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 第64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45节

 

2000年的那个夏天傍晚,他从江城汽车厂下班回家的路上,路过南湖江岸时,听到有人在呼救。

杨俊明骑着自行车赶到江边,看见一个小男孩就在不远处扑腾,眼见湖水即将漫过他的头顶,岸边还有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

杨俊明来不及多想,丢下自行车,连衣服都没脱,一头扎进了湖水里。

当即脑袋一嗡,仿佛撞到了什么东西!

他强忍着身体不适,把孩子送到了岸上,自己也昏倒在了路边。

当他再次醒来时,人却出现在了医院。

颈部压缩性骨折,中枢神经受创,腰部以下的肢体功能彻底丧失,终身瘫痪了!

杨俊明听到这个消息时,犹如惊天霹雳,浑浑噩噩在床上躺了几十天。

期间,他为了不拖累家人,甚至动过绝食的念头,但被父母劝慰道:“孙女还小,你要是撒手走了,他就是一个没爹的孩子,将来谁都可以欺负他。”

是的,杨俊明还有一个五岁的女儿!

只是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他救人的行为,让外人看来,完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被他‘救’上岸的孩子,压根就没有溺水,对方是为了哄妹妹开心,躲在一米深的湖堤旁,嘴里大喊着“救命”。

杨俊明之所以受伤,也是因为湖水太浅,岩石过多,下水的那一刻,就撞到了坚硬的石块。

一个玩笑,轻易毁了他的一生!

身体瘫痪后,虽然工厂给他弄了一个因公致残的名额,但每个月一千出头的补贴对他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

妻子坚持了大半年,终于熬不下去,偷偷撇下他和女儿,从此杳无音讯。

而始作俑者,在挨了父亲一顿皮带炒肉丝后,也慢慢淡忘了这件事。

只剩下痛苦的杨俊明!

“爸,您放心吧,我在官网帮你申请了见义勇为的补贴名额,原本十万的手术费,现在只要五万块,别瞎操心,我和李辉能负担得起。”

女儿轻声安慰道。

“是啊,爸,我找人打听过,像你这个情况,手术一个月后,就能恢复行动能力。”

女婿笑了笑,开口附和道。

哪怕家里不同意,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娶了杨新雪。

岳父的为人,值得敬佩。

“那就看看呗。”

杨俊明不想扫了女儿和女婿的面子,勉强笑着道。

出事那年,他正值壮年,风华正茂,是工厂里的优秀员工;此时风烛残年,依靠轮椅才能活动。

他当然想重新站起来,至少,不用再给女儿产生负担。

女婿目前看着还好,若是等他年龄再大一些,指不定就会心生厌恶。

久病床前无孝子,妻子怎么跑的,他比谁都清楚。

自己的人生已经毁了,但万万不能再害了孩子。

三人走进接待室,礼貌问候道:“医生您好!”

“这是我父亲之前的就医材料和ct片子,中间在江城做了一次手术,并没有起色……”

杨新雪主动解释道。

医生点点头,接过材料,秒翻一页,‘唰唰’作响,跟玩闹一样。

杨新雪愣了一下,和丈夫面面相觑。

杨俊明顿感不靠谱,心里不由地“咯噔”一声。

他们第一次遇见如此‘不靠谱’的医生,就差把漫不经心写在脸上。

一分钟后。

医生放下材料,对杨俊明的病史进行详细的询问和了解,随即说道:“先做一个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手术风险,刚好第二代生物芯片上市,拿来治疗你父亲的病症极为合适。”

“医生,大概什么时候能做手术?”

杨新雪想了想问道。

“稍等,我看下排期,应该两个月后,也就是11月之前,就能安排手术。”

医生滑动鼠标,在电脑上翻找记录,然后给出一个精准的回复。

“谢谢医生,那我们去做检查。”

杨新雪用胳膊肘顶了顶丈夫,对方立马会意,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大红包,悄悄塞到医生手里。

看厚度,估计有一千元华币!

‘王智诚’摇了摇头,拿起红包还了回去,正色道:“在山海医院,没有收患者红包的恶习,手术我会尽力的。”

它一个仿生机器人,除了电能,其他一概不需要。

钞票对他来说,无非不过是一沓废纸而已。

杨新雪哑然,望着医生怔怔出神,一时间不知道收回来。

倒是杨俊明看了出来,人家医生压根就没那个意思,于是拍了拍女儿,示意她取回红包。

目送着三人离去,‘王智诚’轻轻一笑,他的名字是新的,长相是新的,身体也是全新的。

大脑里混合了七名神经外科医生的手术经验和人生经历,看似杂乱,却又井然有序。

接下来的几天,杨俊明先后做了头部扫描、血液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并被‘王智诚’嘱托道:“手术前的一个月,血液稀释剂和抗凝药物,最好不要吃,以免手术中造成出血或者凝血问题。”

“另外,你们申请的补贴名额,只能用于仿生机器人手术,若是更换成正常的医生,需要额外追加25万华币的费用。”

仿生机器人手术?

正常的医生?

杨俊明、杨新学和女婿三人,闻言发愣,有些摸不着头脑。

“医生,您说的话,我们有点不明白。”

杨俊明疑惑问道。

“在沪城山海医院,一共有70名仿生机器人,担当外科、骨科和内科等部门的医生,你们来之前,没注意大门口和官网的通知吗?”

‘王智诚’反问道。

仿生机器人医生?

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山海集团的仿生技术竟然能达到这种程度吗?

“医生,仿生机器人和正常的人类医生有什么区别?”

杨新雪小心翼翼问道。

“我们仿生机器人的手术实操水平更高,失误率更低。”

‘王智诚’实话实话道。

人有七情六欲,心思繁杂,而仿生机器人不会,他们拿到的手更稳当,每一分下手的力量,都能精准入微。

安全,稳定,迅速,手术效率高!

我们?

三人很快意识到,他们此前接触了半个月的医生,竟然是一台仿生机器人。

“医生,您不是人啊?”

杨新雪惊讶地问道。

“你是碳基生命,我是硅基生命,在我看来,分别并不大。何况,我曾经也是一名人类。”

‘王智诚’不以为意道。

“医生,我们回去商量后,再给您答复,您看可以吗?”

杨新雪沉吟片刻后,凝声回复道。

“没问题,建议你去前台查询仿生机器人的手术记录,成功率100%。”

‘王智诚’提醒道。

“谢谢医生。”

杨新雪拉着丈夫,把父亲推了出去。

……

随着仿生机器人在医疗领域大放异彩,网上关于仿生机器人的讨论声,开始甚嚣尘上。

“机器人做手术?听起来就不靠谱。”

“我知道山海集团的贡献很大,但这群仿生机器人有行医资格吗?”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