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宠妻[重生] > 第115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5章

 

之前在朝堂上,他仗责罚俸了几位官员,朝臣们私下也都有不满,却也没人敢说了,因为如今朝堂上,很多官员都被换了。

“既如此在意,当初为何……?”

章先生有些不解。

“林氏于他来说助力很大。”

“父皇从前就不甚出色,但他也是嫡长子,之前又会在外表现做人,从前朝臣们不也都被他瞒住了,眼下他原形毕露了,不过对咱们来说也是好事。”

齐寻说完拿起一旁的茶水,一饮而尽,江南这边很少下雪,马上要过年了,天气严寒,外面居然飘起了雪花,自然无法跟京城的鹅毛大雪比。

冬日里,室内昏暗,一般人多用明纸糊窗,这样屋内亮堂一些,也不需要那么多灯油,闻着难受,齐寻的书房也不例外。

“新年一过,很快就是春耕,这一年的赋税也要送往京城,本王担心,他会顺势要求把润州以及整个江南所有粮仓内的粮食全部都运抵京城。”

章先生闻言随后道:“殿下放心,属下到时候都会安排好的。”

齐寻预判的没错,太子确实起了这个心思,新年刚过,他那边立马就下了旨,要把江南这边几个州府所有粮仓的粮食全部运送到京郊军营去。

齐寻之前去润州粮仓视察过,这个润州知府倒不是贪官,粮仓内的粮食最多不少。

真的当上皇帝后,太子也觉得没那么自由了,做事免不了瞻前顾后,原本他想借机处理齐辉跟齐寻,后来又被手下一个幕僚劝住了。

幕僚让他别急在这一时半刻的,等待时机,赵王燕王固然会做大,可他们到底实力有限,这一点在先帝分封的时候,何辉就考虑到了,也是为了江山能传万代,先帝孝期还没过,两位王爷若是出事,对他的名声也有影响。

到时候岂不是给了这二人一个起事的绝佳机会,民心也会有所偏向,他刚登基,这样行事,不利于朝政的稳定。

太子终究是被劝住了,他登基不久,怎么想都是肃清朝堂更重要一些,多安排自己人,先把这件事放下了,但他也没忘,这不趁机就想把江南粮仓都搬空。

江南那边好几个州府,粮仓也不少,他是一个也不准备留,原本郊外军营的粮草都是由京城这边供应的,各地送来的粮草汇总之后,除去送到前线的粮草,剩下全部都汇入到国库。

各地粮仓肯定也有余粮,这是为了在发生灾害的时候,赈灾用。

春日里的江南,风景秀美,看着园子里的鲜花依次开放,蝴蝶飞舞,洛宁心情不由得更好。

不过,私下里,她也在帮忙。

她自认为认知浅薄,却也知道,粮草的重要性,尤其是京城下来那么一道旨意,若是他们不从,立马就会扣下来一个图谋不轨的名声。

但若是都送走了,也不利用润州的安定,私下里,她让穆管事也开始收购一些粮食铺子,郊外也开始买一些庄子,不过这些都是私下进行的,为了不引人耳目,只能慢慢来。

“本王已经给朝廷去了信,另外让蒙徐那边也提早准备好。”

书房内,齐寻抬眸看着桌上的舆图,心里已经有了主意,这个机会要是把握好了,可借此肃清不少太子在安插在这里的官员。

“是。”

齐寻先给朝廷回信,他的意思是希望朝廷开恩,多少要留下一些,今年春种才开始,还不知秋收的时候是何模样。

万一中间再有灾害,那这一年收成就没了,粮仓也空了,有钱人家还好,若是穷苦人家,本来每年交了赋税就没多少剩下的,这样一来,如何过冬,到时候势必会引起混乱。

他这想法也没问题,折子被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后,皇帝看完,面色阴沉。

“你们看,燕王这是何意?”

皇帝心里自然不快,哪怕齐寻这话没错,可他觉得齐寻还是图谋不轨,有异心。

“其实燕王殿下的话没错,陛下您才登基,一切求稳,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多安排人盯着他,这是其一,至于其二,一定要确保当地官员都要忠心于您,这样,纵然燕王有天大的本事,也难成事。”

幕僚这话不错,其余几人也都表示赞成。

“那就如他折子中所说,给他留下三分之一?”

皇帝看着周围几个幕僚,这些人如今也都是他的心腹大臣,以前的那些老臣保皇党,一些年岁大的,他都让他们退了,让自己的人上。

这些老臣可不是对他百分百忠心,到底是自己麾下的人用起来放心一点,只有这些人才会全心全意为他考虑。

“三分之一多了,微臣觉得五分之一即可。”

“好。”

“另外,这押送的官员也一定要是陛下您的亲信,路上绝不能出事,这些粮草可不是小数目,赵王那边也是虎视眈眈。”

“这你放心,早在当初父皇有意把润州分封给他的时候,本王已经做好了准备。”

皇帝说到这里,志在必得,想到什么,他不自觉的叹了口气。

“后宫之事,朕总觉得烦心。”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