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 第55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55节

 

陈河宇轻声提醒道。

“知道啦,陈大老板。”

温小米伸出小手,堵住他的嘴巴。

赵山河的同名小说《山海:神魔遗迹》,经过山海影视编剧组的调整,重新命名为《山海》,预计在2018年的暑假搬上大荧幕。

这是大老板看好的项目,自然配备了海量资源。

百亿商业大导演萧央坐镇!

全新的莫斯ai特效辅助团队!

超一流的编剧、摄影、调色、服化道!

总计12亿华币的豪华投资!

目的便是想把《山海》打造成漫威、魔戒一类的东方神话ip,向全球推广华国的文化潮流!

陈河宇拉过她的小手,放在手掌心,肆意把玩着。

温小米的脸颊一红,气势全消,被他拿捏的死死的,温柔似水地望着他的脸庞。

一碗油茶、一碟葱油饼,硬生生吃了半个多小时。

“我先回去了,你在家好好休息两天吧。”

陈河宇俯下头,在她的嘴唇上轻轻一吻,温言叮嘱道。

“好的,那我想你的时候,就给你发微讯。”

温小米摇了摇手机,笑吟吟道。

殊不知,这一幕被不远处的一个人看得一清二楚,对方瞬间脸色铁青,怒目圆睁。

皆因他一眼认出了陈河宇的身份!

一辆热血版大米汽车,不知什么时候,停在了早餐店门口,司机小王站立在一旁。

陈河宇坐进车里,向温小米挥手告别。

行至半路,张荟的电话打了进来:“陈先生,上午您有时间吗?我和葛老想要登门拜访,不知道是否方便?”

“张秘书客气了,选个茶楼吧,定在十点钟。”

陈河宇淡然回道。

“那我一会把地址发到您的手机里。”

张荟小心翼翼道,旋即挂断电话,不由地长舒一口气,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春申的经济发展,倘若有山海集团助力,岂不是顺风顺水。

他跟在后面,白捡功绩,想想就特么兴奋。

“整天想着打秋风,这群人啊。”

陈河宇意味深长道,哪有无本的生意,这世上所有的馈赠,都在暗中标明了价格。

一个春申超级工厂,足以带飞张荟这些人,竟还想着拉他上船。

剩下能做的只有旅游、房地产和餐饮业,都不是他感兴趣的行当。

十分钟后,车子停了下来,陈河宇回家冲洗一番,换上一套干净的衣服,抬手看向腕表,距离十点还剩二十分钟,便吩咐小王驾车前往外城的水云间茶轩。

洛雯雯带着陈亦瑶,去了外公外婆家,并在微讯上给他留言,中午去苟伟家吃午饭。

没一会儿,一座徽派建筑映入眼帘,白墙灰瓦,绿柳青松,郁郁葱葱的枝叶在风中摇曳。

张荟带着助理,早已恭候多时,就连葛老都站在门前。

陈河宇在十几个保镖的簇拥下,大步流星地朝着葛老的方位走去,热忱寒暄道:“葛老,好久不见,理应是我这个年轻人,上门拜会才是。”

“陈先生,一别两年,山海集团的规模又大了数倍,在商界领域,像你这样的天才,古来今往都是少之又少啊。”

葛老做出一副唏嘘状,眼底闪过一丝精光。

至于陈河宇的客套话听听就好,以对方的身家地位,若不是仗着此前微薄的交情和对四海超市的关照,他能不能见到陈河宇还是两说。

并且,何止是在商界,财富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掌控的便是无边无际的海量资源。

不管走到哪个国家和地区,都会受到超高标准的待遇,譬如盖茨、马丝克、蒂姆这类人。

随便一个分工厂的设立,就能带动上下游几十万人的就业,至少贡献出千亿的产业营收。

“葛老,张秘书,咱们进去聊。”

陈河宇淡淡一笑,对葛老的吹捧置若罔闻,类似的话,他早就听过无数次,产生了抗体。

葛老讪笑,点头称是,主动让出c位,和张荟一左一右地陪同慢行。

众人步入一间环境清幽的茶室,屋内均是梨花木、红木制成的仿古家具,临河而立,透过玻璃窗,还能看见不远处的护城河畔。

细柳依依,水波潜行。

陈河宇收回目光,和葛老一番相让后,在主位上坐定。

慢悠悠喝着茶,对生意、投资之类的话题闭口不谈,转而跟葛老、张荟品鉴起了茶水、八公山的风景和豆腐节的热闹景象。

“不知陈先生有没有投资旅游行业的想法?”

良久之后,葛老抓住时机,忍不住问道。

眼看上午的时光即将流逝殆尽,如果全部用来闲谈,着实是浪费。

旅游?

陈河宇闻言,脸色一凝,春申确实是座古城,历史上四次为都、十次为郡,但想发展旅游业,又谈何容易。

说白了,在大华区,能保留下的古城,谁曾经没阔过?

“葛老,坦诚来说,山海集团在最近五年之内,都没有涉及旅游业的想法。

集团的核心资源还是放在了航空航天和能源行业上,甚至是人工智能领域。”

陈河宇婉拒道。

搞旅游资源开发,完全不符合山海集团的战略发展路线,他没必要去抢其他人的生意。

更何况,还是投资额巨大、回本周期超级长的业务。

葛老神色颓然,他知道希望渺茫,但在听到回复时,还是不免会产生失落的情绪。

“陈先生,若是房产地项目呢?”

张荟插了一句道。

“如果我有兴趣,还用等到今天吗?”

陈河宇不置可否道。

在2017年的第三季度,全国房价都上了一个新台阶,蓝海不入红海入?

他脑子又没病!

张荟听出了陈河宇的潜台词,尴尬一笑,摸了摸鼻子,掩饰过去。

“不过,山海倒是有一项新业务,比较适合春申。”

陈河宇沉吟片刻道。

葛老和张荟眼前一亮,展颜一笑道:“陈先生请说。”

“山海航空公司初建,我打算在老家建一座小型飞机场,以后每次往返也能便捷一些,葛老怎么看?”

陈河宇轻声解释道。

飞机场?

山海航空公司?

葛老和张荟相视一笑,搂草打兔子,陈河宇给什么,他们就要什么。

飞机场意味着什么?

极为便利的交通!

能吸引更多的远程游客,促进春申旅游业的发展和增加旅游收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同时,飞机场的建设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零售等服务业,也能吸引到更多的商人和企业来春申投资兴业。

要想富,先修路!

恒古不变的道理!

葛老顿时喜不自胜,但一想到其中复杂的审批流程,他又一阵头大。

在一座小县城建飞机场,光有钱也不成,还得民航司的大佬们点头同意。

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拎得清的,人家市级地区都没机场,你一个县城想搞什么幺蛾子?

陈河宇见葛老一脸为难的样子,暗自嗤笑,于是笑着补充道:“民航司的机场许可证和航空运营许可证,由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