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朕靠美貌追妻 > 第44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4节

 

平夏觑了眼半雪,有意无意地问:“听说郡主今早胃口不错?”

“可不是,足足用了半碗清粥。”半雪心领神会,顺着话音道,“郡主连早食都痛快用了,定然不会厚此薄彼,置这区区一碗汤药于不顾。您说是吧,郡主?”

“……”洛之蘅失语道,“你们俩一唱一和将我的话堵了个彻底,我还能说什么?”

她虽是这般说,语气却不显怒意。

半雪嘿嘿一笑,立刻拿起一旁的几案上的甜口小碟捧着,殷勤道,“郡主别怕,奴婢特意准备了苏记的金丝蜜饯,用来压苦味最是合适不过。”

洛之蘅睨她一眼,取出药碗中的汤匙,闭眸屏息,一口气将汤药灌下。

半雪眼明手快地将蜜饯递过去,洛之蘅皱着脸慢吞吞地咬蜜饯,好半晌,才将嘴巴里浓郁的苦味驱散干净。

洛之蘅望向半雪:“这下可以将书给我了吧?”

“郡主莫急,再稍等片刻。”半雪利索地拿湿帕擦了擦洛之蘅的手,又取出药膏在她的指腹上细细涂抹。

洛之蘅这才想起自己指腹上的伤还未痊愈。

药膏涂抹在指腹上,清清凉凉的,散发着淡淡的花草香,闻起来沁人心脾。

洛之蘅疑惑:“我昏睡这些天,大夫又研制了新的药膏?”

她分明记得最初的药膏不是这个气味。

半雪摇摇头,解释道:“这药膏是崔公子送来的。”

“崔公子?”洛之蘅微怔。

半雪“嗯”了声,说:“当时郡主烧得厉害,奴婢惊慌之下失了章法,一时忘记了手上的伤。还是崔公子过来看您时发现,送来了这瓶药膏,叮嘱奴婢要日日替您上药。当时奴婢还担心这药膏不适症,结果医士说这是顶好的伤药,寻常医士是决计做不出来的,就连他也难窥奥妙……”

洛之蘅嘴角微扬,轻声道:“以后崔公子送来的东西接着便是,不用特意找医士查看。”

“郡主未免对崔公子太信任了些。”半雪颇有微词,就差把“防人之心不可无”七个字刻在脸上。

洛之蘅笑而不语。

凭借太子的身份,若真的想要对她不测,压根用不上在东西里动手脚这种下作手段。

况且。

她如今和太子……是朋友。

友人之间,总该交托信任。

因应承了要带洛之蘅外出散心,太子这几日都忙得脚不沾地,想要赶在洛之蘅病愈前处理完紧要事务。

有关刺客所携兵器的调查,也终于在此时有了眉目。

工匠前来禀报时,太子和南境王正凑在一起议事。

南境王屏退左右。

负责探查此事的工匠拱手道:“王爷那日吩咐之后,属下不敢懈怠,带着人核查了不少时日,终于确定了兵器的出处。”

“是哪里造的兵器?”南境王急急追问。

“这些兵器皆是军械——”

“胡说八道!”南境王吹胡子瞪眼,“军营的兵械数量皆被严格管控,一进一出均被记录在册,那么多兵器不翼而飞,下头的人岂敢瞒报?况且,那些兵器虽然精良,离军械的要求却隔着十万八千里,哪会是军营的兵械!”

“叔伯消消气,”太子看了眼底下哭笑不得工匠,温声道,“先听他把话说完。”

南境王意识到自己太过急切,顺势抱臂坐下,对着工匠道:“你接着说。”

工匠应了声“是”,续道:“王爷有所不知,底下的工坊制造兵械,并非件件合乎规格。毕竟是以军械的标准打造,虽不合规,却也比寻常器械精良许多,销毁着实可惜。是以这些不合规的军械便会被送往境内各府,由府衙调配给下辖巡检司使用。属下仔细查阅了工坊的留档,这些兵器皆是隆庆二十一年所制,因不合规,送到了宁川府衙。”

“好一个巡检司!”南境王“腾”地拍案而起,咬牙切齿道,“竟敢在本王的眼皮底下对本王的女儿动手!”

眼看着南境王要往外走,太子忙叫住他:“叔伯留步。”

他朝着工匠摆摆手,等工匠退下,才问:“叔伯这是要去巡检司要说法?”

“当然!”南境王声音凛然,“你和蘅儿险中逃生,受了如此大的惊吓,岂能不声不响地含混过去?”

说着,他警惕地望向太子:“难不成你是想让我忍气吞声?”

太子未置可否,只是道:“这件事叔伯不宜再出面。”

“笑话!”南境王冷笑,“本王的女儿遭人暗害,难不成本王还不能去讨一个公道?”

“巡检司恐怕不知实情,为难他们无济于事。”

南境王皱眉:“兵械是他们的,他们如何会不知情?”顿了下,又道,“就算他们不知道,负责调配的府衙总不可能一无所知。”

“叔伯还不明白吗?”太子语气平静,“这场刺杀是冲着我来的,阿蘅妹妹是受了无妄之灾。”

“你在南境同人无仇无怨,平白的针对你做什么?”南境王不解。

“南境无人知晓太子奉旨来南境,但盛京朝堂人人皆知。”太子冷静道。

他点到为止,南境王虽然粗枝大叶,却也并非蠢笨之人。他思量片刻便缓缓明白过来,这些人,是存着把太子摁死在南境的心思安排刺杀,太子一旦亡在南境,储君之位空悬,是谁获利显而易见。

这是储位之争。他若是深究下去,哪怕无意,也会被有心人认为他牵扯其中。

想到太子来南境这般隐藏身份,居然都能被人查到蛛丝马迹。

南境王眼神复杂地看着他,拍拍他的肩膀,重重叹息:“这么些年,你也不容易。”

太子不以为意地笑笑,只是道:“叔伯放心,阿蘅妹妹的委屈,不会白受。”

“我定会为她讨回公道。”

仲夏尾声,南境暑热正盛,饶是躲在树荫下,也驱不散炙热暑意。

唯有清早日头未高悬时勉强凉快些,便也成了一天里街市上最为熙攘的时辰。

一辆马车在拥挤的宁川长街中艰难穿行。出得城门,同洛南一行人汇合后,平稳地在官道上疾驰起来。

晨风顺着窗缝飘入车厢。

方才在街市中积攒的憋闷散净,洛之蘅松口气,疑惑问:“阿兄这是要带我去哪里?”

病去如抽丝,她的病气断断续续,直到昨日才算好利索。太子也果然遵守承诺,带她出门散心。

她原以为太子口中的“散心”之地,同去街市差不多,一日便能归。

谁料昨晚将入夜,太子便遣人回来叮嘱她收拾行装,她那时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番散心,竟是要出府小住。

她养病这些时日,太子亦是早出晚归,忙得无暇他顾。

见不到人,商量“散心”一事也就无从谈起。是以直到此时,她都不知道这辆马车要往何处去。

相较于她的疑惑不解,太子倒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清闲模样,微阖着眼靠在车厢壁,神情惬意,很有出游散心的架势。

听到洛之蘅询问,太子也不多言,只不紧不慢地道:“自然是带你出去避暑。”

洛之蘅:“……阿兄明明知道我问的是什么。”

太子敏锐地捕捉到她语气中的细微抱怨,不由睁开了眼,正对上洛之蘅直直望过来的目光。

从前洛之蘅同他相处,恭敬疏离有余而亲近不足,纵然日日形影不离,也仿佛隔着层屏障,怎么也冲不破。他提出的种种要求,纵然再无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