!

因为县区内还有其余三个乡绅老爷跟着开了磨油坊,那边也在收豆子!

反倒是棉花还好,因为棉花要的是花絮,种子反而都能便宜卖出去,纺织厂也不需要棉花种子。

但轧籽、弹棉花等等,都是新的工艺,需要陈庚年来盯一下。

所以裴老爷跟胡老爷才会这么着急啊!

可开工厂的乡绅老爷们着急,种棉花、大豆的村民们最近都乐开了花。

尤其是顾小牛夫妻俩。

他们家三亩地大豆,现在才刚开始收割,就已经全部卖了出去。

那黄澄澄的豆子剥出来晾晒的时候,好多村民们都来看稀奇。娘嘞,这豆子瞧着是真稀罕人啊,来年他们也要种大豆!

豆子只是稀罕人,那棉花就是真能让人眼馋了。

不仅眼馋,还有点震撼般的冲击力。

八月份的天,碧空如洗阳光毒辣,光线强的很。但那日头有多毒辣,地里的棉花就有多漂亮。

一眼瞧过去,棉花的枝叶都已经枯萎发黑,唯独留下枝头上雪白雪白的棉花在太阳底下绽放,那颜色是真白净啊,在阳光下白的近乎刺眼。

有人忍不住用手摸一摸,那软和的哟,让人眼睛都瞪直了。

这东西要是塞进被子里、衣服里,到了冬天该多舒坦呐!怪不得县太爷说棉花能制作衣服、棉被呢,如今上手一摸,稀罕的大夏天都不舍得撒手。

而且棉花的价格,还是大豆的两倍呢!

就这段时间,时不时都有江县人来田地里看棉花。

那雪白的颜色,柔软的触感,在县区内造成了好大的轰动。谁不想盼着等冬天的时候,穿棉布袄子,盖棉花被子呢!

因此,江县人种大豆、种棉花的热情空前高涨。

大家都在争先恐后买种子,准备申请开垦荒地,争取明年都能种上大豆棉花!

“县太爷,县太爷您来啦!”

顾小牛瞧见县太爷过来,喜笑颜开打招呼,可一看到后面跟着的胡志峰,尴尬道:“胡老爷,您怎么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