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朕靠美貌追妻 > 第4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节

 

洛之蘅:“……”

“你问这个做什么?”太子漫不经心地问。

洛之蘅指尖下意识抚向腕间,斟酌道:“阿兄来南境这些时日赠我良多……”

太子了然:“所以你想酬谢我?”

洛之蘅老实地点了下头,有些惭愧道:“我私下想了许久,想着阿兄大约瞧不上金银玉石这些寻常之物,才想当面问问阿兄的喜好。”

问倒是问出来了,可惜她送不了。

洛之蘅遗憾地暗叹一声。

“你倒是机灵,知道来当面问孤。”太子不紧不慢地出声。

没有拒绝,反而像是在鼓励她询问。

洛之蘅眼睛微亮,虚心请教:“敢问殿下可有所求?”

太子当真专心思索起来。

洛之蘅也不着急,静静等着他想。不知他想到了什么,眼神慢慢地柔和起来,洛之蘅颇觉意外。

不多时,太子悠悠出声:“我想尝尝南境地道的石花糕。”

“阿兄知道石花糕?”洛之蘅微讶。

太子瞥她一眼:“怎么?”

洛之蘅莞尔解释:“我幼年时宁川许多走街串巷的小贩会卖石花糕,这些年来愈发少了,就连许多当地人都鲜少再提起石花糕,没想到阿兄竟然听说过此物。”

太子好奇:“为何卖的人少了?”

“石花糕做法简单,只是原料难得,需要东边运来的石花草。我幼年时南境尚不安稳,为了抵御南越,水路发达,方便运送。这些年来再未有过动乱,游船多了,水路也不如以往发达,缺少原料,卖的人便也不多了。”

“走官道不能运吗?”太子疑惑。

“能是能,只是走官道的成本太高了。”洛之蘅耐心解释道,“各个关卡都要文书,运送石花草的车马花费颇大,不如货船方便。石花糕本就是薄利多销的小食,成本上来了,小贩赚不到钱,自然也就不再折腾了。”

太子若有所思:“竟是如此。”

洛之蘅微微颔首,话音一转,又道:“不过阿兄不必担心,你既想尝尝石花糕,府中也是做得的。”

“不是缺石花草?”

“每年夏秋醉香楼都要去东边进海货,偶尔会运回来些石花草,到时命人买一些回来就是。”洛之蘅如数家珍地说完,又歉疚道,“只是运送石花草的商队不知何时能到,要劳阿兄等上一等。”

“无妨。”太子不以为意地道。

云间寺中清净质朴,两人在山中不问世事地住着。

洛之蘅每日早起礼佛,太子便窝在房中看书。到日头将尽时,两人便相约在寺中闲逛,很是轻松惬意。

谁都没提要离开的事。

直到半个月后,南境王终于按捺不住,一封书信送来了云间寺。

书信洋洋洒洒写了几页,总结下来只有一个意思:

玩儿得时日不短了,该回家了。

不要乐不思蜀。

两人这才不紧不慢地收拾行装启程回府。

马车上。

洛之蘅想着南境王那封苦大仇深的书信,半是好笑半是纳罕地道:“阿爹难得耐不住性子,居然这般早就催着咱们回府。”

太子见怪不怪地道:“出来大半个月了,叔伯定然挂念你。”

“未必。”洛之蘅摇摇头,“往年我在云间寺住上数月阿爹都不着急。”

虽然如此说,她却没有丝毫抱怨。能在云间寺住上这半个月,她已然很知足了。

太子却似有所悟。

半个月不算短,他虽提前理好了手头的事务,但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这半个月来还是要靠南境王安排驻军的一应事宜:又要整合边境的情报,又要训练兵士,还要分出心神研究布防推演,更别说大营本就落在南境王肩上的军务……

坚持半个月才催促他们回府,南境王已然很是仁慈了。

想到这里,太子颇有些心虚地抿了口茶。

马车平稳地驶进内城。

到王府门前时,正是黄昏。

洛之蘅率先由侍女搀扶着走下杌凳。

府门前隐隐有说话声。

洛之蘅将将站稳,门房便匆匆迎上来禀报:“郡主,有位公子,自称是赵公子的族弟,说要探望兄长。”说着,门房为难道,“小的和他说了咱们府上没有姓赵的公子,他偏偏不信,执意纠缠……”

洛之蘅抬眼。

门房身后走出一位俊朗的青年,一身素色的交领长袍,腰束革带,对着洛之蘅正儿八经地拱手,语气温和道:“长乐郡主安,在下赵——”

“小五?”太子的声音忽然冒出来。

青年声音一顿,猛地抬头朝洛之蘅身后望去,惊喜道:“三哥!”

“真的是你。”太子走下马车,微讶问,“你怎么来了?”

“听说——”

青年正要解释,太子想到什么,抬了抬手。

青年意会,声音戛然而止。

太子走到洛之蘅身边,介绍道:“这是舍弟明彰。”

洛之蘅了然。

皇帝登基后封唯一的弟弟为惠亲王,惠亲王早逝,留有一子,唤明彰。

就是眼前这位了。

既然他没有同门房挑明身份,洛之蘅便也未曾点破,只朝他见礼道:“赵公子安好。”

赵明彰忙侧了侧身,摆手道:“郡主客气了。”

门房见状,想到自己方才一直拦着赵明彰,颇有些战战兢兢。

洛之蘅朝他道:“赵公子舟车劳顿,你去帮着把他的行装送到府中。”

门房忙应下,如蒙大赦地告退了。

太子虽然住在南境王府,到底也是客居,没有反客为主地发话。

洛之蘅进退有度地将人请进府,借口要为赵明彰安排住处先行离开,给兄弟二人留足了叙话的空间。

太子带着赵明彰来到所居院落的书房,关上门,蹙眉问:“你来南境做什么?”

赵明彰老老实实地坦白:“崔老将军收到了南境王的书信,说兄长在南境遇袭,老将军担忧兄长,我便想着替他来南境探望。”末了,十分机警地补充道,“我不是偷偷来的。”

太子神情依旧难看,想到府门前并无侍从的踪影,语气不善地问:“你是一个人过来的?”

赵明彰忙解释道:“不是,我带了侍卫的。怕误了兄长的事,所以一进宁川便按照老将军的叮嘱先找到了阳起。侍卫由阳起安排好,我这才来的王府。”

说着,惭愧道,“没想到还是误了兄长的事。”

太子闻言,面色稍缓,仍旧问道:“我遇刺的事皇帝也知道了?”

赵明彰摇摇头:“南境王的书信上说了兄长无虞,老将军怕此事传进皇伯耳中会节外生枝,担心皇伯着急之下催你回京,便瞒了下来。我那日正好在崔府探望老将军,所以才会知道这桩事。”他担忧地望向太子,“兄长的身体当真无碍?”

太子“嗯”了一声:“那些刺客并未伤到我。”

赵明彰这才松了口气。

“外祖的身体如何了?”

赵明彰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兄长放心,崔老将军身体硬朗着呢,一切都好。只是有些挂念你。”

太子微微颔首:“辛苦你了。”

“是我该做的。”赵明彰笑笑,问,“兄长可打算好了何时回京?”

“南境的事还没有忙完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