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大明嫡子 > 第2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节

 

你们两有外公领兵,咱们两也有舅舅领兵在外!

朱权见到宗室兄弟们,不论大小,皆有为大明征战疆场的意志,心底闪过一丝异样。

他转头看向朱桂:“十三哥,若是没有允熥读的书多,恐怕咱们如今都不知道,这世间还有一年三熟的地方,还有数不尽物产丰富的地方在外头。而这些地方,竟然都是我中原之故土!”

朱桂这时候也收回了先前对朱允熥的不满,面上却是故作镇定道:“十七你先前说要与父皇请旨改封,到时候叫上咱一起。”

朱允熥适时插嘴,高声道:“诸位叔叔,我汉地当万万里之广,中原之外自有数不尽的疆土,至今空置域外,我大明宗室立足天地之间,当为国家社稷计!”

“好一个汉地万万里!”

他刚一说完话,远处却是传来一道豪迈可气吞山河的回应。

朱允熥还未反应过来。

在场的包括十三叔朱桂在内的所有叔叔,全都浑身一颤。

眼看着包括小二十三叔朱桱在内的几个小叔叔已经是躲到了几个哥哥身后。

朱允熥缓缓看向那边,却是心头一跳。

只见不知何时,朱元璋已经是带着一群人走了过来。

在他的身后,是昨日刚刚答应,今日入宫授业的方孝孺。边上是一脸表情暧昧不清的朱允炆,不时的瞥向朱允熥。

朱标不在场,大抵是被老爷子留在中极殿那边处理国事了。

再往后,是几名身着飞禽补子的文官。

朱允熥瞥了一眼自己身后的诸位叔叔们,就连原先脾气最是暴躁的十三叔朱桂,这时候都已经低下头,恭恭敬敬、小心翼翼的躬身抱拳作揖。

“儿臣参见父皇。”

老爷子还是吓人的!

朱允熥毕恭毕敬的躬身叉手抱拳:“孙儿参见爷爷,爷爷圣体安康。”

已经走过来的朱元璋满脸的笑容,容光焕发,精神抖擞的摆着手:“咱好的很!可是允熥你说的咱汉地万万里?”

朱允熥点点头,小声道:“孙儿今日与诸位叔叔入学大本堂,在地等候先生空暇之时,闲谈了几句。”

朱元璋笑容满面:“都说了些啥?也说给咱听听。”

眼前这些孩子,可都是他朱重八的子孙血脉啊。

能看到这些孩子其乐融融,一团和气,朱元璋是打心眼里的高兴。

尤其是这些年,在马皇后薨逝之后,身边没了贴己知心的人,后宫里头的女人又不过是为了争宠固宠。

朱元璋是又当爹又当妈的,劳心劳力。

所为的除了大明江山社稷,亿兆黎民,余下的可不都是为了眼前这些孩子。

朱允炆也有些神色复杂的默默盯着朱允熥。他对朱允熥倒是一直心生戒备,暗中生恨。但他对朱允熥告知的消息,却是倍感心满意足。

昨日回宫之后,时至深夜,他仍是回味无穷,几乎是食之入髓,恨不得能再行壮举,去到教坊司中与那该死的贱婢燕姐快活一番。

朱允熥见朱元璋竟然问起先前的事情,看了一眼老爷子身后的官员们,一时半会儿却是难以解释。

难道他能在这些儒家精英面前,说自己要鼓动大明走上殖民世界的道路?

恐怕话刚一说出口,他就要被这帮儒家精英给骂作穷兵黩武了。

然而现实却总是事与愿违。

本来应该是最担下的小二十三叔朱桱,竟然是立马从十七哥朱权的身后探出脑袋,小心翼翼的糯糯道:“父皇,允熥说广西布政使司南边有一年三熟的地方,那里是咱们中原故土。咱们家是不是该给抢回来!”

小二十三叔坑害侄子啊!

朱允熥心中大呼不妙。

果然,还未等他开口解释。

朱元璋当即一瞪眼,分明是冲着朱允熥去的。

但从朱权身后探出脑袋的小二十三朱桱,却是浑身一颤,赶忙又扒拉着朱权的衣裳,缩回到他身后躲了起来。

这时候故意在今日等着皇爷爷和先生们前来大本堂,一同跟随过来的朱允炆,心中不禁冷笑了起来。

好你个朱允熥,终于是暴露了!

你就是个穷兵黩武的莽夫!

若是将来让你得逞了,大明朝只怕都要被你拖进泥潭深渊之中!

朱元璋沉着脸,扫了一眼朱允熥。

这个乖孙自从那日在东宫莲池落水之后,样样都合自己的心思,哪哪看着都像极了自己。

但他的脑袋里,却似乎又装着无数的奇思妙想。

若是对常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对于大明朝的宗室皇孙来说,却像是一个隐雷一样,随时都有可能掀起滔天的祸事来。

在他身后的一名已然年近八旬的老倌儿,更是直接走了出来。

“皇孙言广西以南之地,乃我中原故土,不知此番言论出自何处。”

朱允熥抬头看了过去。

他有印象,这老倌儿便是自号坦坦翁的刘三吾,如今在朝为官翰林学士。

这是在儒家士林上,比方孝孺更有威望的老学究。

朱允熥却是不惧。

尤其是在大明藩王未来去向和对帝国贡献的政治性问题上,他打定主意寸步不让。

“刘大人,广西以南自古便是我中原之故土,此番言论我并无说错!”

白花花的地

打起来!

打起来!

朱允炆看着朱允熥竟然敢当着皇爷爷和朝中大臣的面,与刘三吾这位儒家大佬争论,心头生出一个小人,不断的叫嚣着。

刘三吾脸色板正:“盖东海以西、西域以东,南疆之北,北地以南。大江大河之中,方为中原故土。皇孙当铭记,若盖天下之地皆为中原,是否意欲兴大兵,举大明社稷穷兵黩武,现杨广之殇?”

隋炀帝杨广,当年举国之兵,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只是中原百姓起义,天下大乱,大隋亦如大秦二世而亡,社稷崩溃覆灭。

刘三吾绝不能让盖天下之地皆为中原疆土的思想传播出去,若是如此,天下人是否会认定该夺回故土,行穷兵黩武之事,致使社稷板荡。

原本意欲开口扼制局面的朱元璋,收回已然到了嘴边的话,他没有看朱允熥或者是刘三吾,而是看向本该是今日主角的大本堂教授方孝孺。

听闻,昨日晚些时候,方孝孺在城中寻友,放出声去,言称皇孙朱允熥乃是纯孝仁德之人,品行教养可堪出众,其一言一行,当为社稷之幸也。

朱元璋当时听见,便很是惊讶,自家乖孙竟然能让方孝孺这位士林后起新秀说出如此高的评价,自家乖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这俨然是将朱允熥视作亲传弟子看待的。

那今日,眼下出现这幅局面,方孝孺又会如何应对,却是让朱元璋颇为好奇。

然而方孝孺这时候并不打算说话,他正想着借此机会,再对朱允熥多做观察。

更何况,他已经想到了,接下来朱允熥会用什么来论证先前的观点。

这时。

朱允熥业已开口:“刘大人,敢问刘大人可知。自春秋战国,我中原便于南疆之地设置统治?秦皇设三群之地,统辖南疆。汉武灭南越国,置交趾刺史。光武平南疆,建城郭。至东汉西晋,南疆刺史不断。更不论隋唐两朝,南疆皆在我中原之手。

乃至前宋、前元,南疆方才失控,脱于中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