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鸣鹤(重生) > 第3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节

 

裴夕舟后退一步,在暗影中沉默伫立,宛若一羽孤冷的鹤。

他面上神情更是悲彻过?后的孤清。

云亭心头忧虑,想要寻着一个话题打断他的思?绪。

有?谁能让世子不那么冷?

他想起雪中那抹红衣身影,嘴角微动,试探地问道:“世子,承天书院年考将近,您这些日子还去?学堂吗?”

裴夕舟垂下?眼帘,将思?绪尽数沉坠进心底。

“年考去?,其他时日便不去?了。”

……

顾府。

梅长君送完江若鸢归来,便觉心头疲累。

数日前?,朝中果真有?人混入北镇抚司,想要提前?送江继盛上路,被早有?准备的桑旭抓了起来。

这几日,梅长君循着线索查去?,许久不曾好好歇息,再加上今日心绪难平,回房执笔梳理完最新线索后,终是撑不住,趴在桌上睡了过?去?。

这一睡便至日暮。

回府时便被顾尚书叫走?的顾珩推门进来。

睡梦中的梅长君睁眼,意识昏沉间,感觉到眼前?一道身影,便朝他看过?去?。

“顾珩。”

她轻轻地道。

顾珩脚步微顿。

这是梅长君第一次这样唤他。

熟识前?,她称他顾公子,入了顾府后,她总是唤他兄长。

眼前?人仍在半梦半醒之间,顾珩压下?心中的异样,关切地问道:“怎么这般睡过?去?了?”

梅长君摆摆手,晃晃悠悠地起身,低声自语着:“顾珩……改变……”

顾珩心神全在她将要跌倒上,一时并未听清。

待他将她扶住,梅长君才回过?神来,马上改口道:“兄长。”

顾珩似笑非笑地望向她。

梅长君眼神微闪。

方才梦着江继盛的结局,她觉得自己似乎改变了一些,但又似乎对他的命运没有?什么影响。半梦半醒之间,她意识到前?世顾珩查无?此人,心中无?由地有?些恐慌——

害怕顾珩如江继盛同样,踏入那所谓的既定的道路。

“我?梦中说胡话了?”

梅长君揪着顾珩的衣角,心中暗暗思?索:他应当没有?听清吧……

顾珩摇摇头,他倒也只是听到她直呼其名。

“累了许久,饿着睡对身子不好,先用膳吧。”

女使将膳食呈了上来。

“竟是有?酒?”

梅长君撑腮斜坐,懒懒垂眸,在发现酒壶时提起了些兴致。

顾珩点点头,一边斟酒,一边沉声道:“心中沉郁,唯借酒浇之。”

“心中沉郁……”

梅长君低声重?复着,想起前?世江继盛死后的局势。

群情激奋之下?,沈首辅受到了一定的打压,但实则并未伤及根本,在不久后借助另一桩事恢复了元气。

江继盛的父亲逐渐意识到了这一阶段的结果——陛下?有?松动之势,清流派逐渐站稳朝堂,开始真正和沈党分庭抗礼。

他行事极稳,不能一击致命,便不会完全翻脸。在沈党的激烈反击下?,他只安安心心地待在家中写?青词。

而关于江继盛死劾一事,他对沈首辅直言,江继盛并非他亲子,自己虽被推于人前?,但实际上人微言轻,许多事情并未涉及。后来,他甚至亲自将江继盛从家族中除名,又与沈家缔结姻亲。

如此迷惑的行为,让历经世事的沈首辅都有?些难以判断,再加上他确实不算掌握清流派实权之人,便也逐渐信了他的言行。

朝局逐渐恢复平静,清流派和沈党再次处于休战状态。

“兄长觉得江兄的死劾值得吗?”

梅长君闷闷饮了几盏酒,忍不住出言问道。

顾珩放下?酒杯,面容一肃。

“江兄此举只为拨乱反正,至于值得或不值得……朝局晦暗,我?们能做的,唯有?守住内心清明?而已。”

“就近日而言,江兄一事传至陛下?耳中,江浙之局或可改了。”

梅长君眸光微动。

“父亲方才唤我?去?,便是陛下?下?令,让他与数位朝臣前?去?江浙。”

顾珩眸中终于浮现几分笑意。

沈首辅在陛下?心中的形象确实受到了打击。江浙一事本是由他负责,但在江继盛死劾后,陛下?心有?怀疑,决定让数次上疏请命的顾尚书前?往江浙一探究竟。

“什么?父亲现在就要动身?”

梅长君听完顾珩的话,语气有?些震惊。

这和前?世不一样了。

前?世开春后,江浙的混乱越发严重?,蛮夷们来得越发频繁,一年至少进犯几十次。

当时前?往江浙的领兵之人并非顾尚书,他示敌以弱,甚少出击,仅有?的几次结果也是败多胜少,入不敷出。再加上改稻为桑之策引发的乱局,百姓困顿不已,也逐渐有?了反声。

内忧外?患之下?,一次又一次的战败消息传回京都,朝中人苦思?对策不解,直到后来,顾尚书不知为何受到了任命,只身奔赴战场。

他与其他将领不同,并未局限于一城一镇的得失,力排众议,首先加强边境防务,调集地方军队轮流守卫边界。

而在用兵上,他也一反常态,直言“当以数万之众,堂堂正正,彼来我?往,短兵相接”。在一次战役中,蛮夷使计诈败,帐下?兵将都建议“佯北勿从”。顾尚书却言,要“收军整队,留人搜瞭,擂鼓追逐”,最终大胜。

从文臣到武将,顾尚书似乎突然转变了身份,也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他殚精竭虑,不惜此身。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江浙平息后,他回到京都,心却已经不在朝堂,渐渐退出了朝局中心。

梅长君忆起世人对顾尚书的评价,发现皆是赞誉之声,却甚少有?人探究他转变的原因?。

“是,军令紧急。”顾珩低头为梅长君夹菜,并未察觉到她的沉思?,半晌后,又补了一句,“我?也要去?。”

人生若只如初见(二)

梅长君回过神来, 便听?见顾珩简短的话语。

他弯唇笑着,桌上灯烛罩下一片摇曳朦胧的光。

这一瞬间?,梅长君突然有了一种感觉——历史的长河曲折掩映, 她开始慢慢触及那曾记载于史册上的只言片语。

既然顾尚书能够被提前派去江浙,顾珩此次随行,又当走向何方?

方才梦中的恐慌之感逐渐扩大, 梅长君手指一颤。

置于桌沿的酒杯被碰到地上,发出“叮”的一声脆响。洒落的酒水浸染上她的衣袖, 顺着指间?滴滴答答淌下, 溅落如玉碎。

梅长君顾不及处理, 抬眸望向顾珩:“一定要去吗?”

顾珩起身走到梅长君身边,一边用素帕替她拭去指间?的酒液,一边笑道:“长君一向波澜不惊,今日反应竟如此之大。”

他淡笑摇了摇头:“此前也是, 你?传来江浙的信中,字里行间?忧思重重。”

梅长君没有回答,静静地望着他, 仿佛想要得?到一个?保证。

顾珩将跌落的酒杯拾起,缓缓垂眸,郑重地开口道:“你?放心, 我?会平安归来的。”

用完晚膳,便是分别。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