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大明嫡子 > 第46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6节

 

朱允熥笑笑,没外人在就好:“正好你来了,先前我还在与彩莲那丫头说,要她去找你要些人过来。”

他是有些不放心,用东宫里面的人。

要是吕氏在中间做些手脚,最后闹得大明朝在京三品以上的官员,纷纷躺下,他可扛不住这个罪名。

孙狗儿心领神会,立马回道:“殿下是要人手过来做冰食?今夜奴婢就安排了人过来,保管不会误了殿下明日为外朝的大人们供应冰食。”

这便是宫中老人的眼力见,只消自己说一句,对方便能想到后面的事情。

朱允熥满意的看向孙狗儿:“近来我这边总是缺人手,也缺个办事放心的。但宫中的规矩,我也不好找母妃多要……”

孙狗儿当下开口:“殿下乃我大明皇孙,宗室麒麟,为了大明办事却是要紧的。奴婢这回儿一并挑几个平日里无所事事的,暂时就放在殿下这边,劳烦殿下帮着管教管教。”

宫中的一切都是讲规矩的,以至于就连皇子皇孙身边的用人,都是有数量限制的。

孙狗儿这番意思,说的却是灵通。

未曾说送几个人给朱允熥指使。

更是说挑几个没正经事的人过来请他调教。

朱允熥愈是满意。

这厢,去取冰食的彩莲,也已经收拾了一个新的食盒松了过来。

孙狗儿当下上前接过。

朱允熥笑了笑:“走吧,可不敢让爷爷等久了。”

爷孙夜话

夜色逐渐像是一层梦幻的薄纱,将应天城的天空遮挡了起来,在这个夏日里,透着一丝丝的暧昧。

漫长的皇城甬道下,朱允熥看到了北斗,看到了紫薇。

随后,他看向身边落后半步,手中拎着食盒的皇宫总管孙狗儿。

“爷爷先前去了后宫多久?”

孙狗儿稍有迟疑,这话问的有些犯忌讳。

只是眼前的淮右郡王不是旁人,这是陛下如今肉眼可见最是喜爱的皇孙。

他先是瞧了一眼四周,见四下无人,这才低声开口:“估摸有半个时辰……”

老爷子龙马精神啊!

这话朱允熥不敢说出口,转口又道:“今日改封之事,前朝可有风声出来。”

孙狗儿微微一愣。

有些想不明白,皇孙今日为何频频和自己说这些犯忌讳的话。

他难道不怕自己告诉了陛下?

只是迎着朱允熥聚精会神的目光,孙狗儿心下醒悟。

皇孙这是不将自己当外人看的。

不由的,孙狗儿心下有些感动。

“回禀三爷,外头有些热议,不过也未见有什么风波。”

三爷?

朱允熥满意的点点头。

不是因为孙狗儿回答了自己的问题,而是对方与自己的称呼。

未几。

两人已经是到了乾清宫,在前朝三大殿后,乃是皇帝日常起居的地方。

乾清二字也是取自老子的《道德经》之中。

孙狗儿拎着食盒走到宫门前,轻轻敲响。

敲门声辅一发出,宫殿里就传来了朱元璋的声音:“可是允熥来了。”

旋即,便又内官从里面打开宫门。

朱元璋身着日常起居的常服龙行虎步的走了出来。

朱允熥赶忙躬身行礼:“孙儿拜见爷爷。”

“起了起了,这些个虚礼作甚。”朱元璋摆摆手,瞧着孙狗儿手中提着的食盒,眉角一扬。

孙狗儿当下立马开口:“奴婢带着陛下的话过去东宫,殿下立马就让人将所有的冰食都给收拾出来,让奴婢给带过来了。”

朱元璋一瞪眼:“你个狗奴,也不知道给皇孙留点!”

朱允熥抢过话:“孙儿没了还可以接着做,先前因想着,明日就要为前朝的肱骨大臣们供应冰食,已经问孙总管要了人去孙儿那边帮忙。”

朱元璋挥挥手:“事情交给你办,缺什么你自己找这老狗要,宫里头有的随你指使。”

当真什么都行?

朱允熥一时间不由闪过一丝遐想。

这厢,朱元璋已经对着孙狗儿吩咐道:“留两碗那冰……冰淇淋,你自个儿也留一碗,余下的都送到后宫给那干子妇人们分了。”

好家伙!

原来叫了自己过来,还要孙狗儿从自己那里要来这些冰食,是老爷子激情之后的承诺啊!

看着老爷子一副精神抖擞的模样,朱允熥不由腹诽起来。

孙狗儿当下应诺,叫人取了两碗冰淇淋,送到了朱元璋和朱允熥手上。随后,才取了一碗沙冰自己捧在手心里。

余下的,自是叫了人送往后宫,分给宫中的妃嫔们。

朱元璋端着碗,也不换个地方,又叫孙狗儿搬来了两只躺椅,就摆在了乾清宫的宫门前。

他当先躺下,淡淡的瞧了一眼站在一旁还捧着碗的孙狗儿。

孙狗儿立马点头,无声的退出数丈远,目光也转向旁处。

无声之中,周遭的亲军官兵也都散开到更远的地方,将中间这块地方留给了朱元璋这对爷孙二人。

朱元璋躺在椅子上,抱着从里到外透着冰凉的碗,浅浅的挖了一勺品尝了一口,看着还站在眼前的朱允熥,挪挪嘴:“坐吧,陪爷爷说说话。”

朱允熥点点头,却是只敢落了半个屁股,端坐在躺椅上,致使椅背高高的翘起。

朱元璋侧目瞧了一眼,忽的放下手中的碗,轻叹一声:“难怪世人常说天家无私情啊……若是咱们还是凤阳孤庄村里给那该死的刘财主当佃户,哪里还有这般多的规矩。”

有些不太确定的看向老爷子,朱允熥轻笑道:“爷爷创立大明,如今咱家是百姓口中的天家,自当以身作则,恪守礼制,如此方能引导百姓从善,为万民正身。”

朱元璋哼哼了两声,轻飘飘道:“咱啊,大概是真的老了,如今愈发对老家的日子想的多了。若是没有那帮该死的元人,咱家守着那几亩田地,好好过日子,积攒些钱粮,从那刘财主手上将地买下来,多好!”

“一家于田,万家于国。大明正是有了爷爷,才有了能好好过日子的万家灯火。”

朱允熥平静的诉说着,他感受到了老爷子此刻内心的孤寂。

这是在白日里,于前朝当着臣子们的面不曾表露出来的情绪。

朱元璋双手抬起,压在了后脑勺下,垫着头看向无垠明亮的星空。

“今日让你郡国淮右,心里怎么想的?”

话题忽然转变,朱允熥不由面色一正:“龙兴之地,祖宗所在,孙儿倍感压力,唯恐言辞行举有错,致使爷爷颜面尽失,宗族蒙尘。”

朱元璋不由笑出声来:“这便是天家啊!该有些压力,不然往后如何照顾好这万家灯火。”

说完之后,朱元璋偏过头侧目看向眼前这个愈发像极了自己的皇孙儿。

朱允熥心神一震:“爷爷春秋鼎盛,父亲正值壮年,朝中贤能无数,宗室上下和睦,我大明朝总是能万世长存!”

朱元璋呵呵一笑:“你呀,人小鬼精的。爷爷总有那么一天要去陪咱家祖宗说说如今天下是何等太平的。到时候这天下如何,还是要看你父亲还有你们了。”

“爷爷定然长命百岁,万万年!”

听着朱允熥的奉承祝愿,朱元璋却是撇撇嘴:“便是强如始皇帝,也做不到长命百岁,更莫说万万年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