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 第42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2节

 

事少来钱快!

一行人昂首阔步,边走边聊,走进电梯间,按下直达顶楼行政会议室的楼层键。

“叮”地一声!

电梯门缓缓打开,一个华人长相的男人,三十出头的模样,就站在门外。

热情招呼道:“您好,久仰陈总大名,我是鲁伯特集团能源部的总经理克劳德,您也可以称呼我的华文名字——林嘉祯。”

“华国人?”

陈河宇好奇问道。

对方一口流利且怪异的华语发音,让人禁不住有些难受,从外表看来,属于十足的华裔血统。

“我是华国人,只是从小在南灰长大,华语有些口音罢了。”

林嘉祯笑了笑。

“没有,非常流利。”

陈河宇敷衍地夸赞道。

众人站在电梯口互相做完自我介绍,才继续朝会议室深处走去,杨宏硕瞅准时机,附在陈河宇耳边提醒道:“老板,这人可不是一个经理那么简单。”

“噢?说来看看?”

陈河宇低声问道。

“他的全名是克劳德·鲁伯特,是当代鲁伯特家族掌权人的二女婿,可以说,这次谈判能不能成功,主要看他的意思。”

杨宏硕压低嗓音,一副谨慎的模样,慢慢解释道。

“娶了灰人老婆?”

陈河宇哑然,看向林嘉祯的背影,不由地暗暗佩服,这哥们是一点不忌口啊。

“老板,架不住鲁伯特家族有钱啊,我要是有机会……”

杨宏硕厚着脸皮道,虽然后半句没说完,但谁都明白他的想法。

给人当上门女婿不丢人,泼天的财富谁不爱?

“赚钱嘛,不寒颤!”

陈河宇在心里点评道。

旋即,来到一间装修豪华的会议厅前,林嘉祯直接推开大门,露出屋内的环境。

大概三百多平米的房间,中央摆放着一张会议室长桌,靠窗的一面,坐着6个衣着光鲜的灰人,身后站着一溜排的健硕保镖,足足二十多人。

陈河宇侧身瞥了一眼老默,以及身后的8名保镖,看来安防手段,还是灰洲人更加谨慎。

“陈总,帮您介绍一下,这位是鲁伯特集团能源部的负责人达内尔先生。”

林嘉祯引导众人落座,笑着帮忙介绍道。

陈河宇抬眼看过去,是个血脉纯正的灰人,此时眉头紧锁,印堂发黑。

身穿白衬衫、嫣红色的领带,外面是一件深蓝色西装,手腕上带着价值不菲的黄金手镯和劳力士大金表。

金光灿灿,晃得人眼花缭乱!

“达内尔先生,相信你对我的来意非常清楚,贵集团对于太阳能发电合作项目,有没有兴趣?”

陈河宇淡然道,这一次用上了英文。

达内尔听完,下意识地看向林嘉祯,似乎在寻求他的意见。

“果然!”

陈河宇心中一动,轻轻一笑。

杨宏硕的猜测十分准确,达内尔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而已,林嘉祯才是真正的掌权人,拥有最高话语权。

见林嘉祯微微点头,达内尔才咧嘴一笑,用英语回答道:“陈总想在灰洲搞发电站项目,自然没有问题,鲁伯特由衷欢迎和您这样有实力的老板,一起开发可再生能源。

另外,我们对于大米手机、莫斯ai音箱、drea游戏舱和莫斯ai眼镜同样有兴趣。”

试水电力能源,先赚个200亿美刀!

鲁伯特集团成立于1981年,最初只是一家小型面粉厂,全年产能仅有十几万吨。

第一代掌门人劳伦斯在动荡的80年代,抓住发展机遇,短短数年,产能极速扩大8倍,成为南灰家喻户晓的食品大亨。

六年后,劳伦斯创办了一家糖业公司,并很快将年产量扩大至180万吨,产品远销灰洲大地。

但让他财富获得爆发式增长的行业,还是石油和水泥!

1996年,一座800万吨产能的水泥厂竣工,“恰逢赶上”政策扶持,只用了不到十年,便成为一家营收超10亿美刀的跨国巨头。

九年后,劳伦斯再次豪赌,投资70亿美刀建设灰洲最大的炼油厂,并在近两年,创下每年200亿美刀的营收。

鲁伯特家族一跃成为灰洲排名第二的财团,执掌千亿资产,商业版图横跨水泥、糖、玉米、面粉、化肥、钢铁、油气、煤炭、电力等多个领域。

林嘉祯和达内尔这次路过华国,主要目的是为了协同国内的油气公司,联合开发灰洲丰富的石油资源。

作为一名华裔,林嘉祯看到了蓬勃发展的未来科技,原本想让社交马从中撮合,跟陈河宇见上一面。

没想到,却被对方主动找上门,双方自然是一拍即可!

“如果我没记错,莫斯商城在南灰地区开通过服务区域,达内尔先生,是想做未来科技的经销商吗?”

陈河宇不置可否,笑吟吟问道。

“陈总,南灰对于整个灰洲大陆来说,实在是小的可怜,而且库存配给更是不足千分之一,你知道一台莫斯ai音箱在棉花国的售价吗?”

林嘉祯苦笑,忍不住埋怨道。

未来科技的ai产品,在灰洲只有贵族和富豪们,才有资格享用。

每一次莫斯商城上新发售,100万台的库存,南灰地区仅有1000台,根本不够分。

所以,涌现大量中间商,从北莓洲代购莫斯ai音箱,倒卖到灰洲,原价129元美刀,漂洋过海便能涨到1000美刀!

并且卖家都是爱买不买的态度!

“林总不妨直说,我对灰洲的二级市场,了解并不多。”

陈河宇耸了耸肩,随口问道。

“莫斯ai音箱1000美刀,drea游戏舱6万美刀,一副莫斯ai眼镜也要2万美刀!”

林嘉祯怨气很重,极为不满道。

他很清楚,未来科技真实的定价是多少,巨额利润都被贪婪的二道贩子赚走了。

这让他如何能忍?

凭什么鲁伯特不能来做这个二道贩子?

他其实不恨中间商,只是恨中间商为什么不是自己罢了!

“噢?是吗?非常抱歉,我能理解你的心情,这些人确实可恶。”

陈河宇似笑非笑道,仿佛已经看出对方的内心想法。

“陈总,坦白说,我想要拿下灰洲地区的独家经销权限,相信这次合作,对我们彼此来说,都是共赢的选择。”

林嘉祯撇开达内尔,和陈河宇直接沟通,显然懒得再去掩饰。

“没问题,我可以给你5%的进价折扣。”

陈河宇想了想,爽快答应下来。

“太少,我要10%!”

林嘉祯摇了摇头,沉声道。

“10%是给best buy、tart和雅马逊的待遇,更何况,这条基准线有营收方面的要求,达不到售卖数量,一样只有5%的折扣。”

陈河宇轻声解释道。

言下之意,并不看好灰洲的消费潜力,尽管人口众多,但除出几个富饶的国度,剩下大多数,个个穷得清新脱俗,拿什么购买莫斯的产品?

“陈先生,鲁伯特集团的面粉和水泥,能在灰洲大陆畅行无阻,足以显示我们强大的渠道实力。”

林嘉祯傲然道。

“这样,只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