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大明嫡子 > 第1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节

 

朱标肩头一耷拉:“父皇,朝中文武……黄子澄此事亦是因允熥那孩子……”

“他们敢尔!”

朱元璋一瞪眼,低吼一声。

他愤愤一挥大袖,双手插在腰间,愤愤不平的扭动着脖颈。

不想,却是见到了呆立在不远处的朱允熥。

朱元璋当即脸色一变,满脸的笑容,将脸上的皱纹暴露无遗。

只听朱元璋语气欢快道:“允熥来了呀!甚时来的,爷爷叫一声,便这般快就赶过来了。”

亲眼目睹老爷子刚还喊天骂地的和太子争吵,眼下就这般邻家老头儿模样的对自己说话。

朱允熥的嘴角不由一抽,轻步上前,躬身行礼:“孙儿参见皇爷爷,皇爷爷福寿安康。先前孙儿刚从宫外曹国公府回东宫,见传话的内侍过来,不敢耽误皇爷爷久等,就赶过来了。”

朱元璋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也不管还站在面前的太子了,招手就领着朱允熥往里面的软榻前走去。

“你这孩子,前头才从宫外回来,也不知道歇息一会儿,听个狗奴的话就这般急急忙忙过来。”

说着话,朱元璋已经到了软榻前,示意一旁的宫娥到了一杯茶汤,他则是伸手拍拍软榻,看向朱允熥:“过来,且喝口水,坐着歇会儿。”

被老爷子直接无视了的朱标,眼角连连颤抖。

又见朱元璋这般厚待朱允熥,已然有些过头了的意思,不由上前开口:“父皇,允熥乃皇孙,如今大了,该守规矩的……”

“守哪家的规矩?”朱元璋顿时不乐意,眉头竖起,等着太子:“你去前面,朕有一物放在案头上,你取过来。”

朱标张张嘴,却见老爷子已经是伸出双手,将一脸惊慌失措的朱允熥给按在了软榻上。

“好小子!”

“生的端是像咱!”

“是咱朱家的种没错了!”

一边没来由的夸赞着,朱元璋一边取了条毛巾,塞进朱允熥的手上,示意他擦拭一下并没有几滴汗水的额头。

朱标本要听命前去取东西,却又见朱元璋这般举动,不得不再次出声提醒:“父皇,此举于允熥而言,已僭越。”

朱元璋愈发的不乐意起来,冷哼一声,正眼瞪着朱标:“咱家乖孙今日在李九江家里的举止,和咱颇有几分相像,咱高兴,你小子这也管到咱头上了?”

朱允熥这会儿是坐立难安,支支吾吾道:“皇爷爷……”

朱元璋立马回头,再一次满脸笑容道:“乖孙要作甚?”

没救了!

朱标此时只觉得头疼不已。

摊上这么一个老子,现在再加上这么一个……这么个小子。

朱标觉得自己这辈子大抵是来还债的,还完了上头还下头。

眼看着那边爷孙两慈眉顺眼的。

朱标叹息一声摇着头走向中极殿御案前。

刚走到御案前,朱标定睛一扫,却是心头一震。

“竟然是这东西……”

如意赏麒麟

“竟然是此物!”

看着被摆放在御桌上的那一方形长,通体碧绿,透亮晶莹的物件,朱标脸上自然的闪烁着震惊和诧异。

只见原来朱元璋要他取的东西,竟然是那方翠绿福禄寿玉如意。

如意如意。

古往今来,由君王赏赐于臣下,都有着深意的。

既,尔如朕意。

凡是收到皇帝所赐玉如意的臣子,大多在随后的政治生涯里,都会得到重用与实权。

这是一件政治意义远大于实物价值的东西。

朱标探手将那方玉如意攥入掌中,眉目显得有些深沉。

前番老爷子在东宫学堂评价朱允熥乃是麒麟子的事情,如今已然悄无声息的传扬了出去。

如今再赏赐这玉如意,只怕却是坏事。

心里揣着事情,朱标缓声走回偏殿。

这时候,朱允熥也终于是说动了朱元璋,两人位置调换,他站在软榻前,老爷子盘坐在榻上。

朱元璋见着朱标取了东西过来,招招手:“快些送过来。”

拿到玉如意之后,朱元璋满眼欣喜的看向朱允熥,拿起他的一只手,将那玉如意拍在了手掌上。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火炮射程之内!”

“说得好!”

“既然说的好,咱自然是要赏你的,这个往后便拿着把玩吧。”

朱允熥赶忙双手捧着玉如意,低头看了一眼。

心中却是有些警醒。

那番话不过是今日上午在曹国公府刚刚说起的,如今自己人刚回宫,就被老爷子给叫了过来。

很显然,这些话恐怕在自己还没有回宫的时候,就已经是递进来了。

不由的,朱允熥收敛心神,唯恐自己露出马脚来。

朱标扫了一眼满怀欣喜的朱元璋,缓缓开口:“父亲,常言道,棍棒底下出孝子。咱家虽然不必如此,但教养孩子,还是要敲打多于恩赏才是好。”

朱元璋又是一阵不乐意:“你爷爷,你太爷爷,当年穷的揭不开锅,家里孩子一大堆,啥也没有。如今咱家多少有点东西了,不留给咱家的乖孙孙,难道都带进土里去?那不成了当初咱们村的刘财主了。”

说着话,朱元璋大手拍着朱允熥的肩膀:“咱家的麒麟得把如意咋了?明天宫里头就揭不开锅了?”

朱标一脸的郁郁,自己是这个意思吗?

他黑着脸:“爹,儿子不是这个意思……”

“咱看你就是这个意思!抠抠搜搜,比那刘财主还要坏!”朱元璋似是有些烦了太子的絮絮叨叨,一瞪眼,大手一挥:“去,带着奏章滚回东宫去!”

骂完了,朱元璋转身不再多看太子一眼。

在这转身之间,脸上的表情也再次转变,好似村口的老爷爷一般:“乖孙,可还喜欢这如意?”

朱允熥被架在中间,可谓是满心苦涩,他望了望朱元璋,又瞥见那头,老爹朱标已经要了人来收拾奏章,自个儿已然是有些愤愤不平的长出中极殿了。

朱元璋只瞧了一眼,便是了了其中含义,哼哼道:“你爹就是个铁公鸡,一毛不拔,比咱老家那个刘财主端的更加可恶!”

朱允熥干笑了两声。

心里却总是有着一丝警惕。

朱元璋身为大明朝的皇帝,向来勤政爱民,每日里除了就寝,便是批阅奏章处理国事。

何曾有这般多的事情,和自己这么个还未曾及冠的孩子搞这些爷孙其乐融融的事情。

朱允熥心中警醒,连带着称呼也转变了。

只见他满是亲昵道:“爷,父亲这是秉承了您的优点,勤俭节约。不过,爷赏的这玉如意,孙儿却很是喜欢的。”

从皇爷爷到爷,这便是脱离了皇家范畴,回归到了寻常百姓家。

果然,在朱允熥的称呼转变之后,朱元璋眼底的笑意愈发的浓烈起来。

他连连颔首点头:“好孩子!好孩子啊!”

说着,朱元璋又道:“今日在李九江家里,都学了甚,说给咱听听。”

朱元璋此时这般模样,当真是像极了百姓家中,看到从学堂归来的儿孙时,询问功课时的情景一样。

朱允熥道:“曹国公先是介绍了我大明朝的兵制,又说了几则战况,最后提了我大明朝用兵在外,当如何行军布阵,安营扎寨。”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