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欢迎来到零零年代 > 第16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章

 

崔志青立马高兴了,“腌菜包,没有腌菜包,豆沙包也行。”崔美青走到cao场的时候,cao场已经聚起两拨人了,在卡车旁边称茶叶的,还有在自行车旁边买包子的。卡车旁边的都是大人,穿着灰扑扑的衣服,带着帽子,脸晒得黝黑。自行车旁边大多数是小孩,大人站在她们旁边,等着付钱。崔林院和李英婼正在等着称茶叶,李英婼还奇怪,自己家小孩怎么不上来买包子,仔细寻找一番,这才发现站在卖包子老板边上的崔美青。“你先称着,我去给小孩付钱。”李英婼交待老乖,“称看仔细一点,账也看仔细点,别记错了。”“是啦是啦,你快去,待会她想吃的馅没有了,她要伤心了。”这时,崔美青前面的人买好了,老板问崔美青:“想吃什么包子?”崔美青:“腌菜包一个,糖包一个。”老板利索的拿塑料袋从蒸笼上拿下来两个包子。李英婼挤了进来,“我家小孩买了几个?”老板把包子递给崔美青,笑呵呵地说:“两个,总共一块钱。”李英婼把卷边的一块钱递给了老板,还不忘记嘱咐崔美青:“现在先别吃,你拿回去和饭一起热一热再吃。”崔美青拿着包子,答应了一声,踢着广场上的石子,慢悠悠地往家走。把两个包子放进蒸笼后,崔美青看着灶膛里跳动的火光发呆。卖包子的老板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老年妇女,穿着旧旧的衣服,头发凌乱。她家包子铺的包子卖不完的时候,她就会骑着自行车,驮着几个蒸笼的包子,在各个交通不便的茶厂间兜售包子。这么累的活,这个老板一干就是四五年,那肯定是有赚的。可惜她家没有人会包包子,不然怎么也得发这个财。崔美青再次感慨:为什么每一个年代文的女主都有的厨艺技能,就她没有点亮呢?这个重生名额落到她头上,真的不是浪费吗?称好茶叶的爸妈回来了,饭蒸被抬到了桌子上,李英婼手里抱着一把青菜,这就是他们家今天中午的菜了。滇南人口中的青菜,学名叫芥菜。这种菜长出来一个星期左右的时候,味道清甜的,口感爽脆,放油放盐,简单水煮,味道就可以秒杀一众蔬菜。芥菜长大后,如果水分充足,味道不会变,但是叶片变厚,菜原本的味道会更厚重,这个时候还是可以水煮,清凉下火。如果水分不充足,芥菜就会变苦。这个时候的水煮芥菜就需要一碗万能蘸水。放了盐、味精、小米辣和一点点蒜末、酱油的蘸料加入水煮芥菜的汤,一烫,就可以激发蘸水的辣。这样吃芥菜,清苦的味道被蘸水中和,吃起来下饭爽口。今天家里的青菜就是这么吃的,崔美青是小孩,辣椒不能多吃,吃了几截青菜就被制止了,“吃这个,”李英婼把腊肉撕好放进她的碗里,“辣子吃多了,小心肚子疼。”崔美青只能把肉丝和饭混在一起,奋力扒饭,吃完一碗饭后,她从饭蒸里拿出包子。

老哥已经把腌菜包吃掉了,刚才她跟着混了两口,别说,腌菜包里的腌菜真够味的,酸辣口,馅料汁水把周围的一小片染成了黄绿色,让包子的味道层次丰富了很多。虽然是卖剩下的包子,但料很足,没有馊,好吃。她其实不爱吃糖包,小时候不爱吃,长大了也不爱吃,但是老妈喜欢吃糖包。崔美青小心的把包子撕成两半。糖包里面放的是白砂糖,包子蒸熟的时候,糖包里的白砂糖也被蒸化了,变成了糖浆,黏黏糊糊的粘在包子上,吃得时候糖浆一不小心就会流出来。她动作小心,糖浆一点都没流出去,可喜可贺。崔美青把包子分给妈妈,嘴里嚷着:“妈,给你,吃。”李英婼惊喜地接过包子,“哦呦,还有我的份,阿美懂事了。”崔美青好几年没被这么叫了,乍一听见“阿美”这个叫法,感觉怪怪的。她这一辈好像不少人的名字里都有一个“美”或“梅”字,在“美”前面加一个“阿”,似乎是这些年毕竟流行的叫法。听起来真羞耻啊。崔美青脚趾悄悄抓地。“没有我的份吗?”崔林院凑上来开玩笑,“爸爸好伤心。”崔美青当然看得出来爸爸在开玩笑,但她还是准备把手里的包子再分一分。崔林院赶紧制止她,“不用了,不用了,你快吃吧,我不喜欢这个馅的包子。”大人,真是无聊。做过一次大人的崔美青如是的想到。糖包其实很好吃,包子嚼起来本来就会有甜味,和糖浆混在一起后,黏糊糊的糖浆恰到好处,让包子的味道没有那么干巴了,就是吃多了容易腻。吃过午饭,一家子立刻往茶地赶。 怨种兄妹今天去的茶地就在寨子附近,走几分钟就到了。崔美青一到地里就戴上了草帽,草帽太大了,直接把她的头和脸盖得严严实实。九月份的太阳还是很,能遮一点就遮一点吧。李英婼给崔美青戴围腰,系带子的时候拉得紧紧的,这样可以避免茶树枝挂烂衣服。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