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大明嫡子 > 第33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3节

 

朱元璋嗯了一声:“还有一处,这车子也不能说只在天晴时用,前头后面都要加个车厢或是盖子。不然,若是大雨大雪,人和货物岂不是都要完蛋?”

说起这些,朱元璋便一时满是想法。

“还得分出是载人还是拉货。载人自然是要做的更精致一些,爷爷见这车子走在路上不甚颠簸,颇为神奇,不知能否再舒适一些。”

“若是拉货,那就是更结实一点,应天周边都是官道,阡陌交通平坦,可若是南方亦或是九边呢?”

“另外,此车能否改为大军冲阵之用?便如武刚车一般,只是速度还要更快一些,成百上千辆车,以排山倒海之势凿穿冲垮敌阵?”

朱元璋的思路从民用一路发散到军用,越说越是激动,双目放光。

朱允熥亦是惊讶不已。

这可不就是坦克嘛!

这个世界大多数的产物,都是从战争开始的,军事上的技术应用和迭代,才是最快速的。

瞬息之间的事情。

就连朱允熥也不禁畅想起,大明的将士们,开动着成百上千的钢铁蒸汽车,奔驰在九边塞外的荒芜草原之上。

那该是何等的宏伟场面。

不过,现实还是得要一步一步的脚踏实地。

朱允熥默默的笑着:“如今的蒸汽机并不足以支撑起疆场冲阵的强度,不过孙儿有信心,大明未来必然不会再用将士们的血肉之躯,去凿开敌人的军阵。”

朱元璋亦是点点头,这个道理他很清楚。

“爷爷啊,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到大明和你们一起茁壮的成长。”

“爷爷不急,爷爷还有时间,还能看着你们长成参天大树。”

朱允熥因为老爷子的这番话,心中有些触动。

抬头看向前方的官道,不知何时,爷孙两人已经是驾车到了长江边。

朱允熥默默的将档位给推到了空挡上,身后的蒸汽机传来一阵机关轴承齿轮罢工的响动。

他又转身到了蒸汽机前,上下捣鼓了两下,蒸汽机顶部的烟囱便呜呜呜的向外源源不断的喷吐着白色的水蒸气。

很快,一朵硕大洁白的云彩,就伴随着清风,徐徐的升高,爬向碧蓝的天空。

最后。

朱允熥这才双手撑地,悬坐在车架的边缘,两腿自然的微微前后弹动着。

而他也外头后仰,看向了站在身后的朱元璋。

“爷爷,大明会越来越兴旺太平的。”

朱元璋双手叉腰,面朝奔腾不息千年之久的中原大江,挺起胸膛,脸上是昭昭青史写不尽的自豪。

“至此,见古人所见大江。”

“朕已平生无憾。”

最后一句话,朱元璋是双眸烁烁的盯着朱允熥所说。

朱允熥则是微微一笑:“爷爷,咱们大明的百姓可还没有人人都能吃饱肚子呢。”

朱元璋亦是面带笑容,反问一句:“爷爷和大明还有你啊。”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元璋伸出手掌,撑在朱允熥的肩膀之上,一手撑着膝盖,缓缓弯腰屈身,如同朱允熥一般悬坐在车架边缘。

“近来,爷爷时常午夜梦醒。”

朱允熥歪着头,从侧面看过去,老爷子的脸上已经有几点斑驳的岁月留痕。

苍苍白发,已经让这位大明的开国君王,华夏正统的重塑者,悄无声息的变成了老人。

岁月无痕。

只因人间处处有迹可寻。

朱允熥这时候充当了一个很好的旁听者,安安静静的陪伴在这位老人身边。

朱元璋轻叹一声:“每每夙夜醒来,爷爷眼前总是能见到多年前的人和事,看到天下生灵凄惨的场面,听到黎民哀嚎的声音。

辗转之后,又想到昔日故友,如今大抵都已转世为人,为我大明子民。昔陈友谅、张士诚等,如今也定然是享我大明昌运。

于是,爷爷便愈发睡不着,难以入眠。”

朱元璋神色有些激动,又有些怆然。

他转头看向朱允熥的时候,却已经是面带笑容,伸手拍拍朱允熥的肩膀,又拍拍他的脸颊。

“所以啊,爷爷每日都在害怕,怕那些人又会回来,怕天下又回到那时候,百姓又会再次陷入到天灾人祸的境地。

因为怕,爷爷这些年杀了很多人。有咱们家的敌人,也有咱们家的亲友,爷爷杀淮右功臣,杀天下腐儒,杀贪官污吏。洪武二十七年,爷爷下旨聚兵北征十一次,不过杀尽前元,却也让塞外草原血流成河。”

朱允熥沉声附和道:“爷爷便是我大明的定国神器,亦是天下苍生之福。”

“古今何人能称神器?”朱元璋哈哈大笑着摇头,而后神色一沉:“往后,你要记住。这天底下,只要有违社稷基业,谁人皆可杀。唯有一条,宽待百姓,哪怕天下动乱,只要你能让百姓有一口吃的,你的位子就无人可以撼动,我家之于天下,也自不会更替。”

当朱元璋刚刚说完最后这番话的时候,后面的官道上,已经是一片马蹄阵阵。

无数官员则是骑在马背上或是乘轿,乱糟糟一团的冲着这边乱喊一通。

“陛下!”

“陛下!”

“陛下今日之举,与国不妥也。”

“臣等还请陛下往后以圣体为要。”

“……”

朱元璋仅仅只是偏头看了一眼,便看向眼前的朱允熥,手掌轻柔的拍拍朱允熥的头顶:“爷爷的话,可都记住了?”

朱允熥嘴唇紧抿,重重的点头。

“如此就好啊!”

朱元璋长叹感慨一声,手掌已然是扣在了朱允熥的肩膀上,身子稍稍一动,便已经双脚站在了官道上。

而恰好的是,刚刚这一幕被紧赶慢赶,终于带着乌泱泱一片禁军官兵过来的詹徽等朝堂官员所看到。

虽然没有听到皇帝和太孙说了什么。

但仅仅只是看到这一幕,就足够让百官产生无数的遐想。

朱允熥坐在车架上,转头看向这些赶来的百官。

大概,在爷爷心中,只要社稷不定,这些人也是可以舍弃的,犹如壮士断臂,关公刮骨。

咚咚。

朱允熥双手撑在车架上,身子向前发力,双脚就稳稳地站在了官道上。

此时,百官们已经是紧张兮兮的将爷孙俩给团团围住。

只是不等他们开口劝谏皇帝,往后万不可轻易只身于外。

朱元璋已经是大手一挥,脸色微红,满面喜悦。

“今日朕窥见千古未有之物,乃我大明之幸,社稷之器。”

“此般功劳,不可不赏有功之人。”

朱允熥含笑站在老爷子身边,适时高声开口:“张二工及户部、将作监有功之人,上前。”

孤为你们撑腰

先前在正阳门外,张二工被皇帝给赶下蒸汽车,然后看着皇帝和太孙驾车扬长而去。

后面百官带着禁军出城护卫皇帝安危,张二工自然也带着人跟了出来。

他们倒不是怕皇帝出事。

在张二工他们这些人心里面,皇帝在这应天城,还不是如同在自家院子里,城里城外都是皇帝家的佃户,而如今这位皇帝又是难得对百姓好的人。

谁会闲着没事,要去害了这么一个好皇帝。

他们倒是因为担心蒸汽车跑的太远,要是出了问题,没有他们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