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 第40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03节

 

这是因为斯特朗教授团队的工程师数量,还不足1000人,想要填满这座研发基地,至少还需招聘3000人以上。

非介入式脑机接口的成功,让陈河宇最终拿到了介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资格。

涉及到高风险的外科手术,自然要万分谨慎。

人事、猎头渠道均在发力,寻觅全球最顶级的优秀人才加盟,从而进一步推动脑机接口技术的进步。

所需的专家学者跨越多个领域,譬如:

神经科学家:他们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具备深入的理解,可以帮助设计和实施脑机接口实验,解读脑电生理信号和其他神经相关数据。

电子工程师:负责设计和开发脑机接口设备,包括生物传感器、电极阵列、信号放大器和刺激装置等。

计算机科学家:开发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编写算法用于信号分析和模式识别,设计用户界面和交互系统。

vr技术专家:主要是开发虚拟环境和交互系统,熟练掌握莫斯ai特效30的应用,加强用户与虚拟世界的实时互动。

经验丰富的外科手术医生:介入式脑机接口,需要进行外科手术以将电极植入到特定脑区,包括手术路径、植入电极的方法和深度,以及手术时考虑的安全因素。

“植入电极的安全性很难控制,一旦发生漂移、磨损或失效,都会造成感染、出血、炎症和排异状况,但愿能找到一种新型材料,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陈河宇心生感慨道。

一行人来到二楼,走进一间宽敞的实验室,房间中央放置着一台先进的电脑工作站,四周配备着多个显示屏和各种实验设备的控制终端。

左侧是一个装备齐全的生物传感器和神经信号采集区,陈列着各种传感器、电极阵列和生物信号放大器,用来观察被试验者的脑电图、脑磁图和肌电图信号,并利用精细的电路连接到中央的电脑工作站。

右侧,有一个专门用于刺激和反馈的区域。

摆放着多款脑机接口设备,和市面上的莫斯ai眼镜不同,实验室里的器械都是简陋的工程版,毫无美观可言。

房间的尾部是一个安静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区。

≈lt;div 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